13.2 透过浩瀚宇宙了解中学生内在世界
接下来我们讲穿越的主题。请你先完成一幅图画。图画的主题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自由和能力,穿越到任何时间和空间,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一个人,你会穿越到哪里?成为谁?”你可以用铅笔、或马克笔、或水彩笔、或油画棒和A4白纸来完成这幅画。
画完后再来听我们的课程。我先解释穿越的心理学含义,再来看一些学生的图画。
穿越
穿越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它是真的,那一定也有人从过去或未来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那你的身边或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穿越而来的吗?没有。那为什么穿越的小说那么多?为什么在小说中穿越极其普遍而且有各种方式?因为穿越是人们内心想要脱离或逃避现实、投射自己内在想法、感受或目标的一种方式,透过穿越小说,人们可以实现那些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没法做到或实现的事情,可以拥有更优的资源,可以结识本不能结识的人。但不论怎样奢华的穿越想象,都无法替代真实的现实。
可以透过穿越的图画,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在的愿望,穿越后人们想做的事儿通常是自己愿望的满足;也可以了解对现实不满的具体方面,穿越本身是要离开现实的世界,当穿越成为一种逃避的时候,是因为对现实世界有不满;个体的主要动机,这可以从穿越的方式、时间或地点等细节看出来;个体的理想,穿越后人们做的事情通常会体现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感。有些人穿越后成为另外一个人,这是把自己渴望拥有的性格特质或外在环境、条件等投射在他人身上,隐含着对当下自我的不满。
When:穿越到何时?
在时间上有穿越到过去的,如秦朝、唐朝、18世纪、19世纪等,有穿越到未来的,如2111年、22世纪等。穿越到过去,表明人们最看重过去,希望某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变得不一样。
图6:穿越回到初中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4.
图6典型地代表了人们的这种心态。作画者希望能够穿越到2008年8月31日,在目前这所中学重新开始上初中。这表明作画者有强烈的愿意希望过去能够重演一次,让她有机会更好地学习、更珍惜和别人的相遇。
图7:时间精灵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5.
图1-85也是比较典型的过去型,只是更加不确定在过去的哪一个时间点,作画者希望自己成为“游走在时间之中的精灵,再看一次自己生命的一切,或者重新开始,经历一些冒险,而不是像眼下这样平静而无趣地生活。”那些钟都是变形的、有些瘫软的、单调的,穿越后的世界,和达利所画的瘫软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是作画者当下现实世界的反映。她不喜欢现在这样平静而无趣的生活,她需要一些变化。
图8:幸福油漆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5.
穿越到未来,表明人们最看重未来。图1-86是典型代表,“我穿越到未来,用幸福洒满人间,化作幸福的光辉。”画面上的女孩正在用一种超幸福油漆在涂这个世界。整个画面像童话一样。这幅图画代表的是作画者的一种祝福,而她自己应该首先是祝福的受益者,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图9:穿越成为秦始皇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7.
有一位同学希望能在2012年的7月1号,在考试那天晕倒,穿越成为秦始皇,一位统治全球的女皇帝。这样的穿越,显然带有更多的逃避色彩,为了避开考试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作画者也知道这一点,所以极尽想象,在穿越中用极端的控制权来反动现实中的被控制。
Who:穿越成为谁?有的想成为影视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的想成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有的则想成为一些普通百姓。在第一类人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哆啦A梦,其次是奥特曼,另外还有福尔摩斯、网球王子等。历史人物中有秦始皇、孙权、太后等。普通百姓有敲钟人、平凡人三毛、小毛,或者还是自己等。穿越后成为另外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身上拥有作画者渴望、但目前尚不具备的一些性格特质或外在环境、条件等,隐含着对当下自我的不满;而穿越后仍然是自己,可能自我认同度更高一些,更愿意让本来的自我多一些经历。
图10:哆啦A梦百宝袋里的幸运星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8.
图10的作画者说自己愿意成为哆啦A梦百宝袋里的幸运星,“虽然不能给别人带去幸运,但我能找回童年,感受到大雄与他的朋友的快乐,便已知足!”从图画和作画者的自我表述中可以看出,作画者非常不自信,有比较多的自我否定和自我限制。其实,作画者可以更多一些信心,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图画中透露出来她很多优良品质:细心,耐心,认真,有坚持力,有创造力等。
图11:伦敦敲钟人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89.
图1-89是成为平凡人的典型代表。“我穿越到了19世纪的伦敦,成为了一个敲钟人,上班地点在钟楼里,工作平淡奇,但我每天能发现新的事物,我还找到了我爱的他,平淡但充实、快乐。”画面上只有钟楼的墙、钟和门以及门外的风景。整幅画反映出作画者没有激情的当下,以及可以预见的单调而乏味的未来。唯一的亮色是对爱情的憧憬。
What:穿越后做什么?
有想要保卫宇宙的,如奥特曼;有想要拯救整个地球的,比如说提前预告世人2012年的灾难,如通过飞虎队来打败入侵者;有想要拯救中国的,如领导人民打赢了鸦片战争,使中国再没有屈辱史;有想要统治地球的,成为秦无皇,一位女皇帝,统治国家;有想要帮助他人的,如哆啦A梦帮大雄打败胖虎,帮助水下世界的人打败河伯;还有一大类是遇见自己所爱的人,和他(她)一起环游世界或和他(她)度过一生;有想改变教育制度的,让学生能够享受每天愉快地去上学;还有人只是享受无人的世界;也有人想成为太后,到花园里散步,到各地游玩。这些想做的事体现作画者内在的渴望、梦想和动机。
图13:学生傀儡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90.
图13是典型的对教育制度不满的图画。“这就是不久的未来学校的实景,只有学生傀儡和学习用品。这些全是被逼出来的。”画面上的人物不仅是被线吊着、完全被动、没有思想,而且没有生命力,面目恐怖,很像骷髅,不忍多看。这是作画者的真实感受:目前的教育制度只能产生这样的“产品”。作画者除了强烈的愤懑之外,还有强烈的担忧。
Where:穿越后在哪里?
有在中国的紫禁城,有在伦敦钟楼、埃及金字塔、法国艾菲尔铁塔的,有在异能空间、魔法大陆的,还有人会去水下世界;还有人去森林;还有一些是去无人的地方。国外常常代表陌生和新奇,表明作画者想要体验更多的不一样的东西;而在大自然中,代表作画者内心当中与自然更为贴近;去没有人烟的地方,代表着作画者更渴望独处,可能是逃避,也可能是静思。
图14:水下世界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91.
图14是典型的水下世界。作画者穿越到一个水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善良,可以与水中的动物做朋友,可以在这里欣赏花开花落、日出日落的美好。当这个世界将要灭绝时,我用勇敢和智慧战胜了河伯。”画中作画者正在欣赏朝霞,非常壮丽。作画者构建出来一个美好的世界,并且维护它。在现实中,作画者也有一个这样的世界。进入水中常常代表我们进入自己的潜意识。这位作画者的潜意识丰富而瑰丽,给她提供了很多能量。
Way:穿越方式是什么?
最平静的方式是上课打瞌睡、做作业睡着、上课发呆时或考试时晕倒后穿越,最突如其来的方式是看电影时被吸到屏幕中或看电视时按了一个键,最惨烈的方式是出各种事故,如掉进河里时、掉进无底洞、被雷击中后穿越。还有人“不知道怎么就穿越了”。
从比例上看,第一类方式的人数最多。这其实反映了作画者想用穿越来避开现实的心理。一旦穿越,就可以不用上课,就不用做作业,也不用考试,可以从压力下解脱出来。只是作画者内心也清楚,穿越只是一种幻想,无法真正缓解现实中的压力。那些不知道怎样就穿越的人,基本上也是不相信穿越的。尤其那些活着从穿越的世界又回到现实中来的作画者,有着清醒的现实感。
突如其来和惨烈的穿越方式都表现出作画者的想象力,只不过前者对现实世界中生命的看法和态度更为严肃和积极,不轻言用生命换取穿越。在这两类人看来,穿越其实是非常不寻常的事情,通过寻常方式是无法完成穿越的。
拯救情结
图15:穿越到世界末日前一年
来源:严文华著:透过心理图画看中学生.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图1-92.
“当我再次看电影《2012》时,穿越发生了。穿越到了珠穆朗玛峰之巅。我穿越到了世界末日的前一年,因为我希望世界末日不要来。我知道世界末日有可能来,所以我告诉当时的人们这个消息,希望大家能够采取一些行动来预防或自救。我成为了一个新闻记者,兼《夜色将至》主播。但没有人相信我说的这些,大家没有做任何事情,最终地球还是被毁灭了。我自然也被毁灭了,但因为这毁灭,我穿回了现实。”拯救其实是人类生存中的重要命题。不论是在宗教中、神话中还是在科幻作品中,它都是永恒的主题。《三体》的主题之一也是拯救。拯救是在有危机感时出现的使命。一名15岁的中学生能有这样的使命感,非常难得。作为一名女性,能有这样的英雄气概,也是非常难得的,需要有一颗善良而强大的心。
作画者选用了没有什么痛苦的穿越方式,可以看出穿越并不是作画者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从结局看,她最终仍将回到现实,她身上有一种清醒的现实感,穿越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使命,她的希望仍然寄托于现实。
正是因为有清醒的现实感,所以作画者处处强调自己生命的安全性。不仅在世界毁灭时安然无恙,而且穿越的地点选在了珠峰,是在灾难发生时相对来说更安全的高地。另外,在角色的设定上,作画者没有选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只是配合其目标选择了做传播的工作,希望借助记者和主持人的身份,向更多的人广而告之这个问题。因为记者主要作幕后的工作,而主播则亮相于人们面前,作画者有这两方面的需求。从职业选择中可以看到作画者对文字工作的深厚兴趣。
穿越者可以让很多人知道,却没有办法让人们相信她的预言。这其实是现实社会中的不信任在穿越世界中的体现。对作画者来说,她对这个社会有很多不确信感,她发现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非常难。她一直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方式,让别人信任她,让别人被她信任。在穿越世界中,不信任的结果就是整个世界的毁灭。面对这样一个结局,作画者带着无奈,也带着一种超然、甚至冷静的距离感。这和拯救情结的那种使命感有些脱离,可以看到少年对拯救的理解仍然是比较浅层次的。如果成人画出了同一个主题,可能会感觉悲壮得多。
整个图画中居于中心位置的是人类生活的城市,没有具体所指,但一定是一个大都市,画面是一派祥和的生活景象。只是这样一个世界会被灾难毁掉,左面是滔天的浪,右边是高扬的火。世界就这样被无情的水火毁灭。
整幅画是用水笔白描出来的。这种纯粹的黑白色,代表着作画者和图画内容的距离感——她清楚地知道,这是想象,不是现实。作画者的用笔非常细腻,那些小的细节也被勾勒出来,代表着作画者关注细节、做事仔细。作画者用笔收放自如,交替用到曲线和横线、竖线,这代表着作画者具有较高的智力和很高的灵活性。
希望这位作画者能成长为一位远大抱负、为人类完成某些使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