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画人测验的延伸:什么是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法,如何使用,怎么样去解读?

本期内容

对两幅人物画的解读举例

 

接下来我们就在书中选两幅图画来学习怎么运用我们刚才讲到的观察图画:先对人物进行结构性的解读,再对人物进行细节性的解读。

 

我们来看图3.2。你会看到左边这个人物叫做珍妮,右边的人物叫做麦特,很明显,左边是女性,右边是男性。

 图1:画人测试的两幅图画.jpg

图1:画人测试的两幅图画

来源:Lisa B. Moschini著,陈侃译: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07页。

 

作画过程

 

作者先带我们看作画过程。首先说一下,这是由一名女性所画的图画,她在第一幅画当中画了女性,和自己性别相同的人物。当她开始画第一幅画的时候,她一再说自己不会画画,画得很糟糕。目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幅画女性的图画,实际上是她第三次画的图画,她之前还画了两次,但只有第三次的时候画出来的内容,她才觉得是比较安全的。这很有可能是画出来的内容让作画者觉得不安,所以会不断的涂改或者是拿出新的画纸。在画第二幅画的时候,也就是画异性的时候,作画的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顺利,然后作画者自己说:“我画的男性要好得多,在比例上更合适。”这是对作画过程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作画者对自己画出的女性形象有更多的担忧、焦虑和不自信,而对男性图画的部分则更有把握。

 

结构上解读

 

我们接下来会从结构上面来看。首先我们来看大小。两幅图画实际上所占的面积是差不多的,人物的高度也差不多,但显然我们会觉得画女性的那一幅画更大一些,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对于手的那部分是不一样的处理,所以看上去女性更庞大、更粗大。

 

接下来要从颜色上面来看。尽管在书正文中呈现的是黑白图像,但是书的最前面有彩色的图,我们可以在前面第四页的彩图上看到这两幅图画,女性人物用了七种颜色,而画男性人物的时候只用了三种颜色。我们在前面讲过,画人的时候,用三到五种颜色都是正常的,所以画女性人物的七种颜色已经超过平时所用的颜色,而男性人物用了三种颜色,刚好是色彩平均使用的数量。透过所使用的颜色数量,可以看到作画者在画女性人物的时候会有比较强烈的情感反应。

 

接下来看画面位置和线条笔触。两个人物都处于画面的中央,代表了作画者有比较良好的自我控制感。然后从线条的使用来看。很显然女性人物的描画当中用了更多的线条,出现了更多的阴影。这代表了作画者的一种焦虑。所以,在女性的图画当中,焦虑程度会更高。在线条的使用上面,对女性人物使用了更多的长线条,也有更多的阴影,所以尽管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在高度上都是一样的,但是男性却不那么紧张,也不那么有压迫感。然后女性人物呈现更多的气势,特别是胳膊和手的画法。

 

这些是我们从结构上看的,接下来我们就要从细节上面来解读。

 

细节解读女性的图画

 

我们先从头到脚来看。这部分的解读,将会为我们提供和身体意象以及自我概念相关的信息。首先,我们看女性人物的头部。这个女性人物是有一头长发的,而且是从头一直到肩膀上面,画的是比较多的。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种浓密的比较多的头发,代表了焦虑、过度思虑。

 

另外,在头部可能看上去比较奇怪的,或者说画的引人注目的是什么部位呢?是嘴巴,特别嘴巴的上唇部分被强化。而且如果从观众的角度看过去,嘴角右边的部分被强化了。尽管黑白印刷的图画里面看到女姓的脖子是非常长的,但在彩色的图当中,由于头发的遮盖,好像那个脖子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情感和理性的控制的那个部位,就是我们说的脖子,是连接身体和头的这个桥梁,似乎是没有被强调。

 

那么再往下看,就是这幅画当中最抓眼球的部分,她的胳膊和手非常长。这种非常粗的手臂是把自己看作是依赖的、无助的。手臂很长,代表着为了过度的雄心或者野心而奋斗,渴望隔离或者是隐退,拒绝别人。这个手一直延长到腿部,甚至接近了脚的位置。手指的画法是张开的,代表了一种无助感。

 

另外,在彩色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画的上衣好像是透视的衣服,似乎透过这个衣服是可以看到身体的内部。这有可能在代表存在某些思维障碍。然后裤子和衬衣是涂了蓝色,看上去是比较焦虑的一种涂色方法。再看腿的部分,显然腿和整个身体的比例是失调的,主要代表了在情感上的僵化,然后鞋子被画在了纸的底部边缘,画成了黑色。

 

细节解读男性的图画

 

看完女性的图画,我们来看男性的图画。男性的图画当中,我们也是从头看到脚。头部是圆形的头。在五官当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是眼睛只画出了眼睛的边缘,但是没有画瞳孔,我们称之为空眼人,通常代表着不成熟,以自我为中心。尽管嘴巴的部分,男性图像跟女性图像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在男性的图画里面,嘴巴没有被强调,流露出来一种自信。然后在这这幅画里面,脖子和身体更成比例,看上去也更加正常。这个男性穿着一件紧身的绿色T恤,是很挑的,然后手背在身后,代表着不愿意和别人进行人际交往,是一种逃避。

 

在男性的图画当中,衣服不再是透视的衣服,所以不会有透过衣服看到身体的特征。腿部是画上了棕色的裤子,然后脚是棍棒状的,但是脚的面积要比女性人物站的大得多。所以看到这两幅画,可能印象最深刻的是女性图画当中关于胳膊和手的处理那种无助感。

 

比较女性和男性图画

 

在女性的图画里面会有比较多的冲突。但是男性的人物画里面就没有这么多的冲突,只有关于瞳孔和手背在后面的冲突细节,这样的话,我们重点就在女性图画上。我们还有一个需要观察的部分,大家记得是什么吗?对,就是作画者对自己图画的解读,这个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够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作画者,还是要鼓励作画者自己本人给出的详尽的一个叙述。

 

这个作画者解释说,她根据自己的样子来画这个女性的人物:“她在笑,有卷发,但她穿的衣服和我不同。她有很奇怪的胳膊。这说明问我的什么问题呢?”她自己的回答是,“我觉得自己身材高大瘦长,所以穿宽大的衣服。”

 

而对男性图画的解读,她说:“他是运动型的,体型好,所以穿着紧身衣”。请她再多说一说女性人物的时候,做画者说:“她是个好人,我应该把她画成是局促不安的,因为我自己很容易犯错,我应该给她加上个红脸蛋“。当作者问她为什么男性人物的胳膊是背在身后的时候,做画者说她吸取了画女性人物的经验教训,所以把手臂画在了身后,因为她不会画手臂。

 

当我们听到作画者的这些描述时,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位作画者有不安感,对于自己的不足,对于高大瘦长的身体的这部分。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个作画者一点都不高大瘦长,她的体重是适当的、平衡的。很明显,对身体特征的夸大是内在的感受的投射。如果我们回到刚才对结构的观察,我们会发现作画者在画女性人物时非常担心她想象当中自身外表的缺点,以及由此引发的局促感,让她需要尝试两次才能够把图画画出来。然后在画女性人物的时候,她过度的使用了色彩,再度象征了她需要隐藏在膨胀的伪装背后的真实感受。当然,在图画当中,这种掩饰是没有起到作用的,因为她画的那个长长的胳膊和手臂,让她显得更有气势和庞大。而在画男性人物的时候,她就没有这样的局促感。

 

在观察细节的时候,我们看到女性画像当中的嘴巴是被强调了,但是男性则没有。这个可能的原因是和作画者对自身形体的担忧所引起。由于嘴巴是进食的途径。所以她内在渴望是想要吃东西,但是她不得不控制住自己,因为她要苗条的身材。可能也需要说明一点,我们之前说,如果把躯体化成是透明的,有可能是精神病性的思维障碍,但是在这里并不适用于这个作画者。

 

根据我们综合信息的解读就是她对自身身体意象的一个扭曲认识。所以,透过两幅图画作画过程,以及作画者自己本人的解读。我们可以观察到,对于这个作画者而言,女性画像当中流露出来的焦虑和担忧会更多。

 

我还想补充一点,作者在这里没有说道的点,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男性人物把手背在后面,可能和心理防御机制当中的补偿机制是有关系的,因为女性人物画了过长的胳膊和过粗的手臂,那么接下来画男性人物的时候就会自动出现一个补偿机制:他的手索性没有出现。这可能代表了作画者有时候过于表现自己作为女性的力量,反而否定她身上男性气质的能量和力量。

 

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法的操作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个画人的延伸技术——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法。我会先给出指导语,请大家完成操作,然后我再来介绍这种方法是谁提出来的,如何评分?最后我会用书中一个个来访者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技术如何使用。

 

好了,首先请大家准备好A4大小的素描本,或九张A4的白纸,铅笔和橡皮,或者用水笔也是可以的。下面的指导语我是以A4白纸为例的。 

 

请在第一张纸上画一个完整的人,画完之后,请你把一张A4的白纸从最下面抽出来,放在你刚才画过的那张图画上面。你可以透过最上面的那张白纸,隐隐约约地看到刚才画完的第一幅画。

 

接下来请你画第二幅画,请在这张纸上怎么画都可以。在这张纸上,你可以在上面加一些东西,也可以减一些东西,可以做些改变,也可以完全不改前面一幅画的内容,只要确保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物就可以了。

 

这幅画完成之后,请再把下面的空白A4白纸放在第二张画上面。然后,再另外把一张A4白纸拿出来,放到第一页和第二幅图画之间。这样的话,你就不会看到第一幅画的图和内容了。当然,如果是素描本就可以省掉这一步,直接翻开下一页就好。请在这张空白纸上画

画,怎么画都可以,你可以往上加一些东西,也可以减一些东西,可以做些改变,也可以完全不用管前面一幅画的内容,只要确保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就可以。

 

当你把这张画也画完之后,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画完八张图画。你也需要像刚才我告诉你的一样,每次都把一张白纸插到已经画完的图画当中。这样的话,你只是透过最上面的纸看到最后画成的那副图画。

 

好了,你可以看一下自己花了多长时间把这个图画画完,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过程。你可以先把课程暂停下来。全部画完之后你可以接着听课。

 

这个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是由卡里格(Caligor, 1957)发展出来的。但这个方法使用的人不多,所以实际上是这本书的作者Lisa B. Moschini,她把这个方法挖掘出来的。卡里格是在1957年就发展出来了这种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英文的简称就是8CRT(the Eight Card Redrawing Test)。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咨询师从多幅图画当中探索作画者人格结构的多个层面。

 

非常好的是卡里格他还创造了一种评分体系,根据这个评分体系,可以对作画者的整体状况进行一个客观性的评价。这些评分元素会用到高度、细节的数量、比例以及纸张上的一些明显标记。这种评估方法不是智力评估,而是对个体处理生活情境的反映。卡里格自己有一本书叫做《人物绘画的新方法》,在这本书当中他提供了八张卡片重复绘画测验评分标准和具体操作。

 

但是作者Lisa B. Moschini在这里并没有严格的按照卡里格的36个结构方面来进行评估,她呈现的评估表是一个快速纵览的方法,是经过作者自己进行改编以后的模式。作者自己改编的评分表一共有16个指标,评分标准是在附录E里面,她的评分项1-8打分,或评为五个等级。

 

第一个指标是人物的大小,可以评为五个等级,即大小极大,大小超出平均水平,大小为平均水平,大小小于平均水平,大小远小于平均水平。

 

然后他放了两个构图的指标:一是评估水平方向是偏左、偏右还是在中间,二是评估在纵向水平是偏上、偏下,还是在中间。

 

第四个是透视,是画的是向前的、向后的、侧面的,还是混乱的。

 

第五个评估指标是对称性。

 

第六个指标是线条。

 

第七个指标是笔触的轻重或多变性。

 

第八个是对图形的控制性。

 

第九个是线条的类型,比如说是破碎的、锯齿状的,长的、短的还是普通的。第十个指标是阴影。

 

第十一个是细节的数量。

 

第十二个是人物性别:是男性还是女性,或者是看不出性别?

 

第十三个指标是透明画法,我们前面说过像X光机一样,能够看到内在的结构。

 

第十四个指标是指所画的图案是否和纸的边缘有接触,像是纸张被裁断了。

 

第十五个评估指标是连续性,即在多大程度上用同一个身体、身体区域、身体比例来画新的人物(叠印),或人物重叠但和前一个人物没有关系(重叠),或人物之间明显是有区分的(不连续的)。

 

第十六个指标,即画出人物局部的数量。

 

通过这个十六项指标,可以非常快速的对作画者的变化或者模式进行一个评估和了解。

 

接下来,我们就看作者自己挑选的一个例子,呈现了作画者的八张图画,以及她对着八张图画的解读。

 

八张卡片重复绘画解读举例

 

图2:8张卡片重复绘画图例(1).jpg图2:8张卡片重复绘画图例(2).jpg

图2:8张卡片重复绘画图例

来源:Lisa B. Moschini著,陈侃译:绘画心理治疗――对困难来访者的艺术治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第151-152页。

 

我们可以来看图3.10,请你先观察一下图3.10,看着这八张图画,你看到了什么会有怎样的联想?这个作画者是作者Lisa B. Moschini的一个来访者,是一个十多岁的青少年,他由于滥用毒品而来参加治疗。作者会先和来访者会有语言的一个沟通,在交谈的过程当中,这个来访者表现出一种自夸、夸大的情绪。他有恰当的注意力,能够集中自己的精力,有良好的知识基础,但是,他缺乏配合和合作的意愿。我们来看一下他画的八张画。

 

先看画的第一幅画,这幅画中的人物我们第一眼就会觉得特别高大,超过了20厘米,有20.3厘米。我们在前面说过,在结构上超过20厘米的图画,代表了过度的自我强调,只关注自己而对环境重视不足,有可能有一定的冲动性,或者是攻击性。那攻击性的部分可以从他的牙齿、手指、人物的高度三个细节看到。另外,他画了非常浓密的头发还有胡子,这表明他的男子气概或男性的象征。然后他带着太阳镜,表明了他不愿意别人看到他的眼睛,所以会有一种戒备心。耳朵画得非常完善。在画胳膊的时候,可以看到他的胳膊是比较粗的,但是前臂是非常细小,手则是更小的。在画牛仔裤的时候,非常仔细地画出了牛仔裤的两个口袋。我们在前面说过,这有可能代表了和母亲或者母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鞋子画出了鞋带的细节,所以他是有能力非常仔细地画出细节的。然后他的左脚好像放在盒子一类的东西上面。他画的是侧面图,我们说话侧面像的人通常对环境有一定的回避。

 

我们再来看第二幅图,第二幅图跟第一幅有很多的重叠,也会有一些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在头部的位置,没有画鼻子,而画了一个鸟嘴。然后再往下看,胳膊的部分、手臂没有被画出来,这代表了作画者的无助感。太阳眼镜也去掉了,直接画出了一个很突出的眼睛,这也代表一种高度的戒备。头发仍然有,笔触很重,但是没有第一幅画那么重,代表了一种焦虑。整体的图画仍然是比较大的,表现出了作画者的夸大,他的内在控制里没有被发展出来,另外他的右脚也没有画出来。然后牛仔裤的裤缝被强调了。

 

在画第三幅画之前,咨询师提醒来访者要画出一个人,而不能画一个人和动物的混合物种。这一次作画者画出来的图画跟上一次仍然有很多的重叠,如果从上往下看,变化以下方面:有一个突出的下巴,这个突出的下巴代表了他需要社会地位和优势。然后在鼻子上面,第二幅画当中的鸟嘴的描绘不见了,出现了球状鼻孔的鼻子,这种鼻子也传递出了攻击性,只是比第二幅画当中的鸟喙可能更柔和一些。和第二幅画相比,画出了右脚的部分。在第二幅画当中出现的腰带仍然继续出现。

 

在第四幅画的时候,咨询师给出了相同的指导语,但是没有强调“画人“这个词。结果作画者画出了一个怪物。这种怪物的形象通常是在充满不满、否定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个怪物有一个蛇状的身体。头部勉强可以看到一张脸,有一个鼻孔,有攻击性的牙齿,尖利的爪子,还有爪子上的大刀,然后画出了一个大大的耳朵,表现出作画者对批评非常敏感。

 

第五幅画和前面有一些不一样,在总体上他画了非常大的头,代表他有很多自我夸大的部分。画了小小的身子,像是达利一样的人物,而且这个头是侧面像。侧面像表明作画者只关注自己或者沉浸在想象当中。在头部顶端画了一个武士一样的发髻,然后在脸上有山羊胡子在。嘴唇上面还会有胡子。在耳朵边上画了鬓角,还有古怪的眉毛,所有这些毛发都在强调男性化的象征,努力获得男子气概。人体人物的身体非常小,而且不成比例,几乎被忽略了,即使是这样,手指也会也被画成非常尖利的形状,代表了攻击性。

 

第六幅图画几乎忽略了指导语,画了一个裸体的人物,人的身体猫的头。这代表了作画者对环境和对他人的漠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有女性化的一些特征。这个图形占了纸张的四分之三,是蹲着的身体。身体唯一一个躯体部分唯一被画出的细节是肚脐。画出肚脐,通常代表了对母性母亲的依赖,有着婴儿化的需求。

 

第七幅图画里有明显的尺寸上的变化,整个人物的身体被画成了泰迪熊的样子,这体现了作画者有着婴儿一样的需求。头部像头骨一样,看起来正在训斥,牙齿被画出来,代表了攻击性,然后一只眼睛比另外一只大很多,鼻孔被用力画出来,没有画出具体的手和脚,呈现出非常多的退行的部分。

 

第八张是画了一个侧面坐着者的人,可以看到能量是比较低的。然后这个人头部画了比较多的头发,还有胡子,在手上面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非常大的食指指向地面,这代表了他的敌意和对抗。这个画中,人有一个特别大的肚子把衣服都顶起来了,而且画了一个明显的肚脐,代表了对依赖和养育的需要。腿是非常细长的。

 

从这八张画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作画者的特点:他最初是非常防御,并且对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持一种防御的方式。如果防御的部分不能够被解决,就会迅速地退回到依赖,退回到对养育的需求,就会出现退行。特别是从他的第三幅画到第四幅画这样的一个变化。在第二幅画当中,作画者其实传递出他的攻击性和对抗性,使得咨询师不得不进行干预,给出他新的指导语。

 

一旦咨询师有了干预,他马上可以按指导语来做。但是在画第四幅画的时候,他马上要用画出怪物的方式来对抗咨询师,可以看出作画者有内在的控制力,但是他不断的在观察周围,测试周围人物的一个引导能力,所以他内在的控制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权威人物的引导和看管。虽然这个作画者对于批评很敏感,但是他却想要得到别人的训斥指责,这有可能就是他和他的家庭之间唯一进行交流的模式。

 

一方面,他有极强的攻击性,但另外一方面他有极大的依赖性,这有可能和他早年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有关系的。由于当下他处在青春期,所以一方面他需要展现自己男子气概男性化的需求,但另外一方面他有习惯性地有着婴儿般的依赖。

 

在八幅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最初的一个非常自大的、有着男子气概的人,最后变成了坐在那里的、充满失败自我评价的男性。所以这八张图画相当于让作画者的人格一层层被显现出来,外在的部分被剥离而显现出内在真实的自我。对这个作画者来说,当夸大自我的外衣,被剥去之后,留下来的就是一个非常自卑的自己。但是由于他有强烈的自夸,所以他完全不允许自己体会到这种自卑的情绪,所以他会通过和大人作对,通过吸食毒品,通过反社会行为,来对抗这种情绪。

 

通过这些图画就可以制定出跟这个来访者工作的一个策略:在未来可以提高他的决策能力,提高他的自主性,让他更真实的表达自己,更多的面对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用一个夸大的自我来隐藏内在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不是借助图画,而只是借助语言的沟通,有可能这个来访者是非常难以沟通的,而且他内在的这种模式需要,有可能需要很多次的言语沟通才能够被看见被显现出来。而现在经过几十分钟的图画活动,他的这些模式不仅会被咨询师看到,来访者自己也透过图画能够看到这一部分。

 

结语

 

尽管我们已经讲了这么多,我们讲的内容仍然只是这本书当中非常有限的内容,而书中的理论部分,比如防御机制,还有个体治疗、团体治疗等就没有讲到。好消息是我们后面讲到家庭图画的时候还会回到这本书当中来。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去读原书。还有一个提醒:这里列举的图画是非常困难的来访者,而你的图画可能有不同的特点。

 

结束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愿意用作者引用的、安德森在1951年的说的一句话。他说:“投射测验,不仅仅测验了投射,实际上测验了所有可以想象得到的心理机制,无论是表现在外的还是防御在内的。”我也希望你从自己在这堂课当中画的人物不论是最初的两幅还是后面的图画,都能更好的去认识不同人格侧面的自己,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祝你有更大的自我成长!

 

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涂鸦技术、树木人格图、人物画这三个技术,在第6课,我们要学习第四个技术:房-树-人。是不是很期待?亲爱的伙伴,下节课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