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代际沟通 | 跟婆婆观念不一致,婆媳矛盾难以调解怎么办?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陈历杰,欢迎你走进我的爱情管理学课堂。

 

今天我们来讲讲两代人因为观念不一致导致的冲突管理问题。昨天咨询的时候,一个来访者问了我一个问题,结婚到底是两个人的事情还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这里问我这个问题的是男方,因为家里婆媳矛盾激化让他很头疼,主要原因在于两代人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分歧很大,孩子今年3岁了,老婆想训练孩子的良好习惯,比如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没有节制,老婆规定每次只看一个小时,但是规定的一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是哭闹着要看,老婆正在和孩子共情,然后引导孩子接受这个规则,结果婆婆来了句,“不就是看个动画片吗?有必要让孩子这么难受吗?”结果孩子一听有人给他撑腰,哭得更凶了,让老婆的权威瞬间瓦解。老婆很生气,和婆婆冷战了好几天,这让他夹在中间特别难受。

 

除了教育分歧,还经常因为穿衣多少、要不要给孩子喂饭等很琐碎的问题,引来有很多的争吵,他发现两代人因为观念的不同很难互相说服,但是带孩子又确实离不开上一辈的帮忙,于是一起来咨询,寻求能够解决代际沟通的问题。

 

代际沟通的问题确实是亲密关系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在我们中国。我在北京当法官的期间,处理的很多离婚案件就是因为夫妻俩有了小孩以后,把双方父母接过来带孩子,但是发现很多的理念不一致,但是又缺少冲突管理的经验,结果打得不可开交,双方完全撕破脸,日子也过不下去了。

 

在这些年轻夫妇看来,父母好像是专门来和他们作对的,明明他们的观念已经很陈旧了,并且家里也有很多科学育儿的书,但他们就是不看,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当年我们就是这样把你们带大的,不是好好的吗?”。而且这种冲突尤其在婆媳关系中最为明显,因为毕竟没有血缘关系,一旦撕破脸就很容易形成难以消除的隔阂,这种隔阂也一定会影响到夫妻关系,甚至连孩子也会被卷进来,成为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现代女性特别羡慕Papi酱和老公完全只过二人世界,过年都各回各家的原因吧。但是这种方式毕竟太过个人化,我估计很多朋友做不到,也不想这样,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还是很强调家庭的和睦与孝道的,但是,在两代人的长期相处过程中,建立边界感和分寸感还是很重要的,那么接下来,针对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的解决之道,我想给大家几个大方向上的建议。

 

1. 明确边界,权责清晰

 

两代人的相处之所以容易处成相爱相杀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源于边界不清。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买房首付都是双方父母的倾囊相助,生了孩子以后也要依靠父母带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观念确实有点底气不足,就更别说要求双方父母尊重自己,过上像Papi酱那样的二人世界,毕竟别人Papi酱的收入和独立能力给了她自由选择的权利,当然,还有和老公以及两代人之间的默契与相互尊重都是促成这种独特相处模式的原因。

 

我和妻子Emma也是这样,当初没有选择要求父母给我们买房,在经济上也非常的独立,我更是从18岁以后就基本没有花过家里的钱,我们也会明确和父母说明自己的边界,所以父母尽管本身很传统,但是从来没有过度干涉我们的生活,不管我们出国还是是否要小孩的决定,父母都很尊重,这对我的父母的来说其实非常难得,因为我父亲对我几个姐姐的生活干涉还是比较多的,但在我这边却很有边界、很尊重我们,所以,边界的划定真的和自己是否足够独立以及是否有足够清晰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

 

可是如果确实没有办法脱离父母的帮助和影响,那么至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们要跟父母确定,你们夫妻双方才是管教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很多年轻人生完孩子后就做了甩手掌柜,全是靠着双方父母来带孩子,但是又嫌父母一辈的育儿理念陈旧,那真有点说不过去了。所以,明确自己是孩子的第一养育人,父母是辅助角色,对于哪些是需要老人帮忙那些事情,哪些事情必须自己来,这个最好一开始就确定大致范围。刚开始老人可能有点不习惯,但坚持下来就能形成清晰的边界,反而有利于家庭的和谐。

 

这个边界最好是能够用家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在确定之前可以先和老人讨论,征求老人意见,然后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来确定一下家规的执行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你们夫妻二人首先要有严格的执行意识,而如果老人的执行情况不理想,对他们尽量不要用惩罚,要用奖励。慢慢的,老人知道你的家规不是针对他们,也会逐渐接受。毕竟清晰的规则谁都愿意执行,只是要让规则有温度而已。

 

2. 懂得感恩,真诚以待。

 

对于老人来帮带孩子的行为,父母一定要心怀感恩,毕竟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老人也确实因为见识的差距可能有些观念落伍,但这绝不是挑剔或者指责老人的理由,毕竟别人是在用心给你带孩子。所以,随时肯定老人的付出,看到老人做得好的方面随时鼓励,并且,花点钱让老人参加一些育儿课程,花点时间陪老人一起体验育儿和放松娱乐,这些投入是你们应该做的,要让老人真心觉得为你的付出很值得。

 

我有个朋友就在这个问题上处理的非常好,尽管和比较强势的公婆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双方相处却很愉快。而她就是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的非常到位:

 

在对待公婆的态度上,她始终把握好了两个原则。一是始终做到尊重。这里的尊重是指如领导般的尊重,她一直强调,不能把婆婆当妈妈,随意甚至放肆,而是要把婆婆当领导,要恭敬有加。二是真正关心公婆,对于公婆的健康与喜好很上心。比如她婆婆平时有风湿关节炎,不能走远路,她到日本旅游就会给婆婆带一幅最好的护膝。他公公耳背,她会带着公公去配助听器。平时过年过节她也会给公婆准备点礼物,公婆刚开始还会推脱,后面也习惯了,了解了这个儿媳的为人,在她目前怀上二胎时,完全是尽心尽力的照顾。

 

她还告诉自己做好60分妈妈就行,和公婆相处,在育儿理念上有一些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要接纳。比如她公婆特别心疼孙子,让儿子参与冒险的体验很少,儿子到幼儿园时都不敢滑滑梯,但是她并没有因为这个问题对公婆有抱怨,因为她觉得公婆能够尽心尽力带孩子她已经很感激了,至于孩子的这个问题,她有时间和耐心来慢慢影响孩子,这是孩子成长本身就需要修行的功课,无需焦灼。

 

这是真正的内心自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更强大,所以她收获了与公婆一家其乐融融的三世同堂。

 

3. 注意语气,把握时机

 

其实和老人沟通,语气如何比内容正确与否要重要的多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在交流的时候的印象,其实内容的影响只占7%,93%的部分是由说话的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决定。

 

所以和老人沟通时,要始终提醒自己注意语气。

 

一是尽量用“请、谢谢、好吗?”等礼貌用语,用询问与商量的语气给予老人尊重。

 

积极倾听。能够听懂父母的弦外之音,理解父母唠叨背后的需要,然后按照我在积极倾听中提到的技巧对父母的感受进行确认,对需要进行有效的反馈。

 

三是要简明对话。简明对话对于父母的沟通太重要了,尤其对于比较注重权威和敏感的老人们,尽量用“我怎样”来代替“你怎样”,避免评价与指责,然后学会温和而坚定的说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并且确认对方的感受与需要。

 

除了语气,和老人沟通的时机也很重要,我在前面的课程里提到“先讲情,后讲理”。和老人的沟通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的父母辈接受的教育还是非常传统的孝道教育,他们很少能正面表达情感,对于子女也是全身心付出,但付出的背后其实是期待子女的感激和认可。所以,老一辈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如果我们说话不注意时机,很可能不经意间就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

 

我在前面课程里面专门讲到了“窄化效应”的应对,对于和老人的沟通也要注意这个问题。因为当他们处在情绪状态时,你的观点再正确再科学,也无法让他们真正接受,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攻击,你们不够尊重他们。这个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注意冷静下来,等情绪平复了再来用温和的语气和老人沟通,效果会更好。

 

尤其是针对敏感的婆媳关系,更是不要因为被情绪淹没而撕破脸,因为撕破脸了再挽回就非常困难了,所以更需要注意谈话的时机和语气。

 

4. 先说优点,再谈问题

 

很多老人其实越活越像孩子,需要被哄着,被肯定。所以,如果是要指出老人的问题,这里我推荐一个心理学上非常有用的沟通方法——三明治沟通法。

 

所谓“三明治”沟通法,是指先说优点(表扬),再谈问题(建议部分),最后再回到表扬肯定。具体来说,就是把谈话分成3个部分: 先给一个正面的评语,中间夹着一个不那么入耳,不过对对方好,有帮助的建议/内容,最后再以一个正面的,鼓励性的结尾让对方不感觉难受。大多时候,三明治理论能让人听得进你说的建议/评价/看法。

 

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情绪倾向,每个人都喜欢得到赞美和肯定,而害怕被人批评,尤其是对面子比较薄的老一辈。因此在给他们良善的建议时,要先去赞美对方的优点,再给他一些建议,然后再送上对他的期许,如此一来,人在接受别人给他的意见时,面子比较挂的住,心理受到尊重,对建议的接受度当然也比较高啦!具体到我前面提到的案例,其实女方可以这样对婆婆说,

 

先说优点——“妈,您来了以后呢,一直尽心尽力,对小朋友照顾的无微不至,我们真的特别感激您。尤其是我,本来因为孩子和工作要两头照顾,累得不行,您来了以后,我真的轻松了不少,每天回家也有热饭吃,现在状态好了很多,我都经常和老公说,妈真是给我们帮大忙了!”

 

再说问题——不过呢,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听XXX育儿专家的课程,她的孩子上了清华,并且各方面习惯都特别好,她特别强调让我们年轻人不要偷懒,一定要做孩子教养的第一责任人,就是让我们负起责来,这样以后在帮助孩子培养好的习惯的时候才能真正树立权威。

 

最后希望——我和老公都非常欣赏她的教育理念,也特别希望把儿子培养成栋梁之材,为我们家庭争光,所以有机会您和我们一起去听听她的培训课程,我觉得对于我们在培养孩子的理念的一致性上肯定会特别有帮助,我也很愿意和您齐心协力把孩子的习惯真正培养好。妈,您看如何?

 

这对夫妇经过几次咨询,学以致用,在跟老人的沟通中注意用对方式方法,特别是尝试去用我刚刚讲到的三明治沟通法,让她和老一辈沟通效果非常不错,真正开始体会到三代人其乐融融相处的感觉。

 

好,今天我通过详细剖解了代际沟通中容易出现的观点冲突问题,给大家几点方向性建议,帮助你和长辈更好的沟通彼此的需要,找到双赢的方法。希望对你有用,也欢迎你分享给你爱的人。我们下次课再会。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