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细节管理 | 婚前该不该同居,会有哪些风险?
你好,我是陈历杰,欢迎来到我的爱情管理学课堂。
有很多人在恋爱阶段会对于“婚前要不要同居”这个问题感到困扰,由于受到社会大环境和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有一部分女性有“婚前同居会不会让自己掉价、万一最终分手了会不会影响自己将来找另一半”之类的担心。而我在做情感咨询的过程中,也有不少来访者遇到了因同居而导致的情感问题,总结起来,可以主要概括为下面这两类典型:
一类是婚前坚持不同居,但是结婚后不久,发现对方和自己不论在性生活还是生活习惯方面都很难协调,争吵非常多,很想逃离却又担心太过草率,希望我能给她们的婚姻做一个客观的评估。这些来访者由于婚前缺少同居经历,也缺乏机会去了解对方的生活细节,导致婚后生活与期待的巨大落差而出现各种摩擦;
曾经我的一个来访者就跟我哭诉说,结婚以后感觉丈夫对她并不感兴趣,不仅性生活很少,即使有也是草草了事,毫无激情。这让她感觉很痛苦,觉得对方并不爱她。
我问她在结婚之前是不是也这样?她很不好意思的说,结婚之前因为家里管得比较严,双方基本上没有过具体相处的经验,更不用说同居了,他们一起外出旅游,男方还要了两个房间,她当时还觉得对方很绅士很体贴,没想到其实是这方面没兴趣。但是她现在痛苦的是,对方其他方面对她都很体贴照顾,两个人也比较般配,她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因为这个问题而选择跟对方离婚。
还有一类情况,就是双方同居时间很长了,但是一方却迟迟不肯面对结婚的问题(往往是男方居多),相对着急的一方找到我咨询双方是否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我的一个来访者,和男友已经同居7年了,她也提过几次想结婚的打算,但是男方都始终没有给正面的回应,反而和她说,我们这样不也挺好?没有双方父母的干涉,没有孩子的打扰,过两人世界,你看周围结婚的朋友,有我们过得幸福吗?她觉得对方说得也有道理,确实两个人除了没有一纸婚约,过得还是挺幸福的。只是她已经30了,家里催的很厉害,她也觉得不结婚她也没办法放心要小孩,而一旦分手,她已经成了大龄剩女,也没有信心去开始一段新的感情,何去何从,让她非常的纠结。
所以,对于是不是婚前要同居的问题,还真没有办法一概而论。最需要做的还是和大家认真的梳理一下婚前同居的利与弊,然后根据个人情况做出选择。以我的咨询经验,婚前同居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增进了解,尤其是生活细节的了解。
我在爱情管理课中反复强调,婚姻的良好基础需要基于两个人的深入了解,因为爱在日常的细节中。比如你了解了对方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能够根据对方的特点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两个人的细节相处就已经开始了。
同样,对方也懂得你在生理周期的时候倒上一杯温水,或者在你心烦的时候带你看一场电影或者安排一顿特别的晚餐,又或者在你还没起床的时候能够轻手轻脚的给你做一顿早餐……正是这些懂得与体贴,会给双方的感情账户不断“存钱”,让双方在步入婚姻时已经有足够的感情基础来抵御风险。
二是提前磨合,求同存异,或者及时止损。
同居可以说是婚姻之前的压力测试。就好像我们接种弱毒疫苗是为了更好的预防病毒一样,提前经历和婚姻相处模式很像、但是在双方父母、财产问题和子女等问题上简单得多的同居关系,其实是给双方提前磨合的机会,求同存异,基于理解和包容,减少婚姻中因为差异带来的冲突,为双方顺利度过婚姻的幻灭期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婚前同居可以看出彼此的一些优缺点,尤其是缺点,同居时能够直接感受到。因为大多数人谈恋爱的时候,都是极力表现好的一面,而同居时两个人的细节相处,很多生活习性是没有办法刻意装模作样的。所以,如果同居时期对方与生俱来的缺点,你没有办法接受的话,还可以选择分手,及时止损,这总比结婚后发现不合而离婚要好很多。
三是建立友谊,为幸福婚姻打下坚实基础。
婚姻教皇John Gottman说过,“幸福的婚姻基于深厚的友谊之上,丈夫与妻子彼此间深度融合,他们不只是一起生活,他们还支持彼此的愿望与抱负,为他们的生活融入共同的目标。”婚前同居是非常有利于伴侣友谊的建立的,因为这个时候的相处更像亲密有间的朋友,毕竟两人从法律上还没有过多介入对方生活的权利,不管是财产还是隐私。
就像我和妻子Emma的四年婚前同居,基本上奠定了我们婚姻深度融合的基础。四年的相处中,我们互相尊重,分享目标和梦想,并且对于是否要结婚会认真的评估和探讨,在决定走进婚姻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非常确信对方就是自己要厮守终生的那个人,所以非常顺利的渡过了婚姻的幻灭期。虽然我自己深知、也享受过婚前同居的好处,但是婚姻同居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一是因缺少承诺而拖延结婚的风险。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例子,对于某些人来说(男性居多),同居享受了婚姻的好处与便利,但是不需要承诺,更不需要真刀真枪的考虑买房、生孩等很实际的事情,如果不爱了,分手也不用承担离婚那样的后果,所以容易成为某些缺乏责任心的人拖延的招数。
在这种情况下,期待通过同居最终走进婚姻(女性居多)的一方,一定不要把同居变成一场马拉松,如果对方确实没有和你结婚的打算,就不要让自己陷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耗尽青春与自尊,要懂得及时抽身,去寻找真正敢于承诺与担当的另一半。
二是世俗偏见与社会舆论的压力。
在某些思想相对保守的地方,同居对于女人来说是一种不够洁身自爱的表现。如果最后两个人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可能很多人就会指指点点,觉得女人已经轻易的交付自己了。
更可怕的是选择同居的女性本身受到这种保守观念的影响,觉得只要同居了,自己从此别无他选,所以就算相处过程中感觉不合适,也继续选择和对方走进婚姻,最后酿成婚姻悲剧。
或者害怕同居之后,发现不合适分开了而降低自己的价值感,觉得自己把第一次给了别人,这对于未来的老公而言是不公平的,或者害怕未来的老公会因此嫌弃自己、不愿意接受自己。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比较清晰地知道了婚前同居的好处和风险,所以婚前到底该不该同居,关键还是看你自己能不能够坦然面对同居这件事。但总体而言,婚前同居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双方已经有了结婚想法,那么婚前同居还是很有必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策略的婚前同居能够为你们将来的婚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如果两个人在同居过程中不懂得如何管理彼此,那也很有可能因同居而导致关系走向终结。
那我们应如何做到有策略地婚前同居呢?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实用的管理学工具——细节管理。细节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很多伟大的企业都非常注重细节管理,比如麦当劳编写的《麦当劳手册》,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完美服务,关注经营过程中的每一项细节,把细节管理做到了极致;还有迪斯尼乐园的客户体验和丰田汽车的成本控制,都是细节管理的典范。
爱情管理也同样如此,需要深入到生活的细节当中,尤其是涉及到婚前同居的尝试,也清楚去了解和关注那些对婚姻质量会产生重大决定影响的细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细节管理:
第一是性生活的和谐度。
尽管我并不认为同居完全是奔着提早享受性爱乐趣而来,但是性生活的考察有必要成为同居考察的重要细节。
比如,我在课程最开始提到的那个来访者的情况,因为婚前缺少性生活的了解导致婚后性生活不和谐,甚至出现无性婚姻的情况并不少见。据知名社会学者潘绥铭调查,中国35岁以上夫妻的无性婚姻占到三成,性生活不和谐也是导致婚内出轨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通过同居阶段深入去了解一下彼此的性生活的偏好和习惯是否合拍,如果不太和谐,是否可以更早的进行针对性的咨询治疗,如果努力了还是不合适,选择分开也是明智的选择。
第二是作息与运动。
仔细观察一下对方的作息是否规律,跟自己合不合拍,双方愿不愿意为彼此做出一定的妥协而互不影响,对方是不是有严重的打鼾,对方是否有爱好运动的习惯,双方有没有可能一起参与运动……
比如我就有一对新婚夫妻的来访者,女方对男方强烈不满的一点就是男方经常晚上看电视或者打游戏弄得很晚,而她本身睡觉就很轻,很容易被晚睡的丈夫打扰,时间一长,她都开始有些神经衰弱,脾气也越来越大,因为这个吵了很多次,非常伤感情。
所以说,作息与运动这些事情看起来是小事,但其实涉及到一个人基本的生活态度,对于双方生活的合拍和有趣都有重大影响,有必要同居的时候考察清楚。
第三是饮食和卫生。
饮食习惯的适应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日本,有些女性还专门去找婆婆学做几样老公最爱吃的菜,增进夫妻感情。
所以在同居期间,在饮食习惯方面,至少摸清楚对方喜欢什么样的口味,双方的饮食习惯是否能够很好的调和,以及买菜做饭洗碗的家务如何分配等。
而双方的卫生习惯差异也是夫妻冲突的重灾区,一个特别爱干净的遇上一个特邋遢的伴儿,可想而知每天会有多少唠叨和战争。比如,洗澡、洗脚、洗衣服的频率如何,是不是有抽烟的习惯,有没有乱扔东西或者收拾屋子的习惯,是不是愿意保持整洁等等,这些习惯直接决定生活的品质,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方面。
第四是消费习惯。
消费与财务规划涉及到两个人婚后生活的经济稳定,也是需要重点考察的领域。在同居期间,一般不建议财产直接混在一起,但是可以重点考察双方的消费理念是否匹配,
一是双方对于愿意花钱的点是否一致。比如女方如果喜欢买点情调的小礼物,但是男方却认为这个是浪费,而自己却在吃饭喝酒等问题上十分舍得,这可能就是双方在意的点不一样,需要认真的沟通,如果无法互相理解,可能婚姻生活会有很多争吵。
二是双方花钱的习惯是否差异太大。比如一方花钱比较大方,另外一方却特别抠门,那么两个人发生冲突的几率就会大很多。
三是是否愿意接受对方的影响。比如自己穿着比较随便,但是能够尊重对方在穿着上讲究品质,自己比较节省,但舍得给对方买礼物,另外,是否愿意和对方一起讨论生活的开支如何公平的分担,并认真做好未来的财务规划等,这些都是将来影响两个人婚姻生活很重要的消费习惯。
对于生活习惯的细节管理,我的建议是“先观察,缓评判,重记录,勤总结”,也就是尽量多观察,多记录,根据这些细节去了解对方,而不是着急的去评判对方的对错好坏,因为很多时候生活习惯无所谓好坏,只有习不习惯。你要做的是通过观察和总结,判断对方的习惯我是不是能忍受,如果不行,可以考虑分开,而不是妄想轻易去改造对方。
好,今天的课程我们一起分析了婚前同居的利与弊,也分享了如何通过细节管理来实现有策略的同居,最后让婚前同居成为幸福婚姻的铺垫与试金石。如果你觉得课程有用,也欢迎分享给你爱的人。我们下次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