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目标清单 | 如何判断对方是否适合结婚?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陈历杰,欢迎你来到我的爱情管理学课堂。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尽管现代社会,女性的纠错成本在下降,离婚也已经变得司空见惯,但是造成的伤害,尤其是对孩子的伤害还是非常大的,所以,结婚之前睁大眼睛挑选合适的结婚对象非常重要。


我有一个女性来访者,短短两年之内遭遇了两段婚姻的破裂,让她一度开始怀疑人生。她其实条件很不错,家境殷实,工作不错,长得也很可爱,性格也比较开朗外向,但是在爱情上却特别追求感觉,对如何选择结婚对象缺乏理性的思考。第一段婚姻是因为父母安排,男方家属于门当户对,男方对她也非常喜欢,很殷勤,但是她却总觉得男方少了点感觉,你问她究竟少了点什么,她也说不上来,只是一直对男方比较冷淡,结果两人关系越闹越僵,最后不欢而散。

第二段婚姻的对象是她自己选择的,当时特别喜欢对方身上的艺术气质和酷酷的感觉(很少说话),完全无视对方原生家庭的问题,原来男方父母从小离异,母亲有严重抑郁最后自杀,男方很早就开始独立,但是也变得沉默寡言。女方开始觉得男方的这些特质很酷,但是结婚后却成了她的噩梦,因为一旦遭遇冲突,男方就直接失踪,也不回她信息,让她特别崩溃,后面她忍无可忍,又选择了离婚。

 

这就是典型的对结婚对象缺乏理性判断与选择,最后导致一地鸡毛婚姻的例子,并且这些的咨询案例在我的咨询中并不少见。那如何才能准确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呢?

其实关键还是看你的核心需求,因为结婚毕竟还是比较现实的,涉及到的因素也要多很多,需要全方位来评判各种影响因素。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实用的管理学工具——目标清单,来帮你梳理另一半是否真正符合你对婚姻的期待,能够成为你理想的结婚对象。

我相信不少听众朋友可能购物、工作都有罗列清单的习惯,但是对于要与什么样的人结婚却很少有人会去罗列这样的一张目标清单,因为这样好像显得特别功利,但其实,列清单并不是让你完全按照清单去寻找结婚对象,而是通过借助目标清单这个工具帮助你厘清自己的核心需求,以及帮助你判断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核心需求。现在闪婚闪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仅仅凭一时的感觉走进了婚姻,而没有去思考和判断对方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所以,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用目标清单法来防患于未然。

不过,我们应如何来准备这张理想结婚对象的目标清单呢?我用两个案例带领大家来分解一下目标清淡的准备步骤:

 

首先是解读一下经典爱情作品《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择偶智慧,如果没有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建议看一下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故事的核心就是,一个聪明睿智但家境一般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如何嫁给了一个人人都想嫁的理想老公达西先生。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能够嫁给万人迷达西先生,也许你可能会说是伊丽莎白命好,但其实我们如果仔细分析伊丽莎白的择偶观,就会发现她对于什么样的丈夫适合自己,还是想得十分清楚的。

她深得父亲宠爱,所以自我价值感较高,而父亲送给她的那句“一定要找一个你真正尊敬的人结婚”也成为了她内心的择偶标准。那什么样的人才能赢得她的尊敬呢?我列了一张图来帮助大家梳理她的目标清单:

图片1.png 

根据图表,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她的目标清单:

在人品方面关注两点,一是善良正直。她非常讨厌谎言与欺骗,反感花言巧语招摇撞骗的“渣男”。二是谦逊有礼。伊丽莎白聪明睿智,饱读诗书,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开阔,所以在她的眼里,傲慢与无知几乎是划等号的。所以当达西先生表现出傲慢无礼的一面时,也把她的偏见完全激活,直接把达西拉入黑名单。当然,后面随着偏见一步步的解除,她逐渐恢复了对达西先生的好感。

在能力方面,她比较关注对方精准的判断力与解决危机的能力。所以当达西先生直接出面为她摆平妹妹私奔对她家名声的影响,并且做好事不留名深深的打动了她,也赢得到了她的信赖与欣赏。

在性格方面,她的期待是有内涵有品味。当她知道达西是一个有远大目标和大格局的人,就深深的被他吸引了,而他过于腼腆和不善言辞这些特点呢,她并不在意,因为她相信自己可以带领对方打开心扉。

最后在具体的外在条件方面,伊丽莎白还是比较务实的,她并不是完全不在意男人的外貌与财富,她也觉得达西的财富地位很能为他加分,但前提还是对方不能因为这个有很深的优越感,表现出傲慢,她更在乎的还是对方更深层的东西。

 

其实伊丽莎白的择偶目标清单是非常符合婚姻对象的科学心理学的,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在选择婚姻的伴侣时,由外而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2.png 

最外层是外在感知层。包括相貌、身高、举止、着装,谈吐和气质等等,也就是一个人整体给人的感觉,尤其是第一印象。

往里第二层是角色资源层。是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和拥有的社会资源,尤其是职业角色,比如公务员、金融、法律、医生等专业人士、企业家等等,会有社会赋予的意义与光环。而社会资源则包括我们的家庭背景、个人财富、同学资源、社会关系等等。

这两层其实还是比较表面的判断,更多的是从一些可以直接感知和量化的方面去判断,很多人选择结婚对象基本上都停留在这两层的考量上。

比如我课程最开始提到的那位来访者,她的第一段婚姻主要的关注点是在角色资源层,对方家庭条件不错,门当户对,但因为是父母的干涉,所以她很叛逆,也不愿意磨合和深入的去了解对方更深层次的特点。而第二段婚姻的关注点却基本停留在了在外在感知层,对方外貌和气质很好,很有感觉,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东西一无所知,或者说视而不见(比如对方表现出的性格问题和原生家庭的问题),所以才会又一次陷入被动。

 

接下来的三层开始涉及到一个人比较内在的东西,层层递进,真正决定了一段婚姻的走向和质量。

第三层是核心能力层,包括领导力、判断力、沟通力、执行力,以及危机处理能力。综合起来,就是一个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能力在谈恋爱的阶段其实不太容易被看到,短暂的接触我们能大概了解对方处理问题的成熟度与分寸感,通过聊天可能能够了解对方的沟通力与判断力,但是对于危机处理能力和执行力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需要经历一些危机的时候才能凸显出来。

这也是我为什么不建议闪婚的原因,因为很多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很难在短时间里完全暴露出来,以后的课程我会详细讲到恋爱多久结婚比较合适。

第四层是性格特质,比如善良、真诚、坚毅、包容、感恩等等。我们都说两个人相处到最后其实看的是人品,能不能真正为对方考虑,愿不愿意包容对方的缺点和真诚袒露自己,这些都是决定一段婚姻质量的关键。

最里面的第五层,则是一个人的人格内核。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安全感,童年时候是否形成了安全的依恋模式,是否得到了父母的照顾与爱。

二是自尊水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价值感,一个人是不是觉得自己值得被爱。

三是内在动力,包括一个人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最内在的激情和动力所在。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要了解一个人的人格内核,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方法去了解与核实,但更需要勇气去深入的交流与碰撞。

我们需要去了解一个人的原生家庭的状况,因为一个人与父母的关系、童年是否得到了父母良好的关照与爱真的会影响一生,我们了解这些方面并不是用这些来歧视对方,而是在做出婚姻选择的时候知道自己可能面对怎样的风险。

比如说我的那位来访者,她在第二段婚姻之前,已经了解到对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问题,父母离异,母亲严重抑郁到自杀,这些经历一定在他的童年心理上留下过很深的阴影和创伤,也导致了对方性格的封闭和沉默寡言。而她却把这个误以为是酷和安全感,然后无知无畏地走进这段婚姻,对对方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如得到对方的关注与体贴,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婚姻的悲剧种子早就种下。

而一个人价值感和内在动力则决定了一个人是否真的能够取得成功,以及在遇到逆境时候能否坚持下来。一般能够看到这一层的人,是自己对生命的意义也有过严肃思考、并且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有比较清醒的自我认知,能够通过不断的自我成长与修炼来改变自己的性格与能力,让自己配得上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所以说,“选择合适的伴侣还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要想真正把握优秀的伴侣,其实还是缘于对于对方和婚姻究竟看到了那一层,是只停留在对方的外表与职业角色,还是开始关注对方的能力与性格特质,抑或是真正开始关注对方最内核的人格特质与价值观,你关注什么,你就会选择什么,最后可能也会收获什么。

 

我有一个来访者就是通过使用目标清单这个工具,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伴侣,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她有和苏明玉相似的遭遇,来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亲患重病导致家里贫穷,她是努力争取到了上学的机会,然后奋发图强,最后读了大学留在了北京。她知道自己的择偶条件不理想,但是她很明确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

一是可靠的人品。她需要对方踏实、稳重、包容,能够理解和包容她的创伤经历,要有责任心,能给她安全感。

二是过硬的专业能力。在北京生存,她知道过硬的专业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尤其对于两个白手起家的人。

三是价值观接近。她自己是靠奋斗过来的,她期待对方也是一个上进、勤俭、肯吃苦、有韧劲和重视家庭的人,两个人对于婚姻的目标是否一致是她很看重的。

确定了这三点以后,她对另一半的长相、学历、家庭条件方面都做了妥协,她和男朋友两个人刚相处的时候,家人朋友都说她傻,说对方没房没车,学历还没她高,人也不帅,说,你图什么,但她很清楚自己的需要,引导男方一步步发展,两个人白手起家,共同打拼,现在两个人在北京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而男方对她也充满了感激,感情甜蜜如初。

 

通过案例我们给大家详细分解了对象目标清单需要考虑的因素,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确定自己的目标清单和运用它来衡量对方是否是合适的结婚对象呢?这里我给三点具体的建议:

一是列出适合你的目标清单。

具体来说,根据自己的核心需求,从我给大家解读的分析对象的结构图,从最外层的外在感知层到人格内核层,每层选一到两项核心需要列出一张5-10条的清单(可以参考第一课的核心需求的确定)。

不建议少于5条,但不建议超过10条,因为每多一条要求,能够符合的人数是急剧减少的,这也是很多优秀女生愁嫁的原因,有时标准太多,选择圈太小,难以匹配合适资源。大家有必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swot分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二是明确清单的具体内涵。

罗列的项目一定要具体,正如我第一课讲到的那样,要具体、明确、可衡量,最好能用一个事例来说明。比如你期待的是有责任心的人,那么对你来说责任心意味着什么?是帮你承担具体的家务、一起养育孩子还是在你面临生活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为你化解危机?越具体越明确越有利于具体的操作。

 

三是给清单上的标准进行优先排序,然后逐项进行核实。

通过问自己“什么是你最在意的品质?如果只能选一项,你会保留哪一项?”来逐步确定清单的优先排序,然后可以找家人朋友或者专业人士讨论一下,确定好优先排序后可以根据清单进行核实,建议排在前三的选项不要轻易妥协,相对靠后的条件可以适度妥协,当然,毕竟感情不可能完全量化,还是要尊重自己的直觉和整体感受。

 

好,今天的课程我们介绍了如何通过目标清单系统地梳理和选择另一半的问题,建议你也根据我们的方法来列好你的目标清单,然后开始给对方全面客观的评估之旅。也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目标清单,我们一起来检验是否还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果觉得我们的课程有用,也欢迎推荐给你爱的人!我们下次课再会!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