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问题集中答疑
—本期金句—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目前的社会虽然还无法平等的看待同性恋,但世界一直在进步中,所以不要太轻易放弃属于你的幸福,要记得同性恋没有错,你只是需要更多的支持与资源来帮助你更自在做自己。
—本期你将听到—
同性很难,但生活可以不难。
你好,我是刘安真,今天是我们「同性之恋困扰指南」最后一部份答疑课程的第一课,在今天的课程中,我将回答七个问题,范围涵盖了出柜、亲密关系、女同的性以及出国移民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
同志出柜后会涉及父母亲和亲族(亲戚)较深的冲突与矛盾的,作为子女本身要如何妥善处理,特别是在父母一方身患疾病的,怎么妥善处理比较好?
对父母感到愧疚是许多同志的共同的心情。
所以,当你因为出柜而造成父母亲与亲族的冲突与矛盾时,你在心理上可以先坚定的告诉自己,这些冲突与痛苦并不是你造成的,你和父母与家族的人都同样受苦于强大的异性恋社会体制,同性恋是自然且正常的,不需要因为同性恋而觉得愧对任何人。否则,当你看著父母的矛盾与挣扎,很容易会陷入自责。
另外,既然你已经出柜,建议你敞开心胸,多找父母聊聊,听听父母的心情,以及他们和亲友互动时的矛盾,看看能否帮得上忙。因为许多父母没有人可以讨论这件事,这也让他们在你出柜后会很孤单与无助。
如果你愿意听听他们的心情,搞不好你会发现,父母也不是完全的反对,只是因为不了解或是需要更多时间与知识才会表现出无法接受的样子。在听父母叙说时,可以先给自己一点心理建设,告诉自己:父母对同性恋的排斥,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认识同性恋,会有这些负面的态度也是很自然的。
除了倾听父母的心情之外,有时父母也需要和你讨论该如何回答亲族(亲戚)的问题,你也可以跟父母一起讨论,该怎么回应会比较好。如果父母不想让任何人知道,你可以建议父母,告诉别人你只是还不想结婚,不需要跟他人交代你的性取向,这可能会让父母亲轻松一些。
如果你的父母与家族真的完全无法接受,而且态度非常强硬,我之前曾介绍过自我分化的概念,指的是我们迈向成年时,可以调整与父母的关系,保持情感上的独立,不要太依赖父母的认同与支持,否则你会很难活出自己。要达到适当的自我分化,可以和父母拉出心理上与空间上的距离,搬出去住并保持经济上的独立是好的方法。
如果你的父母一方身患疾病,你还是可以搬出去住,但可以常常回家探望父母,以免住在一起彼此关系太纠结,反而冲突更大。许多孩子选择顺应父母而牺牲自己的人生,他们却可能在中年之后悔恨不已,对父母充满怨怼。因此,我比较认同自我分化的理念,比较不赞同因为父母不赞成而委曲求全,毕竟人生是你的,未来后悔再埋怨父母,其实是双输的局面。
如果父母真的完全无法接受,你又非常担心父母的健康,也许表面顺服,但拉出距离瞒着父母过你的同志生活也是个选项。
第二个问题是:
同性恋人交往中有一方并不能很明确的接受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可又深爱着对方,在面对现在社会还是会惧怕,可以科学调解这种情况吗?
在同志伴侣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中,两人对同志身份的认同程度不同是很常见的情况,目前在科学上并没有标准答案。以伴侣咨询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是双方立场不一致,并非谁对谁错,建议双方能彼此体谅。对身份接纳程度高一点的那一位,可以多鼓励另一半,也可以多给他一点时间,有机会就带另一半多接触同志的相关知识与讯息,都会有些帮助。两人一起认识同志朋友也会有帮助,认识很接纳自己的同性恋,有示范(model)的效果,如果可以两个人一起多和同志交朋友,一段时间之后,通常惧怕的那一方会有改善的。
第三个问题是:
如何才能和伴侣白首不相离?
这个问题伴侣关系专家约翰·高曼(John Guttmann)已从长期的科学研究中找到答案,他发现无论是异性恋夫妻或是同志伴侣,关系维持长久的最重要秘诀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方法,不让自己对另一半的不满超过爱意。
伴侣关系不可能没有冲突,所以伴侣要学会更好的沟通方式,能有效解决冲突是关系维持的最重要关键,为了怕冲突而不沟通其实是会摧毁关系的。
约翰·高曼也提醒大家,伴侣关系间许多冲突是无法解决的,试图改变对方最终将徒劳无功,当你们之间有无法解决的症结时,增加彼此的情感与爱意才是最重要的。
他提出让伴侣关系维系的几个原则:
1. 补强爱情地图:
指的是深入了解彼此,每天都花点时间关心对方的生活,两人除了是伴侣,更是好朋友。
2. 培养爱意与爱慕:
多表达对彼此的爱意、多做些让对方开心或感动的事情,如果关系已经变糟,可以多回想过去正面的经验,找回对彼此的爱。
3. 回应而不是回绝:
另一半跟你说话时,尽可能有回应,而不要忽略或是马上回绝。
4. 接受另一半的意见:
不是要你完全接受另一半的所有意见,而是分享权力以及共同讨论,所谓分享权力指的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最好是共同做决定,而不是谁听谁的。在决定时在讨论时,不要一直否定另外一半的想法。
5. 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例如:家务的分工,与其一直争吵,不如好好透过沟通与协商,找到两人都可以接受的方法。
6. 打破僵局:
当伴侣有无法解决的僵局时,打破僵局指的是针对这个部分展开对话,试着在不伤害对方的情况下,讨论这个问题,看是否能与此问题共存。
7. 创造共同意义:
探询两人关系的深层意义,你们对彼此的意义是什么?你们的关系有何独特性与重要性?
如果你对上述内容的细节感兴趣,推荐你阅读约翰·高曼的书籍:书名是《七个让爱延续的方法》。
第四个问题是:
没有安全感又粘人的人如何与对方相处?
从心理学的依附理论来解释安全感,没有安全感的人担心的是「被抛弃」,担心对方不爱ta、不把ta放在心上、不重视ta,终究有一天是会离开ta的。所以,相处的要点就是尽量不要在这些部分刺激ta,让ta觉得会被抛弃或是被贬抑。例如:整天提分手或是威胁要离开ta都是相处的大忌,这只会让ta更没有安全感。
另外,可以多表达对ta的肯定与支持,告诉ta,你很重视ta。这些表达会增加关系中的安全感。
第三点,适当的拉出界线,让ta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找到你,而不是你随时都需要陪着ta,因为你可能会受不了这样的关系而生气,你的生气会让对方更害怕你会抛弃ta。所以,拉出一点界线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约定好时间,你要尽可能稳定,而不能常常在约好的时间找不到人。忽然失踪或是找不到人也是大忌,会增加另一半的不安全感。
如果能提供稳定但界线比较清楚的关系,比较容易让另一半安心。
第五个问题和前一题有一点点关系,就是,如何变成一个有安全感的人?
培养安全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稳定的另一半,有些人性格较透明与稳定,能给伴侣较大的安全感。所以,如果你现在单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择偶时,尽可能找到性格容易让你安心的对象,有些人真的能一直陪在你身边,让你觉得很被重视,跟这类型的人交往,你的不安全感就会下降。建议你不要找会让你很强烈不安的人交往。
如果你正在伴侣关系中,而常常没有安全感,这该怎么办呢?我会建议你真诚与另一半沟通,而不是整天黏这着另一半或是不断调查另一半的行踪,或是不断质疑对方到底爱不爱你,上面这些反应很容易增加双方的冲突,也会提高你的不安全感。
你可以坦诚告诉另一半,你比较害怕孤单,在他不在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你们可以好好沟通,对方怎么做,会让你比较安心。正如我上一题说的,如果你的另外一半愿意跟你建立比较稳定的关系,让你在约定时间内都能找到他,不要常常失踪或是非常神秘,你的安全感也会逐渐地增加。
如果很不幸的,你的另一半刚好是不稳定、很神秘、行踪捉摸不定的人,答应你的事情也常常没做到,你一定会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此时,就必须思考,这段关系是否真的适合你?这样的关系将会一直有冲突,你也会持续感到痛苦与不安,有时情感需要设停损点,也就是说,当你在关系中痛苦大过于快乐,而且对方也不可能改变时,一直下去情况也不会改善,这个时候,你可以决定结束这个关系,也许你们两人并不适合,你比较适合稳定且性格较透明的伴侣。
第六个问题和女同的性有关,女同的性欲活跃期经常不同步,该怎么调整心态和协调解决?
首先,我们应打破性欲活跃期这个迷思。
对女性来说,排卵期会分泌性的贺尔蒙,理论上排卵期应该性欲较高。但根据性心理的相关研究发现,性贺尔蒙对性欲的影响并不明显,影响女性性欲最大的还是关系,如果关系很甜蜜,就算不是在排卵期也可能有会高昂的兴趣,相反的,如果最近吵架不开心,就算在排卵期也没有性欲。
除此之外,心情和身体状况也可能影响性欲,而且每个人的性欲高低也不尽相同。因此,重要的是关系的经营以及彼此的性沟通,多花点时间了解对方性欲低落的原因,彼此多表达爱意,多进行性沟通,让性行为的过程更愉快,都是提高性欲的方法。如果对方真的性欲比较低,也要尊重对方,毕竟性的自主性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性活跃期指的是个人偏好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发生性行为,比如:有人喜欢早上,有人喜欢晚上,有人偏好周末,这部分需要两人协商,找出双方都比较放松也比较有欲望的时间,千万不要强迫对方配合自己,不然对方不能满足,可能对性行为越来越没有兴趣。
还有,当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可能会越来越没有新鲜感,女性也在社会教育下,不习惯对性太主动,而让性生活越来越少,这个时候,伴侣间好好面对这个状况,好好讨论、认真安排两人此阶段亲密相处的方式与时光,譬如说去旅馆度个假期,去情趣商店购买性玩具,彼此来个亲密按摩等,都可以让伴侣的亲密创意,重新燃起两人之间性的活力与热情。
最后一个问题是:有哪些国家or地区适合同性恋移民并且长期生活?
承认同性伴侣法律地位的国家当然是比较适合同性恋长期生活的,但是否所有同性恋的婚姻合法的国家都接受外来移民,你们可以自己去搜集资料。
目前有25个国家已实施同性婚姻:荷兰(2001)、比利时(2003)、加拿大(2005)、西班牙(2005)、南非(2006)、挪威(2008)、瑞典(2009)、阿根廷(2010)、葡萄牙(2010)、冰岛(2010)、丹麦(2012)、乌拉圭(2013)、巴西(2013)、纽西兰(2013)、法国(2013)、英国(2013/2014)、卢森堡(2014)、美国(2015)、爱尔兰(2015)、芬兰(2015)、格陵兰(2015)、哥伦比亚(2016)、马尔他(2017)、澳洲(2017)以及德国(2017)。
我有认识的同志朋友移民到美国或加拿大,我也认识和荷兰人结婚而搬到荷兰的同志,他们在这些国家的生活,会感觉到同志就是一般人,虽然还是偶而会遇到对同性恋不太友善的人,但是因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你和另一半的权益和异性恋夫妻并没有差异,同性恋居住在这些国家真的会比较容易也轻松许多。
我们所有的单元即将结束,这也是我负责的最后一堂课,很开心能够有这个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讨论同性恋有关的议题,从身份认同、家人关系、出柜议题以及伴侣关系,甚至也谈到了生养小孩的可能性,希望大家都能从这个课程中有所收获。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的是,目前的社会虽然还无法平等的看待同性恋,但世界一直在进步中,所以不要太轻易放弃属于你的幸福,要记得同性恋没有错,你只是需要更多的支持与资源来帮助你更自在做自己。我也想提醒大家,同志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不断指出同志社群跟社会支持的重要性,所以我鼓励大家勇敢踏出去认识其他同志朋友,这真的是很重要的一步。
下一节课,将由徐志云医师来回答「答疑课程」的第二堂课。
谢谢收听,也请期待徐医师的答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