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Shawn尚小禹:我不是勇敢,只是对自己诚实

本期内容

—本期金句—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旅程,没有人会代替你感受它。当你的生活需要我这位朋友一样,向外界展示多条,有可能互相矛盾的平行时间线时,你就会花费你生活中80%,甚至更多的能量去维护这个生活,而不是真正地感受这个生活。

 

—本期你将听到—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你现在正在收听的是同性恋困扰指南的一枚彩蛋,我是今天的分享者Shawn。

 

2017年夏天,我和我的同性伴侣Oscar在塞班结婚,并在年底一起搬到了加拿大开启新的生活。在今天的分享课之前,我曾经通过视频平台分享过自己结婚的故事,也在知乎上解答过一些同性恋相关的问题。过去的一年多里,也陆续因为这些分享而结交了很多LGBT社群的朋友,拓宽了自己对于这个群体的认知,并随之产生了一些更进一步的思考。

 

我在知乎、微博和微信上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同性恋朋友的私信,主要关注的两个方向分别是:同性恋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及是否应该出柜

 

而今天的彩蛋里,我就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关于这两个问题的思考。

 

首先,在我的理解中,自我认同的本质是重新找到自己。

 

很多同性恋会陷入的一个误区就是:用性取向来定义自己全部的生活。因此在发觉自己性取向的时刻之后,自己原有的很多特质就会被这个新发现所掩盖。我们应该都熟悉这样的场景:一个Gay在一定范围内出柜之后,就开始用“姐妹”互相称呼同为同性恋的其他朋友,关注起了自己之前并不非常了解的潮牌和穿搭,把Lady Gaga和蔡依林奉为偶像,说话的字里行间也多了“惹”和“吸入”这样的所谓的“淋语”。

 

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男同性恋者们选择了另一个方向,表现出了对女性气质的明显排斥。他们不仅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拒绝“娘”这样阴柔特质的人,而且会通过代购所谓的日本生须液、剃军人式的贴皮短发,以及穿紧身T恤展现肌肉等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所谓的“阳刚气质”。有的时候这种自我要求来自于你所处的亚文化环境——也就是所谓的“同志圈子”。还有一些时候,是整个社会的作用让你开始觉得,身为一个同性恋,就要刻意地迎合或者拒绝那些刻板印象。

 

事实上,人是非常复杂的个体,定义一个人,需要非常多的参数和维度。在你是一个同性恋之外,你同时还可以是一位优秀的职场人,一位善解人意的朋友,一名知识丰富的阅读者,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一个人在社会中,一定会同时扮演多个不同的社会角色:无论是在学校和职场,还是家庭和社交。真实的你应该是一个综合体,而不是因为性取向、职业或者年龄一个维度而被约束的,单向的人。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一部Netflix(奈飞/网飞)出品的真人秀:《Queer Eyes》。这是一个由五人团队“Fab Five”接受任务对被提名的参与者进行一对一改造的节目。“Fab Five”是五名不同背景的同性恋者,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技能。除了我们熟知的服装造型、个人护理这些传统上人们认为男同性恋的“主场”领域,也包含烹饪、装修和心理辅导这些不那么所谓的“gay”的行业。而被改造者,则不限种族、年龄、性别和取向……

 

其中有一集,被提名者是一名叫做Anthony(“AJ”)的“深柜”黑人同性恋者,他呢就表现出了对于传统观念中Gay相关的刻板印象的强烈排斥——甚至去刻意遮掩自己锻炼出来的肌肉线条,故意穿着肥大而不合身的衬衫与牛仔裤。而Fab Five并没有去告诉他你要拥抱自己的社群特色,而是告诉他:无论你刻意地去排斥,还是刻意地去迎合,最终表现出来的都不是真实的自我。

 

一个Gay,或者说任何一个人,当然都有权利喜欢或拒绝夸张的造型和艳丽的颜色,这是你个人审美的自由。无论你是什么性取向,其实我们都鼓励,应该向别人展现出你最真实和最好的一面,而不是只有,你是一个gay的时候,才要注重个人形象,而你是一个“直男”,就一定就不修边幅。当然你完全有自由去拥抱自己内心里的小公主,这也非常值得尊重,但是前提是你的确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就被自己所谓的“人设”标签所限制。

拿我自己举例子:我上大学的时候是学校的广播台台长,很多gay也有类似的广播台的经历。但是当我告诉别人,我其实当时播的不是音乐节目,文艺节目,而是体育节目的时候,当我告诉别人我喜欢的球队是英超的“红军”利物浦和NBA的达拉斯小牛的时候,很多人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惊讶。但我小时候其实也喜欢芭比娃娃,我会给芭比娃娃做衣服,也会和女生一起跳皮筋,而我并不认为这些和我喜欢足球、篮球互相冲突。我自己的感受就是,忠于自我的时候你反而会显得与众不同。没有Gay一定要做和一定不能做的事,也没有Lesbian一定要做或者一定不能做的事情,当你对真实的自己感到自信和舒适的时候,你才算真正地做到了对自我的接纳和认同

 

在完成对“身为同性恋的自己”的身份认同之后,很多人就要开始考虑下一个重要的议题:如何应对自己的这一身份,或者说,是否要选择“出柜”。现实的考虑当然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是否能够接受父母切断经济上的联系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是否愿意承担随之而来的社会上的非议和攻击,是否能够避免自己的性取向对你所在的社会身份造成冲击。

 

而我的观点是,在任何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同性恋者,出柜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因为这个行为赋予你的并不只是所谓的“心灵的解放”,还有你作为一个同性恋者,能够不在异性恋二元框架之下生活的可能性。

 

在现实中,我有很多朋友选择了“形婚”,也就是说一个gay 和一个lesbian名义上结婚,来满足父母和社会对双方的期待。一方面,这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对生活的异化——因为原本应该以同性恋的身份构建的生活,变成了一种表演性质的异性恋生活。

 

形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在加拿大的一位朋友,他的男友是南方某国有银行的高管,那因为行业的特点和他本身来自潮汕的家庭背景而选择了形婚,而让我这位朋友独自在加拿大生活,两人只以像度假一样的频率见面。几年来,这对伴侣一直在对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们编织一个巨大的虚构时间线,并不断地像互联网运营一样要查漏补缺,要不断的修正里面的bug。他们共同生活,共同购买的房子需要根据来访者的不同——比如说,形婚对象、双方父母、不知情的朋友——来不断地改变陈设,并且要7×24小时地保护自己在不同社交圈中建立的所谓的次元壁。

 

说回来,那在《Queer Eyes》中,就是我刚才提到的这个Netflix的真人秀中,提到过一个我非常认同的观点,就是: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旅程(Journey),没有人会代替你感受它。当你的生活需要我这位朋友一样,向外界展示多条,有可能互相矛盾的平行时间线时,你就会花费你生活中80%,甚至更多的能量去维护这个生活,而不是真正地感受这个生活。

 

很多深柜的同性恋者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紧张而敏感的,因为你的生活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穿帮”的危机,而为了应对这些危机,你需要不断去修补你搭建起来的平行世界,来保证这些答案互相之间能够自洽。

 

其实很多人对于出柜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对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单纯的怀疑,而是对于如何就自己是同性恋这一事实与上一代人进行沟通的问题。我们这一代人与父母之间普遍缺失真正有效的沟通。中国家庭里传统的“严父”们是一定程度上缺乏情感表达能力的,而“慈母”们也更多是用温和的方式来维护既有的家庭秩序,为子女提供情感上的缓冲,但并不会真的站到子女的立场上面去。

 

而那一代人的婚姻关系中,感情基础有时并不作为必要条件,因而也很难去理解同性恋们会因为感情问题而选择如此“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此前有一个高频度、高质量的交流,那么即便出现观念上的分歧和差异,也都能够通过充分的沟通来消弭这个隔阂。可惜的是当我们需要“出柜”的时候,这种关系往往会因为年龄和家庭关系的变化,而变得很难建立。因此,出柜本身是有代价的,能够得到父母充分理解并充分支持的出柜,只能说是可遇而不可求。

 

尽管如此,出柜带来的一些好处依旧是难以替代的。从我的个人经验而言,我有自给自足的经济能力,也因为在外求学、工作多年的缘故,和父母的社交圈子非常的疏离。然而同性恋的自我认知使得我在个人情感上始终有一道针对父母的“防火墙”,这也是很多同性恋者成长过程里共同会有的经历。而出柜是打破这道墙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是我和父母重新建立交流和信任的机会。

 

我从13岁开始,去北京读书,在那以后就没有和父亲一起长期生活过,而出柜之后,我父亲表达过这样一种感受:之前每次触及到我个人的感情问题的时候,我的反应都是出乎他意料的暴躁和激烈,而出柜之后,反而没有了这种情绪上的交流压力。

 

出柜对我而言,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可以充分探索以同性恋这一身份生活的可能性。除了像传统异性恋伴侣一样步入婚姻,养育子女,参与彼此的社交活动之外,还包括一个同性恋者才有的“特权”:我们天然地不需要遵循“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构建一个平等的二人关系。事实上,我有很多朋友会羡慕这样的关系,因为即便异性恋婚姻中的夫妻双方同意去调整和交换彼此的家庭角色,社会和家人也会成为他们寻求改变的障碍:“女人出去抛头露面成什么体统”或者“你一个大男人居然吃软饭”这样的评论。所以说,为同性关系争取权益,一定程度上也是解放在传统两性关系中被束缚的异性恋者们。

 

包括我自己的父母在内,上一代人除了因为传统的社会观念而对同性恋这件事存在偏见之外,还有一个接受障碍,就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接触过这一其实并不算非常罕见的群体。按照广泛接受的观点,同性恋者在中国人中的比例,大约在5%左右,和姓刘的人相仿。但同性恋们往往在成长过程中就已经习惯了隐藏自己,而人们对这个群体的不理解往往来自于不了解。

 

当他们发现,同性恋一样要面对柴米油盐,一样要面对悲欢离合,也一样会为房贷和车贷焦头烂额,那么对他们而言,这个群体所谓的神秘感和陌生感也会随之被消减。

 

上一代人对于同性恋,尤其是男同性恋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对现实的归纳。不只是我的父母,包括很多同性恋朋友在内,他们也并不认为以同性恋的身份生活是可持续的,因此在对待感情关系和日常消费上,都有一种及时享乐的心态,并不为长远的未来做打算。而我则希望能够通过我的分享、我的观点、我的故事,来帮助同性恋者们和亲人们建立一个信心:同性恋的生活,一样可以拥有值得期待的未来。你所需要的并不只是勇气,更多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

 

 

这呢就是我,一个普通同性恋者的“一家之言”。如果你听了我的故事和想法之后,有交流的愿望,那欢迎在微博和知乎上搜索我的名字。我相信沟通的力量,更希望通过沟通和交流,能让更多人愿意诚实地面对自己,为同性恋,乃至LGBTQ这个社群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谢谢。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