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被“掰直”吗?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同性很难,但生活可以不难。你好,我是徐志云,这是我们同性之恋困扰指南的第一部分,第三节课。今天我们要谈的是我可能会被掰直吗?

 

我今天一样会先从严谨的医学研究开始谈起,然后告诉大家问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心态是什么?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生活当中被掰直或被掰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可能会被掰直吗?这个题目,说不定有些听众朋友听不太懂,我还是先解释一下。“直”的英文,straight,在英文的俚语当中,straight指的是异性恋,而“掰”这个字本身就有“硬是去改变一个人”的意思。所以我可能会被掰直吗?意思就是说,“我原本是同性恋,那我有可能硬是被改变成为异性恋吗?”

 

这个问题有很学术,有很严谨的答案但是我们也有很生活化的看法。我也会从心理层面来和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背后的心理和比较深一层次的含义。

 

所以第一部分我会先来讲讲严谨的答案:在医学上真的有办法或者有必要去治疗同性恋吗?首先,正如上一集就有讲过的,同性恋根本不是异常、也不是疾病,所以根本不存在要去治疗的理由。但由于过去在西方世界,曾经有好几十年的时间真的把同性恋错误的当成疾病了,所以很多人尝试过所谓的治疗,也就是尝试把同性恋扭转成异性恋,这个治疗统称为conversion therapy,中文可以翻译成“扭转治疗”或者“转化治疗”、“矫正治疗”、“回转治疗”等等。白话来说就是用一种看似医学的方法来掰直一个人。

 

这些治疗有些是台面上的,有些是私底下的,甚至有一些也写成了研究报告,扭转的方式光怪陆离,比如说,有一些人是给当事人观看同性的裸露照片,同时给他呕吐药物,造成当事人的制约反应,他只要以后再看到同性的性感照片就会呕吐;也有用类似的方式给当事人观看同性的裸露照片,然后同时用电击的方式造成当事人害怕,从此对于同性欲望感到恐慌;也有一些是利用心理压力或者宗教规戒,或者一些比较洗脑式的祷告,想要去试图扭转、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

 

但是这些方式最终都被发现,其实只是在压抑跟迫害当事人的真实情欲,表面上造成当事人不太敢再喜欢同性,或者甚至是对同性感到害怕,事实上也没有办法让这个人喜欢上异性,甚至在经历了这些恐怖的治疗之后,当事人可能得到忧郁症或者是长期的创伤反应,甚至造成当事人自杀也是屡屡出现。

所以其实在上个世纪有许许多多惨无人道的治疗被发现之后,性情上的扭转治疗早就已经是先进国家医学伦理的禁忌了。我举几个例子来讲,其实早在1993年,美国的儿科医学会就已经发表声明,他们认为说意图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的治疗不应该进行,因为它可能引发罪疚感或者焦虑,而且极少或甚至不可能去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

 

同样的,美国精神医学会大概在2000年的时候发表了立场声明,它反对任何认为同性恋本身是精神疾患的看法,也反对说当事人要改变性倾向的这种假设,更反对改变性倾向而做的任何精神医学的治疗。那么至于全世界医生的最大组织叫做世界医师会,他也在西元2013年10月的时候,在巴西召开了第64届的世界医师会大会,里头通过了人类多元性倾向的声明,里头是这么说的,世界医师会主张,不论是采用精神医学或心理治疗的方式,都不应该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同性恋本身,而应该是放在去解决同性恋跟宗教、社会内在规范或偏见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所以世界医师会谴责任何的转化疗法或者修复疗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conversion therapy)去改变一个人性倾向的疗法。因为世界医师会认为这些做法其实构成对人群的侵害,不合情理的行为应该要被谴责,而且应该接受制裁跟处罚。而任何医师参与此类的行为,任何步骤都是违反医学伦理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些最具有公信力的专业医学会的意见来了解,一个遵守医学伦理的医生,根本不应该企图去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但是让人担心的是,这个社会当中还是有部分的人士宣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而这些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这些宣称可以改变性倾向的人,甚至根本不是医疗人员,也不是专业人员,而他们有可能是宗教人士,或者根本就是纯粹要骗钱的人。在全世界大概最著名的掰直团体就是“走出埃及”协会,这是一个号称用基督的力量来“帮助人”变成异性恋的组织。但是在西元2007年的时候,走出埃及全国联盟的三个创办人,他们正是为他们创办了这个联盟,发表了公开道歉书。他们承认说,走出埃及这个组织,制造了当事人对于自我的仇恨,而且对于改变性倾向其实毫无帮助。

 

所以这些宣称可以改变性倾向的治疗,不只造成同志的亲人有那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也让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甚至还会造成当事人永久的伤害。尤其在同志的家长,当他们心情非常的脆弱无助的时候,更要小心因为病急乱投医所造成的遗憾。我们其实可以想象,这样的掰直其实是不人道的,是歧视的。我们用一个很简单的类比来说明就很清楚了,我们会闲着没事去把一个异性恋扭转成同性恋吗?我们会对一个异性恋讲说异性恋是异常的,所以必须要治疗吗?但是,其实最常问我,到底同性恋可不可以掰直的,往往都不是同志自己,而大多是同志的父母。他们会问说到底可不可以“治好”他的孩子?可不可以“治疗”孩子的同性恋性倾向,让他所谓的“变正常”,会变成喜欢异性。

 

而这些其实是我想谈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到底问这些问题,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听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只回答表面的问题,我们更应该要听到同志的父母亲,他们背后的焦急跟心酸。因为有些父母亲根本不了解同志是什么,所以他们会停留在“同志其实很可怕,或者很悲惨”的错误印象当中,那停留在这种错误的印象,他们当然难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同志。有些父母他虽然理智上可以同意,说同志可能没什么不好,但是这种接受的程度,大家就停留在“别人家的孩子是同志没有关系,不干我的事。但是如果我的孩子是同志就不行。”

 

所以追根究底,父母亲心里头的疑虑,其实千回百转,要是我们深究下去,他们其实担心很多事情。他们会担心孩子,如果是同志可能会被欺负、被歧视,甚至有些人担心孩子,如果是同志,他可能就学坏了,或者担心孩子他没有办法再生养下一代,老年了没有人照顾,或者担心同志的孩子在社会上无法立足,他们更可能会担心亲戚朋友的闲言闲语,还要担心太多太多事情。但是这些担心往往是来自于亲子之间,没有办法冷静地听对方倾诉,也难以好好体谅对方的忧虑。所以亲子之间没有办法沟通,千言万语只化作父母讲“医生,你要治疗他。”

 

但无奈的事情是,这样子的要求,其实只是将亲子关系越拉越远而已。当同志本身听到他们的父母亲讲出这样的话,要求医师来治疗孩子,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亲在否定自己的存在,那么当然就更难沟通下去。而这些其实就是许多同志面临的最大难关。但是不用担心,我们在后面的课程当中会有很多的篇幅来告诉大家,要怎么样面对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处理父母的情绪,怎么样好好的出柜。

 

前面谈了这么多严肃的事情,其实我最后一部分想跟大家谈谈,那我们回到日常生活当中,你难道真的没有听过有人被掰直吗?或者我反过来问问看,有没有人真的被掰弯呢

 

好,那这边我要解释一下,到底“掰弯”是什么?顾名思义,弯就是直的反义词。所以我们在俚语当中会用直用“straight”来指异性恋,用“弯”来指同性恋。所以掰弯的意思就是说,把原本看起来像是异性恋的人硬变成同性恋。这种事情有没有发生过呢,我猜一定很多人听过,甚至在许多的论坛、微信、微博等等地方可能都看过有人会洋洋得意地分享自己,

怎么把直男掰弯这样子的经验——但是这些真的是掰弯吗?

 

大家别忘了,这个世界上其实还存在一种人叫做双性恋呐。双性恋在这个社会当中其实常常更不容易被看见,甚至更不容易出柜。因为这个社会,这个环境已经对同性恋充满了异样的眼光,所以很多双性恋者只好装作自己只是异性恋,或者他们可能根本不敢去想过自己有没有可能跟同性在一起。但是如果到了有一天,真的有一个同性让他感觉到自己喜欢上了,或者让他有了感觉说,唉我好像跟同性也可以有发展,他就会觉得是被“掰弯”的。

 

但其实在这个世界上,说不定双性恋的人口其实比同性恋还多,只是一直没有被看见。所以以后呢如果你听到有人被掰弯了,或者被掰直了,其实也不用大惊小怪,或者是把它错误地解读成说,噢认为性倾向就可以这样被改变。也许其实这些掰弯跟掰直,就是这个人他本身原本就具有的特质,他们可能原本就是双性恋,或者是原本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只是他们终于能够接受自己的这一面罢了。

 

好,今天谈了这么多关于掰弯或掰直的话题,那因为我自己是非常喜欢科幻小说跟科幻电影,所以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科幻的问题。

 

如果说未来世界真的发明了一种药,可以没有副作用的去改变一个人的性倾向,可以让你从同性恋变成异性恋,那么你要接受这样子的药物来治疗你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来写出自己的想法跟答案。那当然这个问题也没有这么简单而已,我也想要进一步邀请大家来想想。如果你今天是住在一个对同性恋充满歧视的环境,或者是相反的,你住在一个对于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相互尊重跟相互包容的环境当中,这两种不同的环境,你的选择会不会有所不同?上面的问题其实有点复杂,也不用急着回答,我们可以慢慢想。也许你在听完我们这整系列的课程之后,你其实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下一期的节目当中,我会带大家进一步来了解一个非常重要,但是这几十年来我们在谈同志议题的时候却经常被忽略的事情,那就是同性恋排斥,也就是所谓的恐同(homophobia),到底所谓的恐同、同性恋排斥是从哪里来的?我会从中国历史跟西方的历史来做一个对照视角,希望能够带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谢谢您的收听,那我们下期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