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5:和梦者互动
—本期你将听到—
懂梦的人最清醒,大家好,我是朱建军。这节课我们讲一讲和梦者的互动,和梦者互动实际上是释梦这个活动中的一个进阶的部分。
前一节课我们讲了:你释梦的时候,需要和做梦的这个人——梦者有一个沟通,就是你的解释要讲给他听,然后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你对梦的解释是比较准确的,那么做梦的人他会有一种好像受到启发,甚至是恍然大悟的一种感觉。如果你的解释是不准确的,他就会有一种摸不着头脑,就是觉着——对吗?也许是吧,但是好像没有感觉。他就会是这样的一种样子。我们还讲了第三种情况,就是说如果你触碰到了他的一个伤疤,那他就会有一个反弹。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做梦的这个人,听到你的解释之后的反应,来判断你的解释是不是贴边。
这个做梦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梦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把这个讲给他听,他却能够有相应的反应呢?这是因为做梦的这个人,他在自己的意识层,在他的逻辑思维里边,他不知道自己梦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在它的原始认知层,也就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他是知道的。所以当我们说准了以后,他心里边是受触动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我们和做梦的那个人的互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互动,这些互动既可以在解梦的过程中去做,也可以等梦解完了之后我们继续去做。怎么做呢?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说有一种方式叫做表演梦,就是把梦里边的那些内容,把梦的故事,好像你在梦中看了一个电影,你醒过来之后,你在解梦的过程中去演,演出来,像演戏,像演话剧一样演出来。当然这个不是自己在家演,而是释梦者和被分析梦的那个做梦者,这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负责分析梦的那个人引导着做梦的这个人去演出来。这其实是一种心理学的方法,一种专业方法,我们一般的听众,如果你学不会也没关系,但其实是很简单的方法去演这个梦。怎么演?并不是完完全全按照做梦的时候的那个过程去演,而是以梦中的某个角色开始,然后自由地去往后发挥去演。
比如说某一个人做了一个梦,在这个梦里边他走到一个楼房里边,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比如说碰到了一些像教官一样的人物,去训练他们,又有一些像是扫地僧一样的人物,还有一些像大学食堂做饭的大妈一样的人物,然后这里边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我们可以在解完这个梦之后,或者是解这个梦之前都行,或者是在解梦的过程中都行。比如我们可以把梦里边的某一个在梦里并没有做太多事的一个人物提出来,然后让做梦的那个人去想,根据他自己的自由幻想,去幻想这个人后边可能会做什么,然后演他的故事。假设我刚才举的这个例子,这里边有个食堂大妈,当时做梦的这个人梦见他和他的同学们,正在某个教室里边接受军训,然后门口走过了一个食堂大妈,还探了一下头,在梦里边可能食堂大妈只做了这么一件事儿,但是我们可以让他去想象,说你现在扮演这个食堂大妈,然后你走过一个教室,然后看见有教官正在带着学生们做军训。好,现在你走过了这个教室,然后你会走到哪去?你会做什么事情?然后在这一天你会发生什么事情?你走过教室这件事会给你带来什么影响?你看到的那幕场景是什么?你当时有什么样的情绪?我们让这个食堂大妈在这里边去有更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其实都是当时做梦的时候没有的,所以它不是做梦里边的一部分,而是在释梦过程中或者这个之后,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情。
所以这个所谓与梦者互动,更具体的说,可能是与做梦者梦中的另外一些人物去互动,甚至可以不是一个人物。比如我看到有一派心理学家举的例子,他说有个人梦中有一个车牌,掉在地上了,然后心理学家就带着这个做梦的人去做一个互动,他就告诉那个做梦的人说,你可以想象你自己就是这个车牌,你在这个地上躺着,好,现在说说你的感受,你的心情,就是车牌是什么感受?车牌是什么心情?车牌如果有话要说,他可能能说什么?然后这个车牌就会说一些话,比如他说我是一个车牌,但是我被掉了,掉在满是泥水的地上,然后我被弄得很脏,过来过去的那些其他的车会从我上面压过去,会把我压坏,我本来属于的那个车,他找不到我,然后他就成了一个没牌的车。所以我和我的车我们都很悲惨,它惨在没有牌,我惨在找不到我自己的所属的车,而且我还被践踏,被染了一身的泥水。
其实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一个互动,和做梦者梦中的这个车牌去互动。那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就会带来一些新的和梦有关的信息。就以我刚才那个例子来说,我们就会知道,在做梦的这个人的心中还有一个侧面,那个侧面感觉到自己被污染,被沾了一身的泥水,被践踏,被其他的车压过去,还有被遗失,因为被自己原来那个车丢掉了,找不到自己该在的地方,他会有这样的一些心情和感受,那么就可以通过这些新信息对这个来访者的梦进行更深入的一些了解。就是我们可以说你做的这个梦,是不是反映了你这个人内心中有一面觉得自己被侮辱、被践踏、被遗失,会不会有这么一面?为什么是车牌呢?因为车牌是一个车上的一部分,这个部分的特点是,它本身虽然不能够驱动车,它不是车的实体的一部分,但它却是车的标志。这可能可以代表一个人,不是这个人的实际的某一个特点,而是这个人的一个比如他的名誉、他的声名、他的身份这样一个东西。掉了车牌,是不是说明这个人感觉他失去了他的某个名誉?被人家污染了?被人家践踏了?那个粘了一大堆的泥水,就有可能代表的是自己的名誉,被人泼了脏水。被其他的车碾过,就可以象征着自己的名誉被别人践踏,然后没法跟真实的自己在一起,可能觉得是自己的真实的自我和自己的外表、和自己的名声这些东西好像没有办法一致化。
从这里边你就可以看到一些在梦里边原来并没有体现,但实际上跟梦有关的这种事情。然后你可以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名誉啊声名啊这一块有这么一个看法,那他刚才那个梦,其他的那些部分又是什么意思呢?可能你又多了一个角度去看它。这种和做梦的人交流,以及和梦中的那些人物交流,甚至是梦中的非人物,梦中的其他意象进行交流,进行互动,这样的一种方法,其实可以大大的增加我们的信息量,帮助我们对一个人的潜意识有非常深的了解。因为如果仅仅是释梦,就是梦里有什么是什么,可能这个梦很短,你在里面可能也只能释出少量的东西。但是如果你加上这种和做梦的人、和梦、和梦中人物、和梦中意象去互动这样一步的话,就可以走的深入很多很多。其实我所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技术叫做意象对话,它基本的方法就是这个方法,就是和我们潜意识中那些意象互动。所以跟梦中的这些人物互动也是意象对话中的一部分。当然实际的意象对话,除了这一部分之外,它还可以跟其他的意象互动,并不仅仅是跟梦中的意象互动,它的范围更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跟释梦,其实在这一点上是有一个共同的做法的。
我们在带着做梦的那个人去想象他梦中的那些其他的人物或者其他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会要求他很投入。比如你现在想你是那个车牌,你就不要再想你是人了,你就完完全全的想自己就是那个车牌,就是站在那个车牌的角度,站在他的视角去讲他的心情,他的感受。当然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车牌是没有感受的,它只是个铁片,但是在心理世界中它是有感受的。我们让他谈他那个感受,这个就是和梦者互动,只不过不是和做梦的人互动,而是和梦中的人去互动。然后梦中人会提供很多很多的新信息,帮助我们去理解梦中人,从而去理解做梦的人。
所以这种方法它也可以说是一种释梦,但是它是一种扩展的释梦,它不限于仅仅已经看到的那些梦,它把它扩展到从这个梦衍生出来的那些梦,是他过去没有做的那些梦。所以这样它的局限性就小了,它不局限于已经做了的那些梦,还包括了没有被做的那些梦。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好像我们在释梦的过程,也是醒着在继续做梦的过程。所以这是一种很有趣的释梦技巧。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