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4:建构一个故事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懂梦的人最清醒,大家好,我是朱建军。我们接着去聊关于怎么释梦。当我们对梦里边的一些意象有一些分析,渐渐的我们就对梦里边的其他部分也开始有一些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构成对整个梦的一个解析。实际上到了这一步时候,我们就等于把梦从它原来的那种表现形式,通过我们的分析,通过我们对它的各个片段的理解,再重新构建成一个我们能够理解的一个新的故事。所以它是一个重新构建的过程。

在一开始的梦,它有梦里的一个故事,表面看起来很荒谬的,我们不太懂,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故事。然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重新解释,解释成一个我们能听懂的一个故事。这个释梦的过程就这样子完成了。但是我们新建构的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解出来之后的这个故事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其实在这个里边会反映出来解梦的这个人,他的一些倾向性。

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一本书讲了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会从里面看到不同的东西。同样的一个电影,讲了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会从里边看到不同的东西。一个梦就更是这样子,同样的一个梦,不同的人会在里边看到不同的东西。

比如说弗洛伊德去解梦的时候,他就会在任何一个人的梦中都看到性、两性关系、性行为以及在性的基础上的一些心理矛盾,特别是他叫做俄狄浦斯情结的这么一种矛盾,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一种冲突。比如说荣格在解梦的时候,因为他非常关注集体潜意识,关注那些人类从远古遗留下来的那些心理经验,那些人类共有的那些心理,所以他就会在解梦的时候,最后都把这个梦说成是我们和自己内心深处集体潜意识或者叫集体无意识那个层面打交道的一个结果,把梦里边的种种表现都看作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些原始意象给我们的一些启示。比如说弗洛伊德的另外一个学生叫阿德勒,他非常注重人的优越感,非常注重人觉得自己是不是不够优越的这种心理,以及人努力去争取优越这样的一种心理活动,那么他就会在梦里边更多的看到和优越感有关和自卑感有关的这些事情,然后最后就把一个梦解释成和优越感和自卑感有关的一些事情。 

心理学家他们关注的角度不同,他们最后从一个梦里边给出的一个解释,或者是说他们解释完梦以后所说的那个结论就会不同。哪个是正确的呢?当然如果你解的正确,它就都可以是正确的,因为梦本身就是一个多关的。其实弗洛伊德说一切都是性,我们听起来觉得好偏激,但是如果我们用一个中国传统中的语言,我们说一切都是阴阳,天地万物归根结底都是阴阳之间的交互作用,都是阴阳之间的此起彼伏,都是阴阳之间的转化,那我们是不是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那么反过来说,那什么是最好的用来象征阴阳的呢?其实就是男女,那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再说一切都是性,是不是就很有道理了,等于就是在说一切都是阴阳。 

那么是不是一切都跟集体无意识有关?那其实当然也是了,因为我们人的所有的思想,所有的感受,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建立在自己的这样的一个已有的身心的基础上,而我们这个身心本身它就是进化的产物,所以我们现在所想的、所做的、所感受的、所期待的我们的欲望、我们的追求都是进化的产物,那都是长期的进化史中留下来的,当然它会反映出来一些古老的智慧。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荣格所说的当然也对。人都是在社会中生活的,那在社会生活中人就难免有比较,比较的话就会有优越感或者自卑感,那实际上人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这种角度上看,你也当然可以说都是跟阿德勒所说的有关的。所以这些是不矛盾的。 

当然你说有没有释错的梦?有。就是说你把它释成是跟性有关,这个梦可能真的跟性有关,但是不是按照你所释的这种方式跟性联系起来的,那你就是释错的。当然一方面来说释梦者从某一个角度建构一个关于梦的一个解释,整体的解释自圆其说说得很通,然后用它这个解释能够把那个梦解释得很好,这个就大体上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对的梦,他对来访者就会有一些启发作用,就会帮助来访者看到一些关于来访者的一些事情。做梦者听到这样的一个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的一个解释,对他总会有启发的。但是这个故事是以对做梦的人最好的或者最需要的最有帮助的这种方式来解释的吗?这个有时候就不一定了,你可以说从哪个角度解释对他更好,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好的释梦者呢应该不要有一个固执不变的先入之见 

比如说弗洛伊德虽然是释梦的创始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在一片蛮荒之地中开拓出了精神分析这么一种心理学理论。但是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弗洛伊德就有一个缺点,就是他总是固执地用性来解释一切。那么解释得通吗?当然解释得通,但是是不是最适合做梦的这个人,对做梦的人最有帮助的呢?这个就不好说了。一个人太有先入之见了,就是你坚持做一个仁者,你当然能见到这个故事中的所有的仁,但是你不见得能见到其中的智。所以我觉得好的梦者应该更灵活一些感觉用什么方式来解释更好,就用什么方式来解释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更好,用什么方式来建构不要先入之见太强即使你可能给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对梦的解释,完美无缺,能解释梦中的所有的细节,特别自圆其说,但是如果那个听你去分析的那个做梦的人本人,他不接受,他觉得你这个解释不好,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的意见,因为毕竟梦是人家做的,做梦的人最知道自己这个梦要点在哪,需要被关注的核心在哪,虽然他的意识中不见得知道,但他的潜意识中最知道。

所以我们去一个梦的时候,并不是说你把一个梦给我,我自己完了就是完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这个解释讲给那个做梦的人听,然后我们看他有什么反应他是觉得很有启发,还是觉着好像不对?他是这两种感觉中的哪一种。如果你解释完了以后,你把这个梦的解释讲给那个做梦的人,这个做梦的人觉得恍然大悟,觉得——“噢本来不知道我这个梦是什么意思,但听你这么一解释,还真是这种感觉!这个对做梦的这个人来说,你这个解释就是一个好的解释,因为你对他有启发。有启发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他在这个过程中他就对自己更了解了,对自己的内心更了解了,他对自己内心更了解了之后,实际上对他自己的生活就更有帮助了。

比如说我本来这件事情犹豫不决,我究竟是继续我这个异地恋还是算了?但是听你这么一解梦,我才知道在我内心深处真正要的是什么?我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我在这个关系中我表面上要的是什么,但我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知道了。我听你这么一解梦,怎么样生活我才能最幸福,好像我知道了。这种时候他就是在梦中真正得到启发了,在梦中真正得到启发了,这可以帮助他自己去做一个现实的选择,既然我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不要的是什么,那我就知道什么对我是重要的,什么对我是不重要的。那些对我不重要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说别人怎么看,但我知道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要舍弃那个对我价值更小的选择,选择那个对我价值更大的。那这样的一种释梦才算是一个真正成功的释梦。

相反,如果说释梦者觉得我这个解释解释的太好了,非常漂亮,但是做梦的那个人听完了之后觉得——是吗?我怎么没感觉?我怎么觉得好像不对?然后有一些初学释梦的这些人,他就非得要说服那个做梦的人说对,就是这个意思,我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虽然你没感觉,但是不会错的。那这种样子的释梦,即使你真的分析是对的,即使你分析的真没错,但是他对做梦的那个人没有意义。因为他接不上,他的心跟这个梦接不上。这个还是不能算一个成功的释梦。 

还有一个情况就是说你的解释挺对的,而且那个做梦的人听到你的解释之后,他的内心深处也真的知道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可惜你说的对的这件事刚好撞上了一个他自己不愿意承认的痛点、一个情结,刚好揭了他的一个伤疤,那这种时候他也是会不承认你的解释是对的,相反他可能会很激烈的反驳——你这解释的是什么,你这个释梦完全是错的,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完全胡扯。这个时候他嘴里面是这么说,但他心里面其实是虚的,只不过他不敢承认现实。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其实我们也是建议去做释梦的这个人,不要把自己的结论强迫那个做梦的人承认。他有阻抗,他不承认,他不愿意揭他伤疤,或者说他这有一个痛点不愿让你碰,我们就不要急着碰。人家身上有伤疤,你非要给他揭掉,这个行为实际上是很粗暴的,弄的不好的话反而可能会伤到对方。心理咨询师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条件具备了的话,反而可以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很有技巧的去触碰这个痛点,好帮助这个做梦的人去有一个自我领悟,但是那个是专业人员才能做,因为他们知道分寸。我们业余去释梦,作为一个生活中的乐趣,作为一个了解自己的方法,作为一个对自己生活有小小帮助的这么一个发心,这么一个出发点,我们如果给别人释梦的话,还是不要做这种揭别人疮疤的事情。 

所以总结一下,一个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给出一个整体的结论我们最好不要有先入之见,而我们给他的解释我们最好要跟那个做梦的人去说,然后听他的反馈。如果他能够觉得在这里边得到了启发,这才是一个好的是梦。 

好,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下节课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