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力量:分享和守护最深的秘密
- 本期你将听到 -
1.我们为什么期待自己是完美的?
2.为什么受伤反而是力量的来源?
3.为什么我们害怕脆弱?
- 本期知识点 -
1.人为什么期待自己是完美的?
我们之所以期待自己是完美的,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受到两股力量的相互影响。
一股力量是由外而内的:我们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论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总是担心如果别人看到了会不会批评我们。我们内心总在乎着别人的观点,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也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了,我们的主体性已经被扭曲了。
另外一股力量是由内而外的: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和长久以来就存在的自卑感,两者纠缠在一起。我们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却又怀疑自己能否承担这样的完美。同样的,也是因为这样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我们不自觉地想要用完美的外表,来掩饰内心的这一切焦虑。
2.为什么受伤反而是力量的来源?
(1)分析心理大师荣格很早前就提出了“受伤的医者”或“受伤的疗愈者”(wounded healers)这一个观念。这个名词有两层意思:一是所有具备疗愈能力的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是因为在他人生的过去,曾经受过一定的身心伤害。
(2)荣格对心理分析的看法。他认为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只有当分析师的潜意识有所变化时,来访者的潜意识也才可能变化,因此而产生了真正的痊愈。对荣格而言,当心理治疗进行时,在意识层面上,分析师是医师,来访者是受伤的人;但在潜意识层面,来访者是医师,而分析师是受伤的人。
3.在爱情里,脆弱是怎么带来力量的?
我们能够抛下自己的完美情结,原本就是不容易的过程。这样的转变是从克服自卑、包容自我、和愿意负起责任才可能开始的。如果我们有能力接纳自己所有的一切不完美,包括我们的自我、背景、信念、以及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我们就必须不要再严苛地担心自己的缺点,开始学会放自己一马,欣赏自己的缺点和瑕疵。在这样情况之下,对自己和对方都更宽容,更温柔,也用我们对我们爱的人的语气和自己对话。
能让自己的脆弱开始摊开在对方的面前,是因为我们信任对方,我们经营出一种可以相互守护的关系,即便是最私密的幻想都可以分享。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的交流,因此也拥有更好的性爱,更好的关系。
4.怎么样的力量让人们继续在一起呢?
(1)畅销书的作者布芮尼·布朗(Brené Brown)认为,“有强烈的爱与归属感的人,与挣扎犹豫的人,这两者之间,只有一个可变因素──那就是,那些有强烈的爱与归属感的人,相信他们是值得爱与归属的。他们有着承认不完美的勇气。他们能关爱自己、对自己好之后,才开始对别人好。最后,他们都有着连结。这是很困难的部份。这是”真诚”的结果。为了做真正的自己、为了与人连结,他们愿意放下他们”想成为”的自己,他们必须这么做。”
(2)弗洛姆认为:我们彼此之间的爱是要无条件的,否则爱会成为一种不自觉的情感勒索。然而,要怎么样才能够有无条件的爱呢?无条件的爱,它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而活,不要因为别人而牺牲了自己。即便是妈妈,也不应该为儿女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因为这样的牺牲,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经常从无意识当中冒出索求回报的念头。
5.面对脆弱,人们还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方式?
我们应对脆弱的其中一个方式,就是麻痺这样的脆弱感。但其实你无法『选择』麻痺特定的某一种情感,只能全部情感一起麻痹掉。也就是说,要麻痺脆弱的感觉,就等于是要同时麻痹掉怜悯、喜悦、与感激等等这一切感觉。因为人生中许多美好的感觉,都来自与他人之间的连结。如果我们为了避免受伤而麻痹自己,放弃了与人的真诚连结,我们等于同时也放弃了真实的快乐与归属。
6.什么是脆弱?
(1)脆弱是一种不确定、没把握,又冒险的感觉,同时也是一种情绪冲击。
(2)脆弱是爱、归属感、喜悦、勇气、同理心、创意的发源,也是希望、同情、责任感和真实自我的起源。
(3)我们在生活里面其实总有自己最私密的想法。当我们想给别人看自己的艺术创作、写作、摄影或想法,但不确定会不会有人接纳或欣赏,那一种感觉也是脆弱。
7. 为什么我们害怕脆弱?
自卑感来自于完美自我的想象。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们最亲近的家庭关系可能会一再地告诉我们自己是多么的不完美。这样所带来的伤害,引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不完美的恐惧,也就成为日后生命当中一再浮见的自卑感。一旦自卑感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害怕脆弱或不完美的感觉也就无法避免了。
自卑情绪助长了恐惧,破坏我们对脆弱的包容力,因此扼杀了投入、创新、生产力与信任。最糟的是,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自卑可能在我们看出问题症兆以前,就摧毁我们的人格组织。自卑就像屋内的白蚁一样,躲在墙后的暗处,不断啃食基础架构,直到有一天楼梯突然崩落,那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所有墙壁的崩垮,將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8.我们究竟如何去克服自卑呢?
自卑像是见不得光线的鬼魂,它讨厌被言语所环绕。我们只要愿意去谈论它,自卑就会开始萎缩,就像魔鬼见不得光一样。沟通和分享将为我们带来光明,摧毁藏匿在黑暗的自卑。
(1) 尝试将自卑转为同理心:喜欢嘲笑别人的人,往往都是在别人的身上看到自己最自卑的弱点。他以为这样的嘲笑,就可以让自己和这些弱点加以隔离开来。这样其实是没办法征服自卑的,嘲笑别人反而让自己更自卑了。相反地,发挥同理心,主动去理解别人的不完美,才是克服自卑的最佳对策。
(2)教育观念:在过去的教育观念里,亲子教养需要采取批判、教训和严厉的态度。然而,这样的方式很可能是带给他们自卑感的原因。想培养孩子的自信需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归属于家庭,是一种无条件的归属。
(3)在爱情里:在爱情关系里,虽然各自的童年有不同的创伤带来的自卑感,但是两个人在关系建立了以后的日子里,可能会由于彼此的爱和抱持而带来了成长和疗癒的力量。
9. 如何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
当我们想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心态就必须从“担心大家怎么想”转变为“我已经够好了”。这种转变是从克服自卑、自我包容、和揽起全局开始的。为了接纳不完美,我们必须放自己一马,欣赏自己的缺点和瑕疵,并勇敢地去展示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然后,我们就会对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
他说了很多但他逃开了
201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