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挑战:在爱情里回归最难以面对的自己
- 本期你将听到 -
1.是什么让我们渴望亲密关系里的快乐,但是又无法真正享受呢?
2.什么是人格面具?
3.爱情为什么能帮助我们面对自己?
- 本期知识点 -
1. 文化和教育可能会导致我们“无法追求快乐”
从小,我们的环境就是要求我们要成为某一种有成就的人,努力向上、刻苦耐劳、受到众人的欢迎,等等。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越来越拘谨严肃,因此追求快乐似乎成为一种败德的事情。我们被教育成为害怕快乐的人,认为快乐是不应该的。
2. 追求快乐和努力勤奋的冲突
在我们的文化里,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或是社会,总是期待我们成为为国为民的大我,而放弃小情小爱的小我。这样的期待,心理学上来说,让人们失去了与生俱来的童真,包括快乐、创造力和自在的能力。
3. 别人的眼光对我们的影响强度
别人的眼光对我们影响的强度,是跟我们对这一个人在乎的程度成正比的。而影响我们对一个人在乎的程度,主要有两个:1. 关于是我们对这一个人/情景熟悉的程度;2. 是这一个人/情景在我们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
4. 冲上前 vs.逃避。
人在成长的过程,会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会有两种选择:冲上前,还是逃避开去。
事件 | 情绪反应 | 行为 | 结果 |
比较有把握的情形 | 忐忑不安,但又有一些期待 | 冲上去 | 获得了学习和经验,累积了新的能力和新的自信。
|
觉得无法应对的情节 | 恐惧 | 回避 | 给自己名正言顺的理由去拒绝 |
5. 爱情的召唤
爱情对人的一生来说有一个独特的位置。人生有许许多多的目的地可以选择,大部分都是可去可不去的;然而爱情则是我们这一辈子必然要去朝圣的一个圣地,没有这样的朝圣也就没有一个真正完整的人生。爱情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是一种永远的召唤,对大部分的人来说是很难真正的回避的。
- 补充注释 -
1. 雅各-马利-艾弥尔·拉冈(Jacques-Marie-Émile Lacan),法国精神分析学大师。
2. 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对客体关系理论有一定贡献。
3. 真我 vs. 假我(True self vs. False self):真我和假我的概念,是由温尼科特提出。
真我:一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是真实的存在的感受力。真我可以让人拥有不被强迫的,当下的即时的感受。这种真实的,生动的经历,会让人更能够和他人发生真诚的连接,更富有创造力。真我会在人类的婴儿时期开始发展。
假我:人们为了服从他人的期望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防御式的,面具式的行为。例如:温尼科特认为,假我会要求人在他人或者公众面前表现得礼貌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