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中医来理解人们常说的心理能量场?|彩蛋

本期内容

—本期你将听到—


在焦虑的时代,过不焦虑的人生。你好,我是林紫。

 

备今天的课之前,我特地电话采访了我的舅舅,因为他和我已过世的表舅都精通中医,有不少传奇案例,而中医的整体观和能量气场等观点,在我来看比完形心理学的整体观更加超前和彻底。

 

我问他:表舅当年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治好了那些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呢?舅舅说:因为病人家属把病人抬来的时候,都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所以表舅很放松,治疗气场比急救室稳定;另外,他是从五脏六腑整体功能给病人诊断,脏腑功能气机的紊乱、是仪器检测不出来的,整体调整比局部调整效果要好。

 

我又问:那是不是所有求上门来的都可以治呢?舅舅说:不是,中医治疗讲究缘分,也就是气场相通和相感应。

 

我再问:那中医治疗时、会不会考虑季节、气候、南北方这样的差异呢?舅舅说:一定要考虑呀,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比如:高血压的用药,天热时血管舒张、剂量就要小些,天冷时血管收缩、剂量就要大些;再比如,同样是感冒,在北方就要注重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止咳平喘;南方还要注重理气化湿,另外,还要考虑北方人比南方人肺活量要大,呼吸功能强,等等。

 

舅舅的话,让我想起林紫机构曾经有一位男咨询师,40岁看起来像20岁一样。他说,他的母亲精通中医养生,每年秋冬,会专门用一个小火炉,给家人熬制养生药膏,并且,一定要在特定的时间放入特定的药材、熬够特定的时间,分毫不差,几十年。

 

也许你会说:太矫情了吧?哪来那么多讲究?可是,从中医和完形治疗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讲究很有必要、合乎天理。

 

中医的整体观念,是说中医治病从整体着手,把人体的脏腑和体表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人体的变化离不开环境的变化。也正是如此,中医治病不是从有病的局部着手,而是全面考虑,譬如季节、气候、环境、生活习惯、情绪、家庭等等。

 

中医用正气来形容人的能量场。上工治未病,就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扶正祛邪、进行能量的调整。而中医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也开始被越来越多学者所关注。

 

而完形治疗,则把整体观和场论等变成了一个个的治疗游戏。我们通过两个朋友的问题解答、来进一步学习,看一看,究竟怎样才能放过自己。

 

第一个朋友问:怎样才能放下心结,坦然交朋友?她说:我是一个把自己包裹得很严的人,离婚多年,一直也没遇到合适的人,我很害怕别人问我的婚姻状况,害怕别人知道我是单亲妈妈,为此与人都渐渐疏远了。怎么才能放下心中的担忧,好好跟人交往呢

 

这个问题,用我们前面所学过的各个流派和方法,都可以探寻到殊途同归的解决路径。用完形治疗来看的话,我们会建议这位朋友这么做——

 

首先,用整体观来看待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只是聚焦于自己单亲妈妈的问题,就会不断放大它的影响,认为就是自己的全部。相反,假如除了单亲妈妈这个特征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特征,比如坚强独立文静优雅知书达理等,然后画一个自己的人形轮廓,把这些部分全部填进去,接着,放到离自己一个胳膊远的距离之下仔细观察和感受,看一看包含着这些部分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的这个整体自己的完形期待又是怎样呢?

 

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棒的无字绘本《ZOOM》,中文译名为:《变焦》。虽然是童书,但我和圆子一样被它震撼。书的开篇,是布满黄色小圆圈的不规则多边形,让人联想到公鸡的鸡冠;继续翻看,下一页是两个小孩趴在窗前看着公鸡;再继续翻,发现原来小孩和公鸡都是农场小屋的一角;再继续,又会发现原来农场是一个女孩正在玩的玩具……直到最后,发现整本书就像相机镜头的变焦特效你看到的每一幅以为就是全景的图像,其实都不过是一个更大背景上的一小部分而已,直到整个苍穹。

 

看完由衷地感慨:原来宇宙之中,每件事物的存在都那样渺小。也会感叹:生命是如此的微渺和短暂,我们是不是也该像伸缩镜头一样,去拉宽自己的眼睛所见和内心所想的一切呢?

     

用伸缩镜头来看这位朋友的问题,你会发现:如果以为单亲妈妈就是全景,那么就无路可走;但如果换一个角度、发现单亲妈妈不过是全景图里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就可以放过自己、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的格局里去。当你不断练习这么做,就可以得到一个气场更强大的完形。

 

其次,用场论来看这个问题。这位朋友谈到的包裹疏远,就像完形疗法最早的祈祷词所说:我是我,你是你;我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来实现你的期望,你也不是生活在这世界上来实现我的期望;如果我们相遇,那是好运气,如果不,那也没办法。

 

在这样的状况里,每个人看上去完全独立、却缺少相互支持。如果只是强调彻底的独立性而不依赖场域,其实每个人都没有办法形成自我;相反,当我们不断扩大支持性的场域时,在场域作用下,强大的自我就能在人际边沿形成。

 

比如说,有的单亲妈妈会积极参与到单亲妈妈公益组织里,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巧的是,昨晚我接到一个邀请、为一个单亲妈妈公益团体做分享。当我打开介绍、看到其中有一条写着爸爸每天陪伴孩子少于30分钟的家庭,也可申请加入团体时,忍不住会心一笑。你看,所谓的单亲,也许不是你想的那么糟糕,更不是你以为的令人羞耻的事情。

 

所以,试试看,给自己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场域吧。

 

第二个朋友,他的烦恼是一碰到气场强大的人,就容易紧张、手足无措,要是对方再强势一点,还会出现无法思考、脑袋空白的状态。像是遇到有气度的领导、或者是比自己优秀、成功的同辈的时候。我该怎么克服自己在这些人面前的卑微心态,做到不卑不亢呢?

 

这个问题,正好可以从今天谈到的中医心理学视角来解答。我们已经知道气场强大与一个人的情绪能量和心念力量有关,要做到不卑不亢,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养正。你可以对自己进行念头管理,把自己在气场强大的人面前产生的各种念头写下来,看看每个念头对应的情绪是什么,是在能量200以下还是以上,再看看,如何培养更多能量级别在200以上的念头。

 

我想分享一个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观给你——计白当黑,也就是中国书法绘画作品中的留白,不着墨的空白处、却正是最有意境、容纳无限意义的地方。虚实相生、以实托虚,从局部来看,空白之处没有形象;但从整幅画看,周围的环境就会造成一种有形的形象。这是不是比我们这一周所学习的完形更深刻呢?想象一下,你和他人的互动交往,如果就像一幅水墨画,你该如何计白当黑、与他人虚实相生、融为一个整体呢?

 

其实,真正气场强大的人,给人的感觉不是咄咄逼人、而是上善若水。让你有压迫感的人,往往内在的能量还不够协调和平衡。仅仅了解到这一点,会不会也能够让你更好地提起精气神呢?

 

又到周末,祝大家好好休息、养出一身正气。带着这身正气问问自己:你想要在哪些事情上放过自己?你愿意为自己做些什么?

 

林紫心理课,我们下次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