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彩蛋:“神性的幸福”与“世俗的幸福”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魏知超。这条音频是《电影里的心理学》课第30讲的一个彩蛋。
在第30讲的正文里,我们提到了人性中有应付世俗的那一面,也有超越世俗的神性的那一面。我想,人的幸福也分两种。一种是“神性的幸福”,一种是“世俗的幸福”。
神性的幸福就是指,一个人的满足感来自于某种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多的大图景。尽管此时此地的生活可能并不称心如意,但心中怀揣着一些超越性的东西,因此还是觉得人生美好。这大约也就是高晓松说的“诗和远方”吧。
另一种“世俗的幸福”是指,一个人的满足感来自于此时此地的细微小事。如果我们能抓住当下这一刻,从路边小花的美丽中、从帮助朋友中、从新生婴儿的脸上获得我们所需的满足感,那么我们也会觉得幸福。
我们这门课,一方面当然非常想要帮助大家提升“世俗的幸福”,课程里,我们也的确介绍了很多与调适情绪、改善性格、提升能力有关的知识,我想这些知识多多少少可以帮助到大家在生活里增添一些“小确幸”。
而在另一方面,通过这门课,我也非常想帮助大家提升一点点“神性的幸福”。课程里的有些知识,可能不是那么“接地气”。但我想,那些知识也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智识上的乐趣”的,它们可能未必能在生活里直接用得上,但或许能在你心里添加一点点超越性的东西。
衷心希望你在这门课里既收获到了一些“世俗的幸福”,也收获到了一些“神性的幸福”。好,这门课就到这里。希望在我的下次课程里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