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彩蛋:詹姆·波特的献身(献了也白献)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魏知超。这条音频是《电影里的心理学》课第29讲的一个彩蛋。

 

我在29讲正文里谈到了陪女儿看《哈利·波特》时产生的联想,那一回其实我还想起了菲利普·津巴多在他的《雄性衰落》那本书里对哈利·波特的爸爸詹姆·波特之死的一段评论,挺有意思,拿出来给大家讲一讲。

 

哈利爸爸牺牲的那段情节大家应该都有印象:

 

伏地魔追杀婴儿哈利。最后关头,先是哈利的爸爸詹姆挺身而出,让妻子莉莉带着宝宝逃走,自己留下来拖住伏地魔,但是无奈打不过伏地魔,被杀。之后,莉莉为了保护哈利也死在伏地魔手里。但在伏地魔要杀哈利的时候,因为莉莉强大的母爱产生的保护,伏地魔的魔法被弹了回去,把伏地魔自己打得魂飞魄散。

 

津巴多在《雄性衰落》里提醒我们想一想,这段情节传递的信息是什么呢?

 

这里传递出的观念实际上是——母爱比父爱更强大,并且母亲的牺牲也更加伟大。

 

哈利的父亲詹姆和母亲莉莉实际上做了一模一样的事情,他们都为保护孩子牺牲了,但是只有母亲的牺牲产生了奇迹。津巴多感叹,《哈利波特》这部作品流传如此广泛,却几乎没有任何读者感觉到这里有什么问题。这说明在我们现在的文化观念上,我们对父亲在家庭中的那种直接的情感付出其实是不够重视的。

 

我当时读到这一段评论,也是一拍大腿:是啊,如果不是看到津巴多把它给点出来,我也是压根都忘了哈利他爹也是为了保护妻儿而被杀的。

 

这反映出的其实是当今很多男性的一种处境:

 

一方面,受到舆论的压力,男人有时候感觉自己必须得回归家庭,在家庭生活里付出更多的情感和时间——当然,这对家庭也的确是有很多好处的;但另一方面,男人又会接收到各种信号,这些信号告诉他:“没有人在意你对家庭的情感付出,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赚钱养家,否则你就是个loser。”

 

在这种压力下,即便有一些男人真心想要更多地陪伴家庭,他们其实也力不从心。很多时候,他们不得不远离家庭。

 

用《雄性衰落》里的话说:“女性会去谈论她们是否应该‘向前一步’或者‘抽身而退’,可是男人从来就没有抽身而退这个选项。这给予了男性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但是却切断了他们获取和给予爱的机会。”

 

现在媒体上到处都在说“女性解放”,但是詹姆·波特的悲催经历提醒我们,其实世界上也还有很多很多的男性等着被解放呢。社会观念里的宽容与平等,应该是对男女一视同仁的。

 

好,这条彩蛋就到这里,我们最后一讲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