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彩蛋:身份如何压制理性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魏知超。这条音频是《电影里的心理学》课第25讲的一个彩蛋。
在第25讲里,我提到维护自己的身份认同的那种冲动是理性的天敌。有一个实验很能展示身份是如何压倒理性的。
在那个实验里,美国的一群受试者先阅读一份关于一种新药治疗疾病的报告,里面有用药组多少人治好,多少人恶化,也有没用药的对照组的数据。然后,受试者要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这种药到底有没有效。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做一些心算。受试者得去计算用药组好转的比例是多少,没用药的对照组又是多少,然后比较一下两者有没有差异。
结果,受试者回答这个问题的准确度的确是跟他们的数学能力相关的。数学能力好的,判断得越准确。
实验到这里为止尽在情理之中。接下来有趣的来了——
研究者又给了一道题,这道题说的是美国的禁枪问题。这里也有两组数据的对照,有禁枪城市里多少城市治安好转,多少恶化,也有对照的没禁枪的城市的数据。然后,受试者要根据这些数据判断禁枪有没有效。
这里的奥妙在于,这道题里的数据与药物那道题是一模一样的。所以照理来说,受试者的判断应该还是与他们的数学能力有关。
可实验结果非常奇妙。实际结果是,这一回,受试者做出的判断只跟他们的政治立场有关;政治上的自由派人士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禁枪有效,而他们本来就比较支持枪支管制这种政策。反过来,政治上的保守派得出的结论大多数是禁枪无效,而他们本来就反对禁枪。
你看,一旦话题涉及到身份认同,这些人的数学能力就一下子不管用了,因为维护自己的价值观才是这时的头等大事。
好,这条彩蛋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条音频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