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彩蛋:佛系青年的出现可能与互联网无关

本期内容

你好,我是魏知超。这条音频是《电影里的心理学》课第17讲的一个彩蛋。

 

这条彩蛋,我们来谈谈正文里没有提到的一些关于佛系青年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的解释。有一个因素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共同关注到的,那就是互联网在过去20年里的兴起。宽带互联网差不多是在2000年铺开的,到现在正好20年,而佛系青年现象似乎是与互联网的普及同步出现的。

 

对于互联网,经济学家观察到的是机会成本对婚恋的影响。互联网蓬勃发展起来之后,一边是制造出了很多新的生活方式,另一边也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这就大大提升了结婚生子的机会成本。以前人们不结婚也没有别的什么像样的选择,但今天的年轻人,如果不结婚,那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简直太多样了。换句话说,今天的年轻人,为了结婚生子而付出的机会成本太高昂了。我就跟老婆感叹过,我说,我们有了孩子之后,这个世界上95%以上的可能性都跟咱们无关了。

 

对于互联网,社会学家观察到的是媒体对人观念的塑造,比如有很多专家批评过那些营销号对年轻男女的洗脑,让他们对爱情婚姻产生了一些极其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也大大妨碍了现实中的婚恋关系。

 

对于互联网,心理学家观察到的是快感的替代。互联网提供了太多廉价的、直接的快乐。相比之下,真实的恋爱婚姻所提供的快乐反而显得过于寡淡、过于曲折了。

 

但是,我们在17讲里引用的那篇研究可能是把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这些分析给一锅端了。因为那项研究发现,佛系趋势的出现,是早于互联网的普及的。佛系的趋势在90年代中期就已经明显启动了。但互联网要在2000年才开始普及。这虽然不能排除互联网的兴起加剧了佛系的趋势,但至少能说明,互联网不是佛系化的唯一原因。

 

好,这条彩蛋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精选留言
上拉查看更多留言
下拉返回顶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