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真爱如血》| 感情中为何会上演“权力的游戏”?
今天这一讲,我们来解读附在文稿里的一张表格,这张表格是我自己看了一些影视剧之后做的一个总结。总结了什么呢?总结出了女性观众们渴望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男人形象。在各种言情剧里可能出现的那种围绕在女主角身边的男性角色,用这个表格可以一网打尽。无论怎么变形,这些男性角色可能都可以归入这个表格里四种男人的其中一种。
当然,我作为一个钢铁直男,看过的言情剧其实很少,所以虽然牛先吹起来了,但这个表格到底有多少概括性,我其实没把握,请各位同学听完后多加指正。另外呢,这些年来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女主剧”,这种剧里的女一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手撑起整片天。在这种类型的影视剧里,男性角色存在感变得很稀薄,他们可能也不在我这个模型的概括范围内。不过,我有把握的是,我们至少可以从这张表格里分析出两性关系里女性对男性的一些微妙的心理需求,这其中包含了女性择偶时面临的一种永恒的两难困境。
那么,接下来呢,请你最好先打开文稿,看一眼文稿里那张表格,我们再接着往下讲。当然,光听我说也没问题。
今天我们借助的影视样本主要是HBO出品的美剧《真爱如血》,兼谈其他。
《真爱如血》是一个吸血鬼题材的言情剧。在这个片子的世界观里,地球上有很多“类人物种”隐藏在人群中,比如吸血鬼、狼人什么的。有一天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真血”的饮料,可以代替人血成为吸血鬼的食物,于是,吸血鬼公开了他们的身份,开始与人类共同生活。故事的女主角是美国新奥尔良州一个小镇女青年,像所有言情剧女主角一样,不知咋的就被剧中所有帅哥喜欢上了。拜倒在她石榴裙下的那些吸血鬼、狼人们正好可以严丝合缝地填进我那张表格里。今天接下来的内容里,这部剧集的情节我们就不多展开了,我们主要看表格里的那几个角色和他们代表的男性类型。
好,下面我们就开始结合那个表格来展开我这个“言情剧女主身边的男人们”模型。模型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男性角色是否具有“暗黑三合一人格”(the dark triad)。也就是表格上的两列代表的维度,左边这一列里的男人性格暗黑,右边这一列的男人性格光明。
什么是“暗黑三合一人格”呢?这是心理学家德尔罗伊·鲍尔斯和凯文·威廉斯在2002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里提出的概念,他们发现,人身上有这么三个人格维度通常是高度关联的,你有其一,基本上就必有其三。哪三种人格维度呢?权谋倾向、自恋倾向和精神变态倾向。听上去都很不阳光是吧?不然也不会叫“暗黑三合一”嘛。
权谋倾向也叫马基雅维利主义,说的是一个人乐于操纵别人、精于权谋这样一种取向。权谋倾向明显的人有城府、能算计、巧舌如簧。他们操控人心的手段如果被你察觉了,那当然会觉得这样的人很讨厌,但如果他们的手段高明到你无从察觉,那你也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非常有魅力。
“三合一”里的第二个维度是自恋倾向。这不用解释,大家都懂。自恋者给人的印象也是有好有坏的,自恋的人多数时候很乐观自信,这是一种很有感染力的气质;但自恋者一旦受到挫折也很容易消沉或者暴怒。
第三个维度是精神变态倾向。精神变态在咱们这个课里已经多次登场,你也应该很熟悉了,它指的是一种缺乏同理心、冷酷无情的倾向。精神变态者可以显得很冷血,不近人情,也表现得可以很冷静、很有决断力,他们给人的印象也是很多面的。
城府深、自恋、冷酷,虽然有些人是在它们其中的一两个维度上比较突出,但这几样气质往往会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只是或强或弱罢了。于是三者集于一身,就形成了“暗黑三合一人格”。这种人给人的印象,往坏了说,叫“风流浪荡”,往好了说,叫“风流倜傥”。暗黑性格的人坏坏的,但是也可以很有魅力。
这就是表上左边这一列男人的性格特征。
而表上右边那一列男人呢,是另一个极端。他们在暗黑人格的三个维度上偏向于光明的那一端。他们没有什么心计,为人比较坦诚,不自恋,对人有热情。
这就是模型的第一个维度——“暗黑三合一人格”。
接下来是模型的另一个维度,这个维度是“是否对女主角专情”,也就是表格上的那两行代表的维度。第一行是“专情”,对女主一心一意;第二行的不专情呢,分成两种情况,左边那一格代表“多情”,这个格子里的男人爱的不止女主一个,右边那一格代表“无情”,这个格子里的男人情在别处,爱的不是女主。
“暗黑三合一人格”和“是否专情”这两个维度里的两种情况两两组合,就组合出四种男人。一个个来说。
1.男闺蜜
先说最特别的一种——表格的右下角,“性格光明”加“无情”,组合出的是男闺蜜。男闺蜜用情不在女主,是女主的伙伴而非情人。在影视剧里,这种角色往往是“工具人”,负责为女主排忧解难。偶尔也在关键时刻从天而降,扮演机械降神的角色。
在《真爱如血》这部剧里,故事的情感主线是女主角与几个吸血鬼、狼人之间的情感纠缠,但是剧中还有一个可以变成任何动物的异形者Sam贯穿始终。这个角色的功能可以说是女主的情感避风港,一旦女主陷入了情感危机,就总是来到Sam的酒吧跟他谈心。
在两性关系里,男闺蜜充当的角色是“线人”,也就是卧底。我的朋友吴宝沛老师在他的《爱人、情人与线人》这本书里写道:“跟同性朋友相比,红颜知己的优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他们不会跟你争夺同一个男人或女人。此外,他们也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同类也就是你想要追求的异性,因而能给你提供真实可靠的内部信息。……布莱斯克和巴斯2000年的研究发现,跟普通朋友相比,人们认为红颜知己提供的择偶信息更有价值。这是在肯定线人情报的含金量。”
这就是表格里的第一种男人——男闺蜜。接下来这三种男人,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2.黑暗骑士
来看表格的左上角,“性格暗黑”加“专情”,组合出的是黑暗骑士。黑暗骑士是对女主一心一意的“坏男人”。
影视剧里,黑暗骑士的典型代表有《暮光之城》里的吸血鬼Edward、《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复联》系列里后期的钢铁侠,以及各种各样的霸道总裁。
科学家发现,暗黑三合一人格其实与一个人的“风流指数”高度相关。拥有“暗黑性格”的坏男人往往有更多的性伴侣,他们喜欢到处留情,也更容易有一夜情。暗黑往往是跟多情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既暗黑又专情的,在现实中其实凤毛棱角。然而,这样一种在现实中挺罕见的男人偏偏又是很多女性心中最完美的男性。
为什么黑暗骑士最完美呢?因为“暗黑”加“专情”同时满足了女性对男性两种矛盾的向往。按照进化心理学的观点,女性择偶主要冲着两点:要么你基因好,给我带来一个健康漂亮的宝宝,要么你愿意守护我,跟我相伴一生。
“专情”代表的是守护一生的承诺,这很好理解。暖男永远都是有市场的。
可另一方面,“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种微妙的心理也是存在的。暗黑的男人,在女性眼中往往更有性魅力。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霍尔兹曼和斯特鲁布研究发现,拥有“暗黑性格”的男性同时也拥有更加出众的外貌与身材。看来,那些坏男人们展现他们风流倜傥的做派时并不只是臭美,他们真的是有臭美的本钱。所以,“暗黑”其实是一种指向“好基因”的线索。这就是为什么暗黑的男性更容易让女性动心。什么“一见杨过误终身”,说的就是这个。
于是呢,“黑暗骑士”就正好满足了女性对好基因与守护承诺的两种向往——你不但魅力无边,还死心塌地地只跟我好,那真是做梦都要笑醒啊。为什么《神雕侠侣》里那些女孩子见到杨过后必定要“误终身”?还不就是因为杨过只对小龙女一心一意,跟她们没有可能吗?
言情剧里的第一男主角,多数都是这种“黑暗骑士”型的。比如《真爱如血》里的男主吸血鬼Bill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一开始接近女主是为了替一些吸血鬼秘密调查女主身世。神秘的背景加上吸血鬼的身份,让吸血鬼Bill从一登场起身上就散发着满满的危险气息,在整部剧里,他也一度黑化,好几次险些就真把女主角给弄死了。但是,无论变得多危险,哪怕后来有一季里甚至黑化成了大BOSS,他在感情上也始终对女主保持忠诚。
像吸血鬼Bill这样既危险又死心塌地的男人,可能就是不少女性心中梦中情人的模板。
说完黑暗骑士,我们也就很容易理解表格里接下来这两种男人了。
3.露水情人
表格里的左下角——“暗黑性格”加“多情”,组合出了露水情人。露水情人是对女主三心二意的坏男人。
在影视剧里,露水情人的典型代表有《007》里每一部换一个邦女郎的詹姆斯·邦德、《天龙八部》里跟所有少妇都有一腿的段正淳以及《复联》系列里刚登场时到处留情的钢铁侠。
刚才我说过,在现实中,“暗黑性格”通常都与“风流”相伴。所以现实中大多数拥有暗黑三合一性格的人是落在了这个格子里,“露水情人”才是这类男人应该扮演的典型角色。
但是在言情剧里,这种角色是没有长期存在的土壤的。言情剧里的霸道总裁们即便一开始是个花心大萝卜,但随着女主角的登场,他们就会启动从露水情人向黑暗骑士的转变,从表格左下角向左上角迈进。
在《真爱如血》里,有一个叫Eric的吸血鬼,刚登场的时候比Bill还要危险得多,他虽然被女主吸引,但女主在他眼里也并不比其他女伴更重要。但在后来Bill黑化的那一段时间,Eric却跟女主越走越近,接替Bill,当起了女主临时的黑暗骑士。
4.光明骑士
接下来是表格里的右上角——“光明性格”加“专情”,组合出了光明骑士。光明骑士是对女主一心一意的“好男人”。
在影视剧里,光明骑士的典型代表有《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复联》系列里的美国队长,以及黄磊老师近些年来扮演的(几乎)所有角色。
在言情剧里,总有这样一个在各方面都跟“黑暗骑士”型的男主角旗鼓相当的第一男配。“黑暗骑士”与“光明骑士”,一暗一明,相互抗衡。在同为吸血鬼题材的《暮光之城》和《真爱如血》,编导不约而同地把狼人设定成了这样的“光明骑士”。《暮光之城》女主身边有狼人Jacob,《真爱如血》女主身边有狼人Alcide。他们与男主同样优秀,也同样对女主一往情深,而且性格还更光明。
在这两部剧里,女主也都不约而同地在选择黑暗骑士还是选择光明骑士之间有过犹豫。《真爱如血》里,女主角在吸血鬼Bill黑化时期曾经短暂地跟Alcide成为伴侣,《暮光之城》里,狼人Jacob与吸血鬼Edward为女主展开的大战也是一幕高潮情节。
事实上,女主角在“黑暗骑士”与“光明骑士”之间的犹豫和摇摆也是很多言情剧里最重要的剧情推动力。
光明骑士明明那么优秀,女主们为什么还要犹豫,而且最后往往还总是选择黑暗骑士呢?犹豫就犹豫在,光明骑士虽然坦诚可靠,安全感一百分;可是在性魅力上,光明骑士却总是比逊黑暗骑士逊色了不少,女主就是没法跟他干柴烈火烧起来。毕竟,有几个女粉丝是冲着“性魅力”喜欢上黄磊老师的呢?
黑暗骑士则正好相反,干柴烈火一点就燃,却也很容易引火烧身。
我们在前面说过,“黑暗骑士”更多的时候只是女观众们美好幻想的化身,是女观众对对“露水情人”的理想化。所以,言情剧女主们在黑暗骑士与阳光暖男之间的选择和犹豫,反映出的是意识深处里对“好基因”与“好男人”不可兼得的焦虑。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这一段话虽然描写的是男人的患得患失,但仔细一想,女人面临的处境又何尝不是如此?
帅哥总多情,暖男不够味,奈何两全不得。
只要现实中还有这样的无可奈何存在,那么银幕上黑暗骑士与光明骑士之间的战争也就不会停歇。
到这里呢,我们课程的前三个模块都已经完结了。课程里的一条主线到这里也已经非常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这条主线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就是“两难”。从情绪到人格,再到两性关系,我们看到的是“人生处处皆两难”。各种正面、负面情绪中往往都包含着与表面相反的价值,各种人格取向中也包含着福祸相依的因素,在两性关系中,我们也面临着诸多两难的选择。
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是对已经完结这三个模块的总复习:请你总结出前三个模块里涉及到的所有两难情境,然后请你思考一下,你能不能从这些两难处境中提炼出隐藏在它们背后的更底层的人性逻辑。
好,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条音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