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疾速追杀》| 如何利用愤怒情绪的积极价值?
如果有一天你一觉醒来,发觉自己穿越到了好莱坞的电影宇宙里,那么请你切记,有这么三样东西绝对不要碰:它们是基努·里维斯的狗狗,连姆·尼森的女儿和杰森·斯坦森的包裹。万一你手贱,不小心弄没了里维斯的狗狗,拐跑了连姆尼森的女儿,顺走了斯坦森的包裹,那你就等着被好莱坞三大杀神的熊熊怒火烧成灰烬吧。
这一讲,我们就来聊聊怒火,也就是愤怒这种情绪。我们要借老帅哥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疾速追杀》(John Wick)这个系列电影来讲一讲愤怒因何而起,讲一讲如何用上一节最后的那个“黄金准则”来评估发怒是否合理,讲一讲愤怒和它带来的复仇行为会导向什么样的后果,最后我们会从这些内容里总结出管控愤怒的三个“认知灭火器”,也就是管理愤怒的三条建议。
好,咱们从电影开始讲起。基努·里维斯的《疾速追杀》是近几年来好莱坞最有话题热度的动作电影之一,它讲的是由一只狗狗的死引发的连串血案。故事是这么开始的:退休的职业杀手John Wick在妻子病逝之后跟妻子临终前送给他的一只小狗狗相依为命。不幸有一天,有个黑道上的混球看上了基努里维斯收藏的老爷车,把John Wick暴揍一顿,抢走了车,还把他的狗狗给杀了。结果John Wick冲冠一怒,为了给狗狗复仇,大开杀戒。
据影迷统计,因为这只狗狗的死,在系列的三部电影里一共有410个人先后丧命。为了替狗狗复仇,John Wick不惜掀翻整个地下世界,自己也屡次险些被杀。
那问题就来了:为了一只狗狗搞成这样,这合情合理吗?其实影迷们都暗暗觉得不够合情合理。“基努里维斯的狗碰不得”之所以变成这一个梗,就是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把怒火烧得有点无厘头嘛,反应有点过度。一条狗最后换了410条人命,这好像有点过分吧?
但是我认为,为了一条狗怒发冲冠这件事其实既合情,又合理。为什么呢?
先来说为什么“合情”。我们先看怒火因何而起,再看怒火是如何持续燃烧的。
上一讲里,我们说到愤怒最主要的功能是应对“不公平”,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时,怒火就开始燃烧,驱动我们去讨回公道。
人对不公平待遇的反应极其敏感,这是因为对抗不公平是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人类面临的最原始的不公平是什么?是与别人互惠合作时别人占便宜。所谓互惠,就是今天我帮了你多大一个忙,你下次就得帮我一个多大的忙。如果这种平等的合作能建立,那合作双方俩都能活得更好。怕就怕,我帮了你,你却拍拍屁股跑了,白占我便宜。这种行为如果得不到惩罚,那不光是我一个人的利益受损,整个群落都会因为占便宜的人变多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所以,占便宜的行为必须得到严惩。于是,我们慢慢演化成对不公平极度敏感,反应极度剧烈。
事实上,对不公平的敏感已经弥散到了整个心智里,成了人类的一种基本世界观。我们会不分场合地、随时随地全天候地要公平,而不管实际上是不是真的有人在占我们便宜。只要我们觉得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我就要得到等价的回报,否则我们就觉得不公,觉得愤怒。比如,明明工作很努力,却忽然来了个经济危机,结果失业了,这时虽然并没有人占便宜,但是,我们还是会觉得很不公平,觉得很愤怒。
最有意思的是,在这种实际上并没有人占便宜的时候,我们也会虚构出一个占我们便宜的人,把怒气撒在它身上。
这个被我们虚构出来背黑锅的人是谁呢?老天爷啊。
我们在影视剧看到经常看到的一个画面就是,主人公抱着自己刚刚生病去世的亲人对天怒吼:“老天爷,为什么你这么不公平?”
你看,我们潜意识里其实有一个假定,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应该是要维持一个人命运的公平——我的亲人在世时与人为善,那上天就应该眷顾他,而不应该他英年早逝。
别以为这只是咱们中国古人的迷信思想。其实全世界人民都有类似的观念,心理学家把这种观念叫做“公平世界假定”——全世界人民都暗暗地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在维系命运的公平,而且它有义务维持公平。
那我们现在可以理解John Wick为什么会因为一只狗狗的死发那么大的火了。因为他心里本来就憋着对老天爷的气。妻子的早逝不能怪任何人,但因为有“公平世界假定”,所以对老天爷的愤怒早就在积累。而这时候那个混混正好找上门来,对于John Wick来说,是新账旧账一起算,是对两次不公平待遇的总爆发。那个混混不但是杀狗的罪人,还是老天爷的替死鬼。
所以,一开始冲冠一怒可以被理解,那后来呢?怒火为什么会一直燃烧?John Wick在那么漫长的复仇过程里难道就不能变得冷静下来一点,然后采取温和一点的解决方法呢?
答案是,很难。
这是因为,一旦决定要走上复仇之路,愤怒的情绪就几乎会一直如影随形,很难消退。
为什么会这样?
背后的道理在于,人是很善于识别别人的情绪是不是伪装出来的。一个人是真的开心还是强颜欢笑,是真的悲伤还是兔死狐悲,我们其实一眼就能分别出来。这可能是我们的祖先应对在合作时不被人欺骗而演化出来的防骗能力。所以情绪非常难以伪装。如果你想要让对方觉得你开心,你唯一的方法就是真的开心起来。
同理,如果你向别人讨公道时只是佯装很愤怒,那你的威胁就一点也起不到作用。因为对方一眼就能识破,知道你根本不是真的在乎。于是,你唯一的选择就是真的愤怒起来。
而事实上,人的确有这种能力。为了达到行动的目的,我们会下意识地调动出真实的情绪。
你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比如说,你太太叫了外卖,超过时间还没送到。她催了几次不管用,你觉得太太太温和了,笑嘻嘻地对她说:换我来,我让你见识见识怎么催人。
然后你拨通了店家的电话,之前开玩笑的态度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副怒气冲冲的姿态。你对着电话大声呵斥,告诉他们要是10分钟后再不送到,你就给差评。你太太一开始还感觉你是在演戏,但越听越不对劲,她发觉你后来真的生气了,电话挂掉之后,她还听见你余怒未消地骂了句:“这些浑蛋!”
我想你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一开始你只是想假装生气讨公道,但一旦付诸行动,你就会真的动怒。
这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为了对抗别人能看出我们假装生气的能力,我们居然就可以让自己真的生起气来。
这也就是John Wick很可能会面临的一种困局,一旦走上复仇之路,复仇这个行为就会调动出真实的愤怒。即使一开始他是一时冲动,但一时冲动也会随着复仇转变成持续冲动。
到这里,我们既可以理解怒火一开始如何被激起,也理解了怒火为什么会一直燃烧下去。John Wick的愤怒可以说是“合情”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它合不合“理”呢?
合不合理,说的就是上一节末尾提出的那个黄金准则——要判断一种情绪的爆发是不是有问题,标准是看它有在不能帮你改善未来的处境。如果是,那它就是合理的情绪,如果不是,那才能算是不合理的、有问题的情绪。
那么John Wick为了替狗报仇而大开杀戒,这对他后来的处境有没有改善呢?
表面来看,似乎没有。处境只谈得上恶化。因为在报仇的过程里,John Wick好几次差点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直到第三部结尾,John Wick还在为活命苦苦挣扎。为了一只狗狗,这代价好像的确太大了点。
但是我们不妨再多想一层,如果John Wick在一开始选择忍气吞声,那结果会怎么样呢?
结果只会比我们看到的更惨。别忘了,John Wick生活在一个黑社会横着走的丛林世界里,只要你显露出你是一只绵羊,那周围千万只饿狼都会朝你扑过来。比如以前的仇家会不会判断他已经没有抵抗的意志,因此一个接一个找上门来复仇?忍一时只会忍出那一时的风平浪静,而后患却是无穷的,因为你向所有人传递出了一个“我这人好欺负”的信号。
情绪的一大功能是“传递信号”,而这里,我们要这个观念继续往前推进一层,那就是:接收信号的,可不止你对面那一个人,其实更多时候,最重要的信号接受者都不是跟你面对面的那个人,而是边上的那一群“吃瓜群众”。
对于John Wick来说,他的复仇行为最重要的功能,这时就已经不是向对方讨回公道,而是要向周围虎视眈眈的饿狼们发出一个“震慑”的信号。谁杀我的狗,我就杀谁全家,所以你们都乖乖呆着,别惹我。
只有这个“震慑”的信号被那群饿狼接受了,被埋单了,John Wick才有可能保得后半生安宁。要避免以后无穷无尽麻烦,就必须要大张旗鼓地复仇。
如果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那么这个看似过激的复仇行动居然是相当“合理”的,因为只有这么做,才可以维护John Wick的声望,震慑住潜在的威胁,避免未来陷入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到这里,我们发现,为了一只狗狗怒发冲冠大开杀戒这件事,在这部影片的情境下,居然是合情、合理的。
片子里,那个杀狗罪人的父亲——一位黑帮老大——也曾经表达过对John Wick的愤怒不解,他说:那不就是条狗吗?John Wick很不以为然地回了一句:“只是条狗?!”那我们现在可以替John Wick把潜台词给补充完整了:“这可不只是关乎一条狗,还关乎我太太,还关于我的声望。为了这些,我就非得跟你干到底不可。”
但到这里,我们的分析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遗漏了一点: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即是多方博弈(有你、有我、还有吃瓜群众),也是多轮博弈(我和你之间通常也不是只交一次手)。坚定的复仇行动虽然可以强烈地震慑吃瓜群众,却也会激起仇家激烈的反应。结果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John Wick后来也的确陷入了这种泥潭。他杀了那个混混,接下来是黑帮老大反击,杀了John Wick好友。然后Wick再反击回去。复仇行动陷入了一个永不停止的螺旋。
这也正是愤怒和它引发的复仇行为最糟糕的一种后果。这背后的心理逻辑是,我心中的公平不等于你心中的公平。每个人心中的那盏天平,实际上都是偏向于自己这一方的。所以复仇几乎永远都不会达到一个让双方都感觉自己这边的正义得到伸张的平衡点。
那怎么办呢?终止复仇螺旋的唯一方法似乎就是引入一个中立的仲裁者。在文明社会,法律扮演的角色就是这样的仲裁者。在欧美的法院门口经常会竖着一个古罗马正义女神的雕像,来象征法律的功能。正义女神的标准形象是,右手拿着一个天平,左手拿着一把剑,眼睛上蒙着一块遮眼布。天平象征着公平,而剑代表可以让争执的双方服从判决的武力。最耐人寻味的是那块遮眼布,遮眼布表示女神看不见双方的样子,它象征着中立。由武力维护的中立判决很可能也会让双方都感觉不是100%公正,但它却可以终结复仇的螺旋。
所以John Wick真正的悲剧在于,丛林世界里并不存在一个手执利剑的正义女神,于是他也只好在复仇的螺旋里越陷越深了。
那么,经过这一通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一些启发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John Wick的复仇经历里总结出三个约束怒火的“认知灭火器”,也就是当我们陷入愤怒的时候应该反思的三件事。
1.你应该反思,愤怒情绪是在行动之前就在那儿?还是随着行动的展开而产生的?如果是后者,那你可能是“假戏真做”了,你不是真的有那么生气。
2.想想黄金准则:我的愤怒会不会在未来为我争取到更公平的境遇?特别是,愤怒能不能起到震慑第三方的效果?如果答案是否,那你就没有理由继续生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请继续燃烧你的怒火。
3.请你记住复仇螺旋,这会提醒你及时寻求中立仲裁者,但你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中立仲裁者的判决很有可能不会让你得到100%的正义,而你最好接受这种不充分的正义。
很多心理学书籍里都会讲到,生气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呼吸三次,让自己的身体平静下来,这样就可以平息愤怒。深呼吸可以说是约束怒火的“生理灭火器”。而我的建议是,深呼吸并不应该直接掐灭你的愤怒,你应该利用深呼吸的机会启动上面三个认知灭火器。利用它们来调节怒火的大小和接下来的行动,让愤怒最大程度地为你所用。
最后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回想一个自己平时生活里经常遇到的怒火中烧的情形,比如说——路怒症,开车的时候因为别的司机不守规矩而特别恼火。请你调用刚才说到的三个“认知灭火器”来反思一下这种怒火是否合情合理?如果不是,那你怎样调整自己的反应?
好,我们这节课就到这里,我们下一条音频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