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创好童年的那个“伤口”,疗愈那个内在受伤的小孩。
最近几次的咽炎发作引发咳嗽不断,我在反复的咳嗽的过程意识到了自己在故意做些小动作,让自己不要好得那么快,让我咳久一点。</br>像是在老公、家人面前表现一下我的“可怜”、我的痛苦,通过咳嗽告诉他们我需要被看见、我需要被关注、我需要被关心。</br>当他们(特别我老公)一直把我当透明的话,我会在潜意识里让咳嗽持续下去,甚至咳得更严重……这模式过去已经持续了近十年,最近两年才读懂自己这个模式。
现在我也会看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的动画片 因为自己小时候经常看,父母会批评我呢。
想到我小时候非常喜欢毛绒玩具,喜欢抱着它们玩 长大以后出来工作买过毛绒娃娃来玩。</br>想到我大学的时候 那些同学一起打游戏到很晚 也是一种补偿。因为过去他们学校 家长不准他们打游戏。
我们可以用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去重新灌溉内心的情感土壤,弥补内在那个受伤的小孩。
很实在的文字
谢谢分享,虽然观点和我的想法还有点出入
真情实感的流露就是最好的分享!
适度的补偿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它能够让我们维持心理的平衡,激励我们去提升自己。
适度的补偿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它能够让我们维持心理的平衡,激励我们去提升自己。</br>然而,更多的人却是通过极端方式去填补童年的缺失,陷入“越补偿越空虚”的恶性循环。
伤口需要的是消毒包扎,而不是用糖衣炮弹二次伤害。
👍
童年报复性补偿的
童年的不完美,造就自己独特的人格
童年报复性补偿!
🌹
不能禁止,不要驱迫。听听孩子
谢谢分享学到了🌹
反馈留言 |应用下载
粤ICP备12051153号m.xinli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