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3小时(其中个体督导118小时 ,团体督导95小时)
专业资料信息
咨询服务数据
¥ 500 /次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1100+小时
服务时长11年1月
从业年限7段
培训经历99.9%
好评率
视频/
面对面
- 腾讯地图
- 百度地图
- 取消
213小时(其中个体督导118小时 ,团体督导95小时)
专业资料信息
咨询服务数据
- 壹心理以严格的标准审核并面试倾听师,对倾听师的胜任力进行持续的监督管理,为来访者提供高质量心理服务。
- 知心倾听师
- 掌握了一定心理倾听技术,在不断的学习和经验成长中,能胜任情绪困扰等问题处理。
- 陪伴倾听师
- 心理倾听技术得到一定提升,倾听累计超过60小时,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能够处理情绪疏导、个人成长等需求。
- 成熟倾听师
- 心理倾听技术和经验都得到提升,倾听累计超过325小时,在每月较为稳定的参加督导的情况下,能够胜任大多数情绪问题及心理困扰。
- 资深倾听师
- 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倾听技术,倾听累计超过1250小时,每月能较为稳定的参加督导,能够胜任情绪问题及心理困扰。






隐私保护
- 充分尊重每位来访者的隐私,全方位保护你的个人信息,保证通话过程私密安全
严格筛选
- 所有入驻倾听师均经过严格甄选,高于行业标准
资质担保
- 通过严格的人工审查机制,承诺所有倾听师的受训经历均经过真实性检验
7天退款到账
- 与倾听师约定取消倾诉后,7天内自动退费到账
-
客服电话:400-788-9001(转接心理咨询业务)
客服时间:工作日10:00-19:00
- 个人简介
- 咨询方案
- 专栏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广东省 12355 平台心理咨询师 ?佛山市南海区校外心理辅导站咨询师 【工作范畴】 1.广泛性的焦虑:内卷的时代,很多人会受困于焦虑情绪,高焦虑常常会引起躯体不适,比如植物神经紊乱、头痛失眠、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也会导致人际关系阻碍,比如社交恐惧和人际紧张,严重时会影响你正常社会功能,比如阻碍工作和学业发展;我的工作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帮助你一同代谢高焦虑带来的心理困扰,对自身焦虑有更好的应对。 2.个人成长方面:身份认同弥散和缺乏自体凝聚会让我们陷入失去活力的状态,这会造成自我的虚弱感和缺乏动力,容易自我怀疑,工作目标不确定,空心病等状况,我的其中一个专注的领域就是致力于与你一同重塑凝聚的自我,重燃心灵的活力。 3.人际关系方面:职场关系冲突、婚恋关系矛盾以及与原生家庭创伤是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一大议题,我的工作方向是致力帮助你认识自己和调整好各种人际关系的卡点。 【专业受训背景】 (一)个人体验 自2018年至今,持续每周1-2次动力取向个人体验,共计250小时+ 2017年-2022年,持续参加动力性团体小组,共计600小时+ (二)专业督导 个体督导102小时 团体督导95小时 (三)长程专业培训 1.“系统和动力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100学时以上); 2.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和治疗(全脱产)临床进修”(8个月,共892学时); (四)短程专业培训 1.精神分析培训: 1)曾奇峰精神分析初中阶; 2)许豪沖学当代自体心理学的临床运用与治愈之道培训; 3)Jeffrey Stern 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初阶+进阶); 4)Janet Bachant<<复杂发展创伤及动力性倾听>>; 2.其他培训: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严虎博士绘画心理弟子班系统系统培训(1年,共240学时); 2)OH卡牌创始人Moritz老师、丛非从老师“OH Cards综合应用培训”; 3)庄尼心理“LGBT友善咨询师培训” 3.专业伦理培训: 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个人成长经历简介】 工科出身的我因为热爱以及个人成长,于2014年毅然转行心理行业,时至今日,在心理咨询行业已深耕接近10年。 理工男给人印象大多是是理性和逻辑强,似乎跟心理咨询师温暖和同理心强的特点搭不上边,但在持续5年的个人分析中,我深刻体会到情感被理解和共鸣的那种人性温暖,并慢慢唤醒自己的感受性,同时在咨询工作中打磨出整合了理性和感性的咨询风格。 多年的个人体验和咨询工作,让我对心理咨询有了深刻的理解。心灵世界没有小事,凡是流经我们心灵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关注。早期的我,会觉得咨询就是通过理解来访者状态帮助ta找到适合自己解决困扰的办法的一种尝试。现在的我,知道深刻的治愈,源自在安全信任的咨访关系主体空间里细致、温和的对情感体验修通,真正的疗愈不可能是快速的,它需要经过细腻而又深刻的体验和重塑过程。
个人成长
个人成长
自我虚弱感、丧失动力、男性亲密关系困难、自卑、女性成长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男性亲密关系困难、社交恐惧、害怕冲突、人际压力、社会适应难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
慢性焦虑、缺乏活力、身心压力、内疚、迷茫
性少数群体
- 2022.10-2022.12与人格障碍来访者工作
- 2021.11-2021.11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
- 2018.07-2019.01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临床进修班
查看剩余4段培训
咨询通常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通常前1-4次为初始访谈与评估阶段,我会了解你的基本情况及咨询目标,评估我能否胜任与你的工作;你也同时评估咨询中能否感受到信任和安心,是否希望与我继续工作。
通常,咨询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解决你的困扰,也很少会提供直接解决困扰的建议。短程咨询10-20次左右,中程咨询20-50次左右,长程咨询则在50次以上。咨询的持续时间与困扰的具体情况、期望达到的咨询目标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可以在咨询中讨论。
咨询是一段与真实自我相遇的旅程,我会与你建立一段真诚安全的专业关系,提供一个稳定接纳的空间,共同探索你的内心世界。
咨询通常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通常前1-4次为初始访谈与评估阶段,我会了解你的基本情况及咨询目标,评估我能否胜任与你的工作;你也同时评估咨询中能否感受到信任和安心,是否希望与我继续工作。
通常,咨询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解决你的困扰,也很少会提供直接解决困扰的建议。短程咨询10-20次左右,中程咨询20-50次左右,长程咨询则在50次以上。咨询的持续时间与困扰的具体情况、期望达到的咨询目标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都可以在咨询中讨论。
擅长个人成长、人际关系、情绪管理
咨询室环境






回应时长
我将在收到订单后 2 小时内回复是否接受咨询,且在6小时内通过私信/电话与来访者协商咨询时间、地点;
变更预约说明
若因为不可抗力需要变更/取消已协商好的咨询预约,请务必提前48小时(两个工作日)联络我。否则咨询将如期开始。
爽约/迟到说明
若没有提前24小时告知情况,爽约/迟到 30 分钟以上,则默认这次咨询已经完成。其他特殊情况,需与我协商处理。
心探教练·付费问答
向ta提问
心探教练服务规则
保存
你的心理咨询流程是怎么样的,需要做多久?
✍咨询大致进程
1.预约咨询
通过壹心理app进行预约。首次咨询你需要填写《来访者资料登记表》及签署《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
2.初始阶段
1-4次左右为初始访谈和评估阶段。在这阶段,我会了解你困扰的程度、时间、原因、目前状态,也可能谈及家庭和成长经历,也会告诉你我的工作方式(如何开展工作以及咨询的时间频率等)。你可以在此阶段体会与我工作是否舒适,而我也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到你。
频率:双方评估一致认为匹配后,会进入稳定的工作,固定在每周同一时间进行1节咨询。稳定的咨询能建立起滋养性的咨访关系,是咨询起效的重要因素。
3.中间阶段
我受训背景是精神动力学,更适合持续一定时间(20次以上)的咨询。短程咨询(30次以下)以缓解情绪、解决浅表困扰为主;中程咨询(30-80次)和长程咨询(以年为单位咨询)会逐渐深入深层心理、建立凝聚的自体、调整困扰已久的人格模式。咨询过程会采取按次结算(当次咨询前)或按月结算 (当月初)的方式付费。
4.结束阶段
我们不随意的建立咨询关系,也不轻率的结束咨询关系。当咨询目标达成或你觉得可以结束咨询时,咨询师会与你一同进行讨论。
✍你需要在咨询里做什么
动力取向咨询属于谈话治疗,我们通过【自由联想】工作,你只需要尽可能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包括但不限于:糟糕的现状、闪现的回忆、离奇的梦境、尴尬的幻想等等,心灵无小事,你当下浮现的在脑海里的东西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你和帮助你找到属于它的意义。✍咨询大致进程
1.预约咨询
通过壹心理app进行预约。首次咨询你需要填写《来访者资料登记表》及签署《心理咨询知情同意书》。
2.初始阶段
1-4次左右为初始访谈和评估阶段。在这阶段,我会了解你困扰的程度、时间、原因、目前状态,也可能谈及家庭和成长经历,也会告诉你我的工作方式(如何开展工作以及咨询的时间频率等)。你可以在此阶段体会与我工作是否舒适,而我也会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到你。
频率:双方评估一致认为匹配后,会进入稳定的工作,固定在每周同一时间进行1节咨询。稳定的咨询能建立起滋养性的咨访关系,是咨询起效的重要因素。
3.中间阶段
我受训背景是精神动力学,更适合持续一定时间(20次以上)的咨询。短程咨询(30次以下)以缓解情绪、解决浅表困扰为主;中程咨询(30-80次)和长程咨询(以年为单位咨询)会逐渐深入深层心理、建立凝聚的自体、调整困扰已久的人格模式。咨询过程会采取按次结算(当次咨询前)或按月结算 (当月初)的方式付费。
4.结束阶段
我们不随意的建立咨询关系,也不轻率的结束咨询关系。当咨询目标达成或你觉得可以结束咨询时,咨询师会与你一同进行讨论。
✍你需要在咨询里做什么
动力取向咨询属于谈话治疗,我们通过【自由联想】工作,你只需要尽可能的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包括但不限于:糟糕的现状、闪现的回忆、离奇的梦境、尴尬的幻想等等,心灵无小事,你当下浮现的在脑海里的东西都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你和帮助你找到属于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