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否定:愤怒的终极大招 | 丛非从
愤怒的人,看起来是个加害者,施暴者。他在对别人进行攻击、施虐,在强迫别人改变。但是他自己的内心体验却是“我是个受害者”,我好委屈,好惨,好倒霉,好不幸。
愤怒的人,看起来是个加害者,施暴者。他在对别人进行攻击、施虐,在强迫别人改变。但是他自己的内心体验却是“我是个受害者”,我好委屈,好惨,好倒霉,好不幸。
健康的关系本来就是:有时候分离,有时候亲密。有些事分离,有些事亲密。追求所有时候都要亲密的关系,才会出问题。
愤怒背后有个共性的根源:我不爱自己,但你要爱我。我把自己放在次位,但你要把我放到首位。
治疗自我否定最好的方式,不是自我安慰我很好了,而是行动起来。用行动来改变现状,重新获得对自我的掌控感。
我有一句话,可以解决你婚姻中的所有困扰。保你老公不再固执,你也不再劳累。这句话就是:婚姻,不是一个必须要经营好的事情。
一个没有生命力的人,也是没有创造力的人。他说出来的话很标准,做出来的事很标准,丝毫没有属于个人化的特色,你就会感觉这个人也是个无聊的人。
指责只是别人在发表一个关于你的观点。对于他人发表的这个观点,你不是所有时候都有必要去改变他,更没必要所有时候都要证明自己不是他说的那样。
“我在外面累死累活,回来家里,饭没煮,地没扫。”当妈妈抱怨时,或许她只是想获得你的关注,想让你轻声说一句“谢谢妈”,仅此而已。
怎样矫正一个人对于热情的恐惧,办法就是相信你是值得被关注被爱的,你要远比你想的更重要。
一个人在自责的时候,他潜意识深处,有一种优越感的暗示。他是在告诉别人,我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的人,然后把责任的皮球名正言顺踢给对方。
暴躁是人在体验到危险的时候,惯性地自我保护的结果,并非是毫无用处的性格。我们可以自问:暴躁,在保护我们什么呢?你在暴躁的时候,又体验到了什么危险呢?
实际上,纠结,是人的一种常态。像愤怒、伤心、委屈一样,纠结只是人的一种普遍感受。所以说如果选择困难是一种病的话,那么人人都有这种病。
当我们无法改变别人,无法让他停止指责的时候,我们就要是思考:我是怎么被影响到的。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态度,但可以改变别人的态度对我们的影响。
这时候,保护自己就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怎么保护呢?最重要的就是界限。而界限的第一步就是尊重,允许别人情绪自由。
冷暴力,是关系中级别很高的杀伤力,比吵架还高。它主要表现在对你没兴趣、不爱交流、逃避、情感淡漠、不关心,甚至不回应,没有性生活。一切表现得冷漠、平静而又无所谓。
接纳不是喜欢,不是认可,不是欣赏,你只是不再去改变。你想离开不喜欢的这个人是可以的,但如果你没办法放弃,你只能默哀。
指责型的人并不是针对你。他找出你的错,只是为了防御他自己错了的感觉,想把错了的感觉扔给你。你可以不接。相反,你可以给他一个认同。指责型的人,花费毕生时间,只想听到这句话:亲爱的,你真棒,你真聪明。
成熟的人格,首先要学会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其次是策略、情境,最后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才是最让人舒服的。就是首先学会改变别人,最后才是自我。
愤怒只是一个信号,它在提醒你关系在更亲近的路上,遇到了一点阻碍。
当一个人的委屈、愤怒、难过、心酸、压力、孤独、无助等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如果他不能正常处理掉,负面情绪就会累积到身体里。这时候他的身体就会满负荷,这就是你感觉到的心累。
公司留下你,主要是因为你有能力,而不是你很乖。如果你没能力,再听话也会被终究会被淘汰。
其实我们面对的他人,分为两种:我们想讨好的人,我们不想讨好的人。而这两种人的差异就是:不安全的人,安全的人。
我们对别人的愤怒,都是对自己愤怒的向外转移
你一再退让自己的界限,别人就会一再侵犯你的界限,好跟你无缝连接。
爱一个人,就是要同频的;爱一个人,而不作,那是很孤独的。
每当你想去争对错,或者指责、自责,不如去思考:此刻,你的思维在哪个维度里?是否有可能,升级下自己的思维高度?
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是非常大的。你知道当你依恋一个人,她还威胁你的感觉吗?拿“再也见不到自己了”吓唬孩子,听得我真瑟瑟发抖。
心理学到底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提出的价值内化的三个阶段可以告诉你答案。
对一个人的付出不回应、忽视、理所当然,是对一个人付出动力的扼杀。
你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从“打招呼”到能够“聊感受”,差了多少个亲密等级?
敢于打开自己的思维,靠近一座山,除了走过去,还可以动用资源让山过来。
有多少人“被“高冷,就有多少颗脆弱而无法靠近的心
紧张,就是一种看不起自己
作,只是因为太怕失去而想抓住另外一个人。
人类行为研究所| 你回避社交,才不是因为你内向
更多的时候,你都在跟自己默默较劲:我要变得优秀起来。
恋人之间存在忠诚、专一吗?
许多人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无法开始关系。
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些时候会压抑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好的陪伴,具有疗愈功能;而坏的陪伴,或许会伤害你。
这是因为你还没化解早年对父母的恨与不满。
这逻辑是错的:“当我优秀了的时候就会收到很多赞美和表扬”
自卑是不允许自己不好。
批评的时候非常容易,表扬的时候却要非常努力。
你是一个大写的卵子,不要让一颗“精子”封闭了所有的可能性。
我拖延、懒惰、浮躁、注意力不集中、不够努力刻苦。
完美才能优秀,优秀才能被认可,认可才能被关爱。这是我见过的最神的逻辑,我搞了很久才搞清楚这个。我身边很多人都那么努力想让自己完美:工作要努力、赚钱要拼命、做事不能拖沓、缺点不能展示、要有时间观念、不能乱发脾气……我对这些神人们感觉到五体投地,由衷钦佩。以至于我很怀疑能量守恒定律:他们是怎么像永动机这样拼命要求自己而毫不感觉劳累的?后来他们说是我错了,他们也是累觉不爱。一点都不想这么拼命完美,但是更受不了自己不够完美,受不了自己事情做不好,脾气又差,做人失败。他们也很累,但是没办法。因为他们没办法接受自己不
你不能够照顾自己,只等着别人来爱,别人给的爱你还觉得不够而呐喊孤独
长大了就该懂得:有些事,真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