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如何治疗?| 心理学词条
在我们的一生里,多少都会经历或者目睹大大小小的创伤事件,有些人难以脱身,会给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对躯体、认知、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我们的一生里,多少都会经历或者目睹大大小小的创伤事件,有些人难以脱身,会给心理带来巨大的痛苦,并对躯体、认知、情感及行为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虐待、欺凌、劫持、性侵、家暴···历劫余生之后,曾经发生的一切就过去了么?
愿我们都能摆脱牢笼,活的饱满而自在。
生活不止有过去的伤痛更多的是未知的美好,或许当我们开始渐入佳境的时候美好也在奔向我们。
重大创伤性事件是PTSD发病的基本条件,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期性。
在童年遭遇暴力的孩子,有的成长为施暴者,有的成长为保护者。
研究表明皮质体积变小可能是发展PTSD的一个风险因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让你陷入到持续的危机感和痛苦的记忆中,但是如果你能找到新的应对技巧,便可以重新获得安全感并从创伤中走出来。
抚平群体性PTSD的伤口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对个体和集体叙事的解构和重建,以及对于那些阻止伤口愈合的恐惧与好战行为的坚拒。
女性、精神病史、蓄意恶行造成的创伤、儿童期有受虐待的历史、创伤发生后缺少社会支持,是发生PTSD的风险因素。
及时关注自己身边受过创伤的亲人和朋友,相对于创伤,爱与关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018年末,著名的影视女演员谭松韵的妈妈在老家泸州叙永遭遇车祸,最终经抢救无效去世。随后警方通报称,肇事司机有饮酒驾驶行为,且涉嫌肇事逃逸。
许多经历过创伤的人不仅展现出了惊人的心理韧性,还在创伤中生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世界和我爱着你。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那些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他们的心伤和枷锁,又有谁能够看见、能够解开呢?他们要彻底治愈自己,岂不是道阻且长?
不同的丧失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周围,死亡对人的情感及现实生活造成极大威胁的一种丧失。面对丧失,每个人反应不一样,但我们的反应会影响丧亲者本人及周围他人的情感表达等应对。
有一些人因这次疫情产生新的创伤,有一些人因这次疫情被唤起了旧创伤,也有一些人因这次疫情治愈了过去的创伤。
每个人经历创伤的方式不同,对你来说可能是创伤的事情,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正常的日常生活。然而这场疫情,也许是很多人,是你,是我的创伤性事件。
创伤是痛苦,也是资源。正是应对创伤的不同方式,让我们成为如此不同的人。
这些小创伤并不是发生了就过去了,它会影响着我们看待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的眼光和方式,写进我们的人格,变成我们现在的样子。
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许多超出意料的事件都可以称为"创伤性"的,如离婚、失业或考试失败。
如果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引发这一心理障碍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首先必须强调的是,创伤不是说比谁更伤谁更惨的比赛。对某个人来说,关系的破裂或结束可能会给他带来一种解脱,而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是世界末日般的打击。显然,性侵、车祸、家暴、校园霸凌、亲人好友去世等等,对每个经历过的人都会是痛苦的重大事件。
对唤起我们情绪的东西,我们会记得更牢。面临痛苦、恐惧等强烈情绪,大脑中与情绪有关的杏仁核激活程度变高,人在记忆过程中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就更容易记得更牢、回忆得更清晰.
何经历都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所谓的心理创伤不会影响我们,我们自己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才会。你可以让它变成伤害,也可以让它变成一次成长,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面对事实,面对不完美的自己。
解决如“幸存者内疚”、战争老兵的幻想破灭、家庭暴力导致的心理“崩溃”等问题。
本研究涉及对精神(病)药理学、延迟暴露疗法、认知加工治疗、眼动脱敏和再加工(EMDR)的描述,尤其涉及到参与战争的老兵。
心理创伤在精神病学上创伤被定义为“超出一般常人经验的事件”,通常会让人感到无能为力或是无助感和麻痹感。
恐惧引起身体本能的应激反应去帮助人们防御或避免危险。
1986年1月一个寒冷的晚上, Elizabeth Ebaugh携带一袋杂货穿过华盛顿市郊购物中心静谧的停车场。她打开车门把袋子扔到空座位上。但是当她试图把车门关上,她发现一位蓬头垢面的男人拿了一把很大的刀威胁她移到副驾驶边然后控制了方向盘。
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一种回路可以帮助我们遗忘恐惧和焦虑。
PTSD,创伤应急后障碍,一度被称为“弹震症”或“战斗疲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