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郁休学,夫妻意见不一致,这种婚姻还能走多久?

匿名用户
#家庭关系#子女沟通#成长过程
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在家一年,情绪时常爆发,因为孩子的问题,夫妻之间意见不一致,老公已然有放弃孩子的念头,而全身心陪伴孩子的我既要照顾孩子,时不时得接住孩子剧烈的情绪波动,本身已经焦虑不安,而老公一点精神上的支持都给不了,只会选择逃避或者冷暴力处理,让我痛苦不已。在他看来,孩子都是因为我的宠溺导致她现在的状态,殊不知孩子对父亲的怨恨是最大的,我不想把孩子怨恨父亲的这个话说给他听,怕他会彻底放弃孩子,但不说我心里两边都承受巨大的痛苦,让我看不到未来,因为我本身有视力问题,害怕离婚了对自己就没有依靠了,但现在不离我内心很痛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段婚姻还能继续吗

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在家一年,情绪时常爆发,因为孩子的问题,夫妻之间意见不一致,老公已然有放弃孩子的念头,而全身心陪伴孩子的我既要照顾孩子,时不时得接住孩子剧烈的情绪波动,本身已经焦虑不安,而老公一点精神上的支持都给不了,只会选择逃避或者冷暴力处理,让我痛苦不已。在他看来,孩子都是因为我的宠溺导致她现在的状态,殊不知孩子对父亲的怨恨是最大的,我不想把孩子怨恨父亲的这个话说给他听,怕他会彻底放弃孩子,但不说我心里两边都承受巨大的痛苦,让我看不到未来,因为我本身有视力问题,害怕离婚了对自己就没有依靠了,但现在不离我内心很痛苦,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段婚姻还能继续吗

304阅读
·8回答
收藏
题主,您好,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感受到您在家庭困境中受到多重压力的痛苦。既要承接孩子剧烈的情绪波动,又要面对丈夫的误解与逃避,还要在“维持婚姻”和“自我保护”之间反复拉扯。以下是从心理支持角度为您梳理的思考方向,希望能帮您找到一些思路。您正在用自我牺牲维系家庭,但代价已超出负荷。在孩子的情绪中,您成为了唯一的“情绪容器”。孩子对父亲的怨恨背后,可能隐藏着长期情感缺位,比如父亲的陪伴质量、沟通方式不合适等,而您出于“怕他放弃孩子”的顾虑选择沉默,实则是在替孩子背负对父亲的失望,也替丈夫逃避了他本该面对的亲子责任。这种“两头瞒”的状态,让您独自承担了孩子的情绪爆发和对婚姻的无力感。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因为丈夫的逃避与冷暴力,您被“情感隔离”。他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您的宠溺”,本质上是用指责回避自己的焦虑,或许他对孩子的状况感到无力,又不知如何介入,只能通过否定您的方式维持“自己是对的”的安全感。而冷暴力背后,可能是他对亲子关系破裂的恐惧,只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婚姻能否继续?需要分析三个核心问题:1、孩子的困境是婚姻矛盾的“导火索”,还是“放大器”?在孩子抑郁前,你们的婚姻是否已存在沟通模式的隐患?比如丈夫习惯回避冲突、你们对家庭责任的分工是否失衡)。孩子的问题可能让原本被掩盖的矛盾:如情感疏离、权力斗争彻底暴露。建议您与丈夫可以尝试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当您说孩子是被我宠坏的,我感到很委屈,因为我每天陪孩子时也很无助,特别需要您的理解。”避免指责,聚焦感受,降低他的防御。2、您害怕离婚的核心,是“视力问题带来的生存恐惧”还是“情感依赖”?在现实层面建议您梳理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如亲友帮助、残联资源,评估离婚后的生活可行性。很多视力障碍者通过辅助工具如语音软件、定向培训也能独立生活,可先了解相关社会资源,这不是否定您的恐惧,而是让恐惧有具体的应对方向。在情感层面,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丈夫能提供情感支持,我是否还愿意留在婚姻里?”有时我们害怕的不是“离婚”,而是“继续在孤独中承担一切”。3、孩子的康复,是否被您过度绑定在“完整家庭”的期待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核心在于“家庭氛围的安全性”,而非形式上的完整。如果婚姻中充满冷暴力和指责,孩子可能会因父母的冲突加剧焦虑,他会误以为“父母的矛盾是我的错”。可尝试从以下角度问问自己:“如果我先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孩子是否能从我的状态中感受到即使生活很难,也可以被温柔对待?”目前可以尝试从“自救”开始做一些改变。1.为自己建立“情绪缓冲区”。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允许自己说:“妈妈现在需要冷静5分钟,我们各自调整一下好吗?”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消耗自己。2.为孩子的问题寻找“专业化”解决,别独自扛下所有责任。带孩子寻求正规心理干预,如心理动力学咨询、家庭治疗等,让咨询师帮助孩子表达对父亲的感受,比您直接传递更安全,也让丈夫参与咨询,若他拒绝,可先自己参与,让咨询师教您如何与他沟通。3、与丈夫进行“底线沟通”,明确您能承受的边界。比如,您可以表达:“我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分歧,但我需要您做到两点:第一,不在孩子面前指责我;第二,每周至少有1次陪孩子散步(哪怕不说话)。如果您连这些都做不到,我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关系。”用具体行为替代抱怨,降低他的抵触。他可能依然逃避,但您的坚定会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持续拒绝参与,或许需要接受“您无法改变他”的现实,转而聚焦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我是壹心理入驻咨询师王黎,一位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咨询师,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帮助帮到您,您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题主,您好,作为心理咨询师,我能感受到您在家庭困境中受到多重压力的痛苦。既要承接孩子剧烈的情绪波动,又要面对丈夫的误解与逃避,还要在“维持婚姻”和“自我保护”之间反复拉扯。以下是从心理支持角度为您梳理的思考方向,希望能帮您找到一些思路。您正在用自我牺牲维系家庭,但代价已超出负荷。在孩子的情绪中,您成为了唯一的“情绪容器”。孩子对父亲的怨恨背后,可能隐藏着长期情感缺位,比如父亲的陪伴质量、沟通方式不合适等,而您出于“怕他放弃孩子”的顾虑选择沉默,实则是在替孩子背负对父亲的失望,也替丈夫逃避了他本该面对的亲子责任。这种“两头瞒”的状态,让您独自承担了孩子的情绪爆发和对婚姻的无力感。在与丈夫的关系中,因为丈夫的逃避与冷暴力,您被“情感隔离”。他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您的宠溺”,本质上是用指责回避自己的焦虑,或许他对孩子的状况感到无力,又不知如何介入,只能通过否定您的方式维持“自己是对的”的安全感。而冷暴力背后,可能是他对亲子关系破裂的恐惧,只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婚姻能否继续?需要分析三个核心问题:1、孩子的困境是婚姻矛盾的“导火索”,还是“放大器”?在孩子抑郁前,你们的婚姻是否已存在沟通模式的隐患?比如丈夫习惯回避冲突、你们对家庭责任的分工是否失衡)。孩子的问题可能让原本被掩盖的矛盾:如情感疏离、权力斗争彻底暴露。建议您与丈夫可以尝试用“非暴力沟通”表达感受:“当您说孩子是被我宠坏的,我感到很委屈,因为我每天陪孩子时也很无助,特别需要您的理解。”避免指责,聚焦感受,降低他的防御。2、您害怕离婚的核心,是“视力问题带来的生存恐惧”还是“情感依赖”?在现实层面建议您梳理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支持系统,如亲友帮助、残联资源,评估离婚后的生活可行性。很多视力障碍者通过辅助工具如语音软件、定向培训也能独立生活,可先了解相关社会资源,这不是否定您的恐惧,而是让恐惧有具体的应对方向。在情感层面,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丈夫能提供情感支持,我是否还愿意留在婚姻里?”有时我们害怕的不是“离婚”,而是“继续在孤独中承担一切”。3、孩子的康复,是否被您过度绑定在“完整家庭”的期待里?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心理健康核心在于“家庭氛围的安全性”,而非形式上的完整。如果婚姻中充满冷暴力和指责,孩子可能会因父母的冲突加剧焦虑,他会误以为“父母的矛盾是我的错”。可尝试从以下角度问问自己:“如果我先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孩子是否能从我的状态中感受到即使生活很难,也可以被温柔对待?”目前可以尝试从“自救”开始做一些改变。1.为自己建立“情绪缓冲区”。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允许自己说:“妈妈现在需要冷静5分钟,我们各自调整一下好吗?”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消耗自己。2.为孩子的问题寻找“专业化”解决,别独自扛下所有责任。带孩子寻求正规心理干预,如心理动力学咨询、家庭治疗等,让咨询师帮助孩子表达对父亲的感受,比您直接传递更安全,也让丈夫参与咨询,若他拒绝,可先自己参与,让咨询师教您如何与他沟通。3、与丈夫进行“底线沟通”,明确您能承受的边界。比如,您可以表达:“我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分歧,但我需要您做到两点:第一,不在孩子面前指责我;第二,每周至少有1次陪孩子散步(哪怕不说话)。如果您连这些都做不到,我需要重新考虑我们的关系。”用具体行为替代抱怨,降低他的抵触。他可能依然逃避,但您的坚定会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他持续拒绝参与,或许需要接受“您无法改变他”的现实,转而聚焦自己和孩子的需求。我是壹心理入驻咨询师王黎,一位青少年和成人心理咨询师,希望以上分享能够帮助帮到您,您可以继续保持联系。

8
评论
分享
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生命是一次美丽的旅程,不为欣赏、只为绽放。心疼的抱抱你,你真的很不容易,这一年来你面对双重压力:孩子焦虑抑郁休学在家,伴侣无法与你共同承担且想放弃孩子。作为母亲,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爱与保护,这股力量甚至连父亲也是无法理解的。🌹1.目前,你是孩子最有力的靠山,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你现在处于身心都不断耗竭的状态,既要承接孩子的情绪,又要承受婚姻的压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就像人体机能一样,必须有造血系统才能确保正常运转。你不断耗能,特别需要社会支持系统做支撑。比如,可以找一个擅长家庭治疗或创伤治疗的心理师,为你提供情绪疏导和决策支持。或者加入互助团体,类似"抑郁症患儿家长互助团体",线上或线下均可以,与有相似经历的家长交流,减少孤独感,获得理解与支持。只有你坚强的活着,甚至过得更好,孩子才会有希望、有未来。🌹2.如何面对孩子的焦虑抑郁、以及自己的婚姻关系(1)对孩子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可以建立一个“缓冲带。用一些中性的回应来保护自己。如:妈妈看到你很痛苦,我们稍等一会儿再聊。——这样可以避免在激动时消耗自己。与孩子提前做约定,双方情绪激烈时暂停对话,对彼此都是很好的保护。当孩子表达对父亲的愤怒时,你可以共情但不强化,避免成为父子间的传话者。孩子的情绪需要专业心理师引导疏解。焦虑抑郁的治疗恢复是一个长程,急不得。在父亲配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家庭系统调整,通过第三方专业人士中介,避免你们夫妻的争执成为孩子康复的阻碍。还需要加强父亲单独与孩子的互动,减少说教,重在重建信任。(2)对伴侣你丈夫的表现,逃避、冷暴力、将责任归咎于你,可能反映了他自身的无能和恐惧,而非单纯的冷漠。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况且男人和女人天生各不同,可以增进沟通交流。找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机,用非指责的方式和丈夫沟通,看到共同的方向:你们都希望孩子好起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再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要设置沟通底线,如果他继续用"宠溺导致问题"这类指责性语言,可以平静回应你的态度:——你们再追究责任没有意义。如果对方有具体建议,你愿意听;如果没有,你需要他至少不否定你的付出。不帮忙,但也不要形成阻力。最后,当前你一个人承受了太多压力,难免产生极端想法,想对婚姻和亲密关系做个了结。在极度疲惫时,不必强迫自己立刻选择离或不离。可以给自己一个观察期,记录丈夫的实际行动而非语言,之后再评估。同时也让自己从繁杂且诸多情绪中抽离出来,看见更多真相。捋顺捋顺。你已经在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独自支撑孩子这么久,证明你拥有远超自己想象的韧性。一切都会过去的,请你相信正在向好发生。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

你好,我是心探教练放飞,生命是一次美丽的旅程,不为欣赏、只为绽放。心疼的抱抱你,你真的很不容易,这一年来你面对双重压力:孩子焦虑抑郁休学在家,伴侣无法与你共同承担且想放弃孩子。作为母亲,对于孩子无条件的爱与保护,这股力量甚至连父亲也是无法理解的。🌹1.目前,你是孩子最有力的靠山,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你现在处于身心都不断耗竭的状态,既要承接孩子的情绪,又要承受婚姻的压力,甚至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就像人体机能一样,必须有造血系统才能确保正常运转。你不断耗能,特别需要社会支持系统做支撑。比如,可以找一个擅长家庭治疗或创伤治疗的心理师,为你提供情绪疏导和决策支持。或者加入互助团体,类似"抑郁症患儿家长互助团体",线上或线下均可以,与有相似经历的家长交流,减少孤独感,获得理解与支持。只有你坚强的活着,甚至过得更好,孩子才会有希望、有未来。🌹2.如何面对孩子的焦虑抑郁、以及自己的婚姻关系(1)对孩子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可以建立一个“缓冲带。用一些中性的回应来保护自己。如:妈妈看到你很痛苦,我们稍等一会儿再聊。——这样可以避免在激动时消耗自己。与孩子提前做约定,双方情绪激烈时暂停对话,对彼此都是很好的保护。当孩子表达对父亲的愤怒时,你可以共情但不强化,避免成为父子间的传话者。孩子的情绪需要专业心理师引导疏解。焦虑抑郁的治疗恢复是一个长程,急不得。在父亲配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家庭系统调整,通过第三方专业人士中介,避免你们夫妻的争执成为孩子康复的阻碍。还需要加强父亲单独与孩子的互动,减少说教,重在重建信任。(2)对伴侣你丈夫的表现,逃避、冷暴力、将责任归咎于你,可能反映了他自身的无能和恐惧,而非单纯的冷漠。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况且男人和女人天生各不同,可以增进沟通交流。找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机,用非指责的方式和丈夫沟通,看到共同的方向:你们都希望孩子好起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再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要设置沟通底线,如果他继续用"宠溺导致问题"这类指责性语言,可以平静回应你的态度:——你们再追究责任没有意义。如果对方有具体建议,你愿意听;如果没有,你需要他至少不否定你的付出。不帮忙,但也不要形成阻力。最后,当前你一个人承受了太多压力,难免产生极端想法,想对婚姻和亲密关系做个了结。在极度疲惫时,不必强迫自己立刻选择离或不离。可以给自己一个观察期,记录丈夫的实际行动而非语言,之后再评估。同时也让自己从繁杂且诸多情绪中抽离出来,看见更多真相。捋顺捋顺。你已经在不可能中创造了可能——独自支撑孩子这么久,证明你拥有远超自己想象的韧性。一切都会过去的,请你相信正在向好发生。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世界和我爱着你。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

7
评论
分享
题主好我是kelly【关于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夫妻意见不一】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几个问题哪个是重要的。作为妈妈不一定很不容易,担心孩子,也有期待在孩子的爸爸身上,我们现在做一些假设。【关于问题的排序】我们先回到婚姻关系中来,假如孩子爸爸只能为家人提供经济帮助,其他事情交给你处理,信任你可以好好陪伴抑郁在家一年的孩子。接着你对孩子爸爸每天说感谢,可以为这个家带来经济帮助,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可以把家庭当作实验场,如果做这些变化可以改变你们的家庭,你们的婚姻,你愿意尝试吗?家庭中每个人的精力都可以发挥到极致,让赚钱的事情暂时交给孩子爸爸,让孩子看到假如没有爸爸的工作,也许这个家庭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和变化?这样至少夫妻问题可以延后你们的实验,例如用半年,一年的时间来做观察,调整。假如你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一部分去关心孩子,多问问孩子情绪爆发,需要你们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到呢?如果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里让孩子成为孩子,避免卷入父母的情绪,孩子也可以安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我们可以去一起猜想一下,假如家庭父母没有矛盾,情绪,家庭平静幸福,父母也没有离婚的念头,彼此互相理解,孩子会情绪更好还是更不好呢?你是智慧的妈妈,也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我想你一定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爸爸,自己的生活,包括孩子的情绪。【关于改变】现在孩子普遍压力都很大,虽然孩子有一些“问题”,但至少你们也都接纳了目前孩子在家,我想作为孩子也会内疚?父母的接纳,理解,也在为照顾自己,一定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才会有剧烈的情绪波动?我看到了母亲焦虑,担心女儿,这个家庭中看到了你们母女对父亲都有自己的期待。爸爸知道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吗?孩子的父亲做了什么,让她怨恨如此多呢?你提到不想把孩子怨恨父亲的这个话说给他听,怕他会彻底放弃孩子,你是会处理问题的妈妈,不确定在孩子面前,你会和孩子如何分享夫妻的日常生活呢?孩子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尊重,理解,孩子的爸爸感受到被自己的妻子肯定,鼓励,也愿意和你投入到家庭中。这样大家都会感受到这个家庭中你的重要,无论对老公,孩子,你都是家庭的核心。很多孩子也许比我们想的还要善良,敏感,不确定女儿是否看到和感受到你心里两边都承受巨大的痛苦?知道你无法信任未来?假如这个家目前的情况不改变,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到这个家庭需要的是调整,妈妈变的越来越有力量,即使🈶视力问题,毕竟目前婚姻是稳定的。例如女儿至少在身边,你们三口之家还在一起,最糟糕的事情也许可以改变心态。虽然女儿情绪不稳定,至少她陪伴你度过了这一年,也看到了依然想要变的更好的动力,我感受到你想寻求家庭外的帮助,或者咨询师是可以给你一些支持,帮助你了解到目前阻碍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家庭发生问题,害怕离婚,也会去珍惜身边的人,家庭,也会感谢那个自己一直互相依靠的家庭。有时候换一个视角,先去看到自己当下拥有的一切:也许这时候不会放在内心很痛苦,而是去看到自己的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东西,养育成长的孩子还在身边,抑郁焦虑也许也会互相影响,彼此信任,投入积极的生活,我想都值得试试哦。目前婚姻中可以做一些什么,至于未来,还有改变的机会呢~世界和我爱着你推荐书籍《论婚姻和道德》《我母亲我自己》

题主好我是kelly【关于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夫妻意见不一】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几个问题哪个是重要的。作为妈妈不一定很不容易,担心孩子,也有期待在孩子的爸爸身上,我们现在做一些假设。【关于问题的排序】我们先回到婚姻关系中来,假如孩子爸爸只能为家人提供经济帮助,其他事情交给你处理,信任你可以好好陪伴抑郁在家一年的孩子。接着你对孩子爸爸每天说感谢,可以为这个家带来经济帮助,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每天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可以把家庭当作实验场,如果做这些变化可以改变你们的家庭,你们的婚姻,你愿意尝试吗?家庭中每个人的精力都可以发挥到极致,让赚钱的事情暂时交给孩子爸爸,让孩子看到假如没有爸爸的工作,也许这个家庭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和变化?这样至少夫妻问题可以延后你们的实验,例如用半年,一年的时间来做观察,调整。假如你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一部分去关心孩子,多问问孩子情绪爆发,需要你们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到呢?如果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在大家可以接受的范围里让孩子成为孩子,避免卷入父母的情绪,孩子也可以安心做一些自己的事情。我们可以去一起猜想一下,假如家庭父母没有矛盾,情绪,家庭平静幸福,父母也没有离婚的念头,彼此互相理解,孩子会情绪更好还是更不好呢?你是智慧的妈妈,也是这个家庭的女主人,我想你一定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爸爸,自己的生活,包括孩子的情绪。【关于改变】现在孩子普遍压力都很大,虽然孩子有一些“问题”,但至少你们也都接纳了目前孩子在家,我想作为孩子也会内疚?父母的接纳,理解,也在为照顾自己,一定也有很多的烦恼,所以才会有剧烈的情绪波动?我看到了母亲焦虑,担心女儿,这个家庭中看到了你们母女对父亲都有自己的期待。爸爸知道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吗?孩子的父亲做了什么,让她怨恨如此多呢?你提到不想把孩子怨恨父亲的这个话说给他听,怕他会彻底放弃孩子,你是会处理问题的妈妈,不确定在孩子面前,你会和孩子如何分享夫妻的日常生活呢?孩子感受到妈妈对爸爸的爱,尊重,理解,孩子的爸爸感受到被自己的妻子肯定,鼓励,也愿意和你投入到家庭中。这样大家都会感受到这个家庭中你的重要,无论对老公,孩子,你都是家庭的核心。很多孩子也许比我们想的还要善良,敏感,不确定女儿是否看到和感受到你心里两边都承受巨大的痛苦?知道你无法信任未来?假如这个家目前的情况不改变,你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到这个家庭需要的是调整,妈妈变的越来越有力量,即使🈶视力问题,毕竟目前婚姻是稳定的。例如女儿至少在身边,你们三口之家还在一起,最糟糕的事情也许可以改变心态。虽然女儿情绪不稳定,至少她陪伴你度过了这一年,也看到了依然想要变的更好的动力,我感受到你想寻求家庭外的帮助,或者咨询师是可以给你一些支持,帮助你了解到目前阻碍的是什么。我想很多人家庭发生问题,害怕离婚,也会去珍惜身边的人,家庭,也会感谢那个自己一直互相依靠的家庭。有时候换一个视角,先去看到自己当下拥有的一切:也许这时候不会放在内心很痛苦,而是去看到自己的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东西,养育成长的孩子还在身边,抑郁焦虑也许也会互相影响,彼此信任,投入积极的生活,我想都值得试试哦。目前婚姻中可以做一些什么,至于未来,还有改变的机会呢~世界和我爱着你推荐书籍《论婚姻和道德》《我母亲我自己》

7
评论
分享
看到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此刻的矛盾,纠结,痛苦。好像你是处于一个两面夹击的状态中,一方面老公指责你,另一方面女儿依赖你,你需要承担老公的指责,需要承接孩子的负面情绪,好像是已经觉得不堪重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对于你的描述,我有几点看法:第一,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你丈夫采取逃避的态度,把所有的养育责任都推给你,通过指责你,来缓解他自己的焦虑,好像他是把坏的都丢给你,把好的都留给他自己。而他这样的方式,让你承受了双倍的心理负担,让你感觉十分痛苦。第二,孩子的情绪爆发,可能是一种"见诸行动"的表现,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只能通过行为来宣泄。你作为她的母亲,能提供给她情绪的涵容,确实是很必要的。但这种持续的共情消耗,确实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而且你自己都已经焦虑不安了,老公又无法给你提供支持,相当于是你在孤军作战,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她对父亲的强烈怨恨,可能是无意识地承载了你未能表达的愤怒,她可能是无意识地和你站在了一起,共同抵抗她爸爸,形成了一个家庭结盟。第三,我觉得,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你害怕丈夫放弃孩子,这是现实的担忧还是来自你早期经历的体验?视力障碍带来的依赖需求,是否激活了你某些"未完成的分离个体化"课题?你内心的矛盾,好像是既渴望表达真实的愤怒,又害怕失去他,你的内心好像正在经历着一种撕裂感。对老公没有表达的怨恨形成了一种"压抑"的防御机制,对独立生活的恐惧触发了"退行"的防御机制,回到了一种依赖的状态,而你的视力问题,好像又强化了你内心的原始焦虑,就像是婴儿害怕失去赖以生存的照顾者。你"涵容"了孩子的情绪,却无法涵容自己的情绪,我会觉得很心疼你。就好像你已经付出了你的全部,付出了你的所有,却还是得不到老公的认可与支持,也得不到孩子的回报与感激,家庭还是出了问题,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特别无力,特别无助,特别孤独的感觉。该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你可以尝试梳理自己的情绪或感受,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练习自我觉察,学会关爱自己。其次,尝试在适当的时机,用非指责的方式向老公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可以提议共同参加亲子教育的课程,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夫妻治疗或者是家庭治疗。关于女儿的治疗,可以寻找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可以尝试通过绘画或沙盘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记录孩子的情绪爆发模式,寻找潜在的触发因素。家庭层面,建立稳定的日常作息,创造安全的情绪表达空间,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你正在经历的是整个家庭系统的困扰,不是你个人的失败。我们说,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困难往往会唤起父母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你现在的痛苦,恰恰给你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契机,这也提醒你,这正是你的家庭系统需要做出调整的时候了。祝福你!

看到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此刻的矛盾,纠结,痛苦。好像你是处于一个两面夹击的状态中,一方面老公指责你,另一方面女儿依赖你,你需要承担老公的指责,需要承接孩子的负面情绪,好像是已经觉得不堪重负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对于你的描述,我有几点看法:第一,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你丈夫采取逃避的态度,把所有的养育责任都推给你,通过指责你,来缓解他自己的焦虑,好像他是把坏的都丢给你,把好的都留给他自己。而他这样的方式,让你承受了双倍的心理负担,让你感觉十分痛苦。第二,孩子的情绪爆发,可能是一种"见诸行动"的表现,她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只能通过行为来宣泄。你作为她的母亲,能提供给她情绪的涵容,确实是很必要的。但这种持续的共情消耗,确实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而且你自己都已经焦虑不安了,老公又无法给你提供支持,相当于是你在孤军作战,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了。她对父亲的强烈怨恨,可能是无意识地承载了你未能表达的愤怒,她可能是无意识地和你站在了一起,共同抵抗她爸爸,形成了一个家庭结盟。第三,我觉得,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你害怕丈夫放弃孩子,这是现实的担忧还是来自你早期经历的体验?视力障碍带来的依赖需求,是否激活了你某些"未完成的分离个体化"课题?你内心的矛盾,好像是既渴望表达真实的愤怒,又害怕失去他,你的内心好像正在经历着一种撕裂感。对老公没有表达的怨恨形成了一种"压抑"的防御机制,对独立生活的恐惧触发了"退行"的防御机制,回到了一种依赖的状态,而你的视力问题,好像又强化了你内心的原始焦虑,就像是婴儿害怕失去赖以生存的照顾者。你"涵容"了孩子的情绪,却无法涵容自己的情绪,我会觉得很心疼你。就好像你已经付出了你的全部,付出了你的所有,却还是得不到老公的认可与支持,也得不到孩子的回报与感激,家庭还是出了问题,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特别无力,特别无助,特别孤独的感觉。该怎么办呢?我觉得,首先你可以尝试梳理自己的情绪或感受,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支持网络,练习自我觉察,学会关爱自己。其次,尝试在适当的时机,用非指责的方式向老公表达你的感受和需求。可以提议共同参加亲子教育的课程,必要时,也可以考虑夫妻治疗或者是家庭治疗。关于女儿的治疗,可以寻找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咨询师,可以尝试通过绘画或沙盘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无法言说的情感,记录孩子的情绪爆发模式,寻找潜在的触发因素。家庭层面,建立稳定的日常作息,创造安全的情绪表达空间,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你正在经历的是整个家庭系统的困扰,不是你个人的失败。我们说,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困难往往会唤起父母自身未解决的内心冲突,你现在的痛苦,恰恰给你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契机,这也提醒你,这正是你的家庭系统需要做出调整的时候了。祝福你!

7
评论
分享
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简短的问题描述,看得出来,现在的你正在陷入家庭系统的多重危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夫妻关系破裂,你自身的焦虑和视力障碍。你描述的情境中,每个家庭成员都陷入了痛苦模式:孩子用情绪爆发来表达痛苦,丈夫用逃避来推卸责任,你则成了家庭情绪的承重墙。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你们家现在至少有三个子系统的困扰。第一,夫妻子系统,丈夫认为是你的宠溺导致了孩子的抑郁,和你的隐忍形成了典型的追讨模式,你越是努力想要修复,丈夫越是想要退缩。丈夫的逃避也让你陷入了责任孤岛。他的“放弃”或许不仅指向孩子,也透露出对解决问题的深度无力感。这种指责-防御的循环让沟通无法流动。第二,亲子子系统。孩子的抑郁焦虑成为全家的“风暴中心”,孩子可能用症状维系了父母的婚姻,父母因要一起拯救孩子暂时搁置了矛盾,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则是长期情感忽视的呐喊,你不敢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告知丈夫,也加深了你的孤立。你对孩子的关注可能反过来也影响了孩子和丈夫。第三,你自身个体层面。你自身的视力问题和焦虑正在被家庭压力放大,你害怕离婚后没有依靠。但丈夫的疏离和孩子的需求之间你艰难支持,无法释放自己的压力,甚至把婚姻当成了唯一的依靠来源。从家庭系统动力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症状其实也可能充当着反映家庭深层问题的信号——她在用强烈的情绪唤醒这个系统对内在矛盾的关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各有各的痛苦,各有各的挣扎。你在提问的标题和最后,问题都是关于婚姻的,婚姻还能走多久,婚姻还能继续吗?看上去似乎你很想通过离开造成困扰的人,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丈夫无法提供支持,甚至他本身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那离开造成问题的人,也就可以部分的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离婚,你也有一些担忧,第一是你害怕离婚后自己没有依靠,第二,我估计你还有对于一个人照顾孩子的担忧。就你的描述来看,如果离婚,丈夫大概率是不会要孩子的抚养权的,你现在要全身心陪伴孩子,如果离婚,你不仅要陪伴孩子,可能还要面临一些经济困境等。对于要不要离婚,可能更多的需要你去考虑,你现阶段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的需求无法满足,那保留婚姻关系和离婚要承担的代价,你更愿意付出哪一个。如果不离婚,保持现状,如果你想减少自己的内耗,大概首先你要对丈夫死心,不要再期待他能够去关注孩子,去给你和孩子情感支持之类的。好处是,你现在还有婚姻关系在,虽然对方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但未来也许会有其他变数。现在你也不用去跟对方吵之类的,就当对方是个养娃的合伙人,或者是个养娃的提款机,这也是他应尽的责任。坏处是,孩子可能还是对父亲有期待,还是对和睦家庭有期待,或者说孩子可能会用自己的症状来帮忙维持父母的婚姻关系,这不利于孩子的康复。如果离婚,你大概率要带着孩子。坏处是你可能要一个人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好处是你完全不用期待对方的照顾之类的。你和孩子的生活可能会更简单一点。孩子如果看到自己无法去维系父母的婚姻关系,可能她的症状就失去了意义,有可能孩子不需要现在的症状了,会有所改善。但也不一定孩子会改善。就你的描述来看,你们家的现状可能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夫妻关系,孩子的抑郁只是对夫妻关系的反馈。强烈建议你和丈夫去做夫妻咨询,如果可以,最好是一家三口去做家庭咨询。如果无法说服丈夫做咨询,你可以自己去做咨询,或者是跟孩子两个人去做咨询。你们家孩子最好也能去做个体咨询。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你好呀,给你一个360度的拥抱。简短的问题描述,看得出来,现在的你正在陷入家庭系统的多重危机: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夫妻关系破裂,你自身的焦虑和视力障碍。你描述的情境中,每个家庭成员都陷入了痛苦模式:孩子用情绪爆发来表达痛苦,丈夫用逃避来推卸责任,你则成了家庭情绪的承重墙。从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你们家现在至少有三个子系统的困扰。第一,夫妻子系统,丈夫认为是你的宠溺导致了孩子的抑郁,和你的隐忍形成了典型的追讨模式,你越是努力想要修复,丈夫越是想要退缩。丈夫的逃避也让你陷入了责任孤岛。他的“放弃”或许不仅指向孩子,也透露出对解决问题的深度无力感。这种指责-防御的循环让沟通无法流动。第二,亲子子系统。孩子的抑郁焦虑成为全家的“风暴中心”,孩子可能用症状维系了父母的婚姻,父母因要一起拯救孩子暂时搁置了矛盾,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则是长期情感忽视的呐喊,你不敢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告知丈夫,也加深了你的孤立。你对孩子的关注可能反过来也影响了孩子和丈夫。第三,你自身个体层面。你自身的视力问题和焦虑正在被家庭压力放大,你害怕离婚后没有依靠。但丈夫的疏离和孩子的需求之间你艰难支持,无法释放自己的压力,甚至把婚姻当成了唯一的依靠来源。从家庭系统动力的角度来看,孩子的症状其实也可能充当着反映家庭深层问题的信号——她在用强烈的情绪唤醒这个系统对内在矛盾的关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各有各的痛苦,各有各的挣扎。你在提问的标题和最后,问题都是关于婚姻的,婚姻还能走多久,婚姻还能继续吗?看上去似乎你很想通过离开造成困扰的人,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丈夫无法提供支持,甚至他本身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那离开造成问题的人,也就可以部分的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离婚,你也有一些担忧,第一是你害怕离婚后自己没有依靠,第二,我估计你还有对于一个人照顾孩子的担忧。就你的描述来看,如果离婚,丈夫大概率是不会要孩子的抚养权的,你现在要全身心陪伴孩子,如果离婚,你不仅要陪伴孩子,可能还要面临一些经济困境等。对于要不要离婚,可能更多的需要你去考虑,你现阶段最迫切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的需求无法满足,那保留婚姻关系和离婚要承担的代价,你更愿意付出哪一个。如果不离婚,保持现状,如果你想减少自己的内耗,大概首先你要对丈夫死心,不要再期待他能够去关注孩子,去给你和孩子情感支持之类的。好处是,你现在还有婚姻关系在,虽然对方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但未来也许会有其他变数。现在你也不用去跟对方吵之类的,就当对方是个养娃的合伙人,或者是个养娃的提款机,这也是他应尽的责任。坏处是,孩子可能还是对父亲有期待,还是对和睦家庭有期待,或者说孩子可能会用自己的症状来帮忙维持父母的婚姻关系,这不利于孩子的康复。如果离婚,你大概率要带着孩子。坏处是你可能要一个人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好处是你完全不用期待对方的照顾之类的。你和孩子的生活可能会更简单一点。孩子如果看到自己无法去维系父母的婚姻关系,可能她的症状就失去了意义,有可能孩子不需要现在的症状了,会有所改善。但也不一定孩子会改善。就你的描述来看,你们家的现状可能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夫妻关系,孩子的抑郁只是对夫妻关系的反馈。强烈建议你和丈夫去做夫妻咨询,如果可以,最好是一家三口去做家庭咨询。如果无法说服丈夫做咨询,你可以自己去做咨询,或者是跟孩子两个人去做咨询。你们家孩子最好也能去做个体咨询。你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我是经常又佛又丧,偶尔积极上进的心理咨询师,世界和我爱着你。

5
评论
分享
你好。你现在的处境真的非常不易,孩子抑郁休学和情绪波动已经让你非常焦虑疲惫,而老公却表现出逃避和指责的态度,不仅没有给到你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反而加重了你的心理负担。好像一家人的情绪都成了你的责任,你的持续付出和伴侣的退缩可能也让你寒心、继而对婚姻产生了动摇。孩子的状态让家庭陷入了一种危机当中,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可能每个人都会感觉“失控”的恐惧。你老公想要放弃孩子、甚至把孩子生病归咎于你的溺爱,不知道他是知道孩子生病一开始就这样,还是曾经跟你一起努力过但后来改变的?假如他曾经尝试过提供支持、而后慢慢开始逃避,那么他的行为背后可能也有一些未被察觉的心理防御或创伤反应。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情绪时(例如“做为父亲,我却帮不了孩子、改变不了任何事”的挫败和无力),往往会本能地激活防御机制,常见的表现就有否认现实、逃避责任、把情绪(特别是愤怒和焦虑)转移到别人身上,以避免自己崩溃。但如果他开始的确尝试过跟你一同努力,那说明他的愿望和你是一致的,对今后的关系调节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对你来说,本就很艰难地承接着孩子的情绪,现在又得照顾老公的情绪、维系家庭的运转,处在了夹心的位置。不敢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告诉老公,说明你一直在扮演调解者和维护者的角色,但是拉扯的张力实在太大了、这个链接也快承受不住了。我曾经在壹心理平台听过多次家庭系统咨询的示范课,其中老师们指出一个家庭中较多出现的现象、而大多数人却难以意识得到:孩子的心理疾病或状态往往是在代替父母进行表达—把父母难以承受却又无法表达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我不确定你们所面临的是否一定是这种情况,但它可以提供一个视角,就是说父母也需要把关注拉回到自己的需要、以及夫妻关系上。也许当下不用急着决定婚姻如何选择,先把注意力收回到你自己身上、给自己一个调整的空间:积极地寻找外部支持,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和空间、哪怕很少但也要确定下来这样的自我修复时间(例如每天固定的户外散步、写日记、听音乐时间,让自己不再完全淹没在“照顾别人”的角色中)。还可以尝试跟老公聊聊,假如暂时放下“如何管孩子”的话题,而就是聚焦在你们之间、看看能给彼此什么样的支持吗,例如:“我们两个这段时间为了孩子的事好像耗尽了彼此的精力,似乎把做“父母”当做了唯一的任务,而忘记了我们俩是相依相伴的队友。咱们能不能聊一聊自己,聊聊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能为我做点什么,让我们感觉到支持?”这样的对话不是为了立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尝试重建情感的连接。即使他现在不能立刻回应,但也传递了一个信号—你的愿望中包含着跟他的关系,你们不只是“职能性的父母”,而是两个都承受巨大压力的人,你希望找机会靠近、倾听彼此。如果感觉仅靠彼此间的沟通很难撬动现在的阻碍,可以考虑寻求伴侣咨询或家庭咨询的帮助,在中立和支持的场域里去探索改善关系的路径。若老公完全不愿沟通、拒绝承担家庭责任,确实需要思考一下这段关系是否还有共同经营的可能性,然后梳理一些相关的信息,从法律、现实、情感等多方面评估不同解决方案。

你好。你现在的处境真的非常不易,孩子抑郁休学和情绪波动已经让你非常焦虑疲惫,而老公却表现出逃避和指责的态度,不仅没有给到你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反而加重了你的心理负担。好像一家人的情绪都成了你的责任,你的持续付出和伴侣的退缩可能也让你寒心、继而对婚姻产生了动摇。孩子的状态让家庭陷入了一种危机当中,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可能每个人都会感觉“失控”的恐惧。你老公想要放弃孩子、甚至把孩子生病归咎于你的溺爱,不知道他是知道孩子生病一开始就这样,还是曾经跟你一起努力过但后来改变的?假如他曾经尝试过提供支持、而后慢慢开始逃避,那么他的行为背后可能也有一些未被察觉的心理防御或创伤反应。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无法承受的情绪时(例如“做为父亲,我却帮不了孩子、改变不了任何事”的挫败和无力),往往会本能地激活防御机制,常见的表现就有否认现实、逃避责任、把情绪(特别是愤怒和焦虑)转移到别人身上,以避免自己崩溃。但如果他开始的确尝试过跟你一同努力,那说明他的愿望和你是一致的,对今后的关系调节是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对你来说,本就很艰难地承接着孩子的情绪,现在又得照顾老公的情绪、维系家庭的运转,处在了夹心的位置。不敢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告诉老公,说明你一直在扮演调解者和维护者的角色,但是拉扯的张力实在太大了、这个链接也快承受不住了。我曾经在壹心理平台听过多次家庭系统咨询的示范课,其中老师们指出一个家庭中较多出现的现象、而大多数人却难以意识得到:孩子的心理疾病或状态往往是在代替父母进行表达—把父母难以承受却又无法表达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我不确定你们所面临的是否一定是这种情况,但它可以提供一个视角,就是说父母也需要把关注拉回到自己的需要、以及夫妻关系上。也许当下不用急着决定婚姻如何选择,先把注意力收回到你自己身上、给自己一个调整的空间:积极地寻找外部支持,给自己休息的时间和空间、哪怕很少但也要确定下来这样的自我修复时间(例如每天固定的户外散步、写日记、听音乐时间,让自己不再完全淹没在“照顾别人”的角色中)。还可以尝试跟老公聊聊,假如暂时放下“如何管孩子”的话题,而就是聚焦在你们之间、看看能给彼此什么样的支持吗,例如:“我们两个这段时间为了孩子的事好像耗尽了彼此的精力,似乎把做“父母”当做了唯一的任务,而忘记了我们俩是相依相伴的队友。咱们能不能聊一聊自己,聊聊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能为我做点什么,让我们感觉到支持?”这样的对话不是为了立刻解决所有问题,而是尝试重建情感的连接。即使他现在不能立刻回应,但也传递了一个信号—你的愿望中包含着跟他的关系,你们不只是“职能性的父母”,而是两个都承受巨大压力的人,你希望找机会靠近、倾听彼此。如果感觉仅靠彼此间的沟通很难撬动现在的阻碍,可以考虑寻求伴侣咨询或家庭咨询的帮助,在中立和支持的场域里去探索改善关系的路径。若老公完全不愿沟通、拒绝承担家庭责任,确实需要思考一下这段关系是否还有共同经营的可能性,然后梳理一些相关的信息,从法律、现实、情感等多方面评估不同解决方案。

5
评论
分享
题主你好!真的很心疼你,一个人默默扛下这么多!既要承受照顾孩子的身心俱疲,还要面对丈夫的不理解和冷暴力,明明自己也处在崩溃边缘,却依然在小心翼翼维系着家庭,你的坚强和隐忍真的太不容易了。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在家,情绪爆发是他内心痛苦的宣泄,这不是你的错,更不是因为所谓的“宠溺”。每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都有复杂的原因,或许是成长中的压力、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而不是简单归咎于某个人。老公轻易否定你的付出、放弃孩子,这对你和孩子都不公平。你选择暂时不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说出来,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和对孩子的保护,但这也让你承受了双倍的痛苦。你可以试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平和地和丈夫沟通,告诉他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共同的爱与支持,而不是互相指责。如果直接沟通困难,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让他们协助你们改善家庭关系。关于你担心视力问题、害怕离婚后失去依靠,这份担忧很真实。但请记住,婚姻不是你唯一的依靠,你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力量,从你坚持陪伴孩子就能看出来。即便未来有不同的选择,你也可以通过学习技能、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现在最要紧的,是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些放松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十几分钟,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找信任的朋友倾诉。也可以加入一些家长互助小组,和同样经历的人交流,彼此支持。孩子的康复是一个过程,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你的每一份坚持,每一次耐心的陪伴,都是孩子黑暗世界里的光。未来或许还会有很多艰难时刻,但请相信,你不是孤军奋战,也一定会迎来孩子重展笑颜、家庭关系缓和的那一天!

题主你好!真的很心疼你,一个人默默扛下这么多!既要承受照顾孩子的身心俱疲,还要面对丈夫的不理解和冷暴力,明明自己也处在崩溃边缘,却依然在小心翼翼维系着家庭,你的坚强和隐忍真的太不容易了。孩子抑郁焦虑休学在家,情绪爆发是他内心痛苦的宣泄,这不是你的错,更不是因为所谓的“宠溺”。每个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都有复杂的原因,或许是成长中的压力、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而不是简单归咎于某个人。老公轻易否定你的付出、放弃孩子,这对你和孩子都不公平。你选择暂时不把孩子对父亲的怨恨说出来,是出于对家庭的爱和对孩子的保护,但这也让你承受了双倍的痛苦。你可以试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平和地和丈夫沟通,告诉他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共同的爱与支持,而不是互相指责。如果直接沟通困难,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家庭治疗师的帮助,让他们协助你们改善家庭关系。关于你担心视力问题、害怕离婚后失去依靠,这份担忧很真实。但请记住,婚姻不是你唯一的依靠,你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力量,从你坚持陪伴孩子就能看出来。即便未来有不同的选择,你也可以通过学习技能、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现在最要紧的,是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些放松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十几分钟,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找信任的朋友倾诉。也可以加入一些家长互助小组,和同样经历的人交流,彼此支持。孩子的康复是一个过程,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看到希望。你的每一份坚持,每一次耐心的陪伴,都是孩子黑暗世界里的光。未来或许还会有很多艰难时刻,但请相信,你不是孤军奋战,也一定会迎来孩子重展笑颜、家庭关系缓和的那一天!

2
评论
分享
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看了你的文章,能感受到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其实夫妻直接应该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谈谈彼此的感受,你在陪孩子的有那些问题也可以让你先生知道。爱是需要流动的

先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看了你的文章,能感受到你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其实夫妻直接应该坐下来好好沟通一下,谈谈彼此的感受,你在陪孩子的有那些问题也可以让你先生知道。爱是需要流动的

评论
分享
  • 很讨厌显摆,如何和爱显摆的爸爸和平共处又不被气到?
    1回答 · 2025.09.03 21:33:03
  • 24女,和父母在一起过得很不开心,应该断绝关系吗?
    4回答 · 2025.09.03 20:53:33
  • 单亲女儿的心理历程,想要得到大家的帮助
    13回答 · 2025.09.03 10:13:00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