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好,几乎所有人都会讨厌拖延症,可是谁又能说自己没有一点点拖延呢?我是心探教练余,一起聊聊。说起拖延症,一般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的前提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或许是你期待着最后实现忙碌带来的快感,当你在deadline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后,能够获得远大于循序渐进后完成带来的成就感,其实是你用以获取成就感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在高压力,高紧迫感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并且在以后不断暗示重复和强化,形成反射连结。就如题主所写,原本可以提前半年左右办理的,非要等到临时才去…或许是你期待着暂时远离负面情绪,获得快乐的感受和体验,这其实是你在面对事情时的一种思维惯性,以及对应的行为惯性。因为你每次拖延的任务都是自己不感兴趣,且不得不完成,或者是复杂困难的,每次这样的事情,都会给你带来心理上,甚至躯体上的痛苦,于是你的内心就面临了逃避和处理的选择,当你选择逃避不行动,自己那些害怕紧张焦虑的情绪统统没有了,心里立刻就很爽,而且是效率最高的,这也会在以后不断暗示重复和强化,形成一种反射连接。于是我们潜意识里面选择了拖延。就如题主所写,每日至少服药一片只剩下最后一版,我仍迟迟没有去补充的行动…或许是你表达反抗和攻击的方式。我们的童年或许被父母严厉管教或过度控制,长大后容易出现焦虑。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无力反抗父母的控制,只能遵守服从,于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内心深处是有愤怒的,生命力和情绪得不到释放。焦虑和拖延,就可能是这种能量的变相释放,是一种伪装的反抗和攻击。就如题主所写,原本可以直接答应晚饭回娘家吃的事情…或许是你期待着完美的结果,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定目标做计划,去解释未知想法。其实是给自己设定了达到完美准备的标准,和自己的一套标准评价体系,只要不开始,你就不能说它无法完美,更不会打破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对完美目标的追求,和对他人评价的在意,造成了你对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恐惧,最后拖延。我们都希望一出手就赢得全场掌声,一次性就上手所有项目。但现实往往不理想,想法越多就会越纠结,越焦虑就会越难迈出第一步。没有一朵花是瞬间惊艳,要想华丽的登场,总有一个笨拙的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培养“足够好”的思维方式,试着接受存在偏差的过程,不因磕磕碰碰而苛责自己。有时候并不是觉得事情太难了,而是觉得结果来得太慢了。罗杰斯说过,美好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希望你能在慢生活中享受一切。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心态,放下对自己完美的期待,没有一朵花是瞬间绽放,任何美好的结果都得有一个笨拙的开始。我们也可在思想层面放松自己,设立任务目标的时候,看看是否符合smart原则,尤其是需要考虑一些实际的环境和客观因素,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和效能感,这会给我们传递“我可以”的信号,并及时的给自己兑现奖励,可以是给自己犒劳一顿美食,也可以为自己买一份小礼品,让我们把做事和开心的感受联结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和正强化,因为改变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我们也能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同学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做深度交流,释放一下低落的情绪。我们还要给自己赋能,走到大自然中,去听取蛙鸣,闻鸟语花香。感受真实的自己,感受真实的生活,永远相信自己,你一直在进步。推荐书籍《拖延心理学》
题主你好,几乎所有人都会讨厌拖延症,可是谁又能说自己没有一点点拖延呢?我是心探教练余,一起聊聊。说起拖延症,一般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的前提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或许是你期待着最后实现忙碌带来的快感,当你在deadline争分夺秒地完成任务后,能够获得远大于循序渐进后完成带来的成就感,其实是你用以获取成就感的一种方式,让自己在高压力,高紧迫感的状态下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态,并且在以后不断暗示重复和强化,形成反射连结。就如题主所写,原本可以提前半年左右办理的,非要等到临时才去…或许是你期待着暂时远离负面情绪,获得快乐的感受和体验,这其实是你在面对事情时的一种思维惯性,以及对应的行为惯性。因为你每次拖延的任务都是自己不感兴趣,且不得不完成,或者是复杂困难的,每次这样的事情,都会给你带来心理上,甚至躯体上的痛苦,于是你的内心就面临了逃避和处理的选择,当你选择逃避不行动,自己那些害怕紧张焦虑的情绪统统没有了,心里立刻就很爽,而且是效率最高的,这也会在以后不断暗示重复和强化,形成一种反射连接。于是我们潜意识里面选择了拖延。就如题主所写,每日至少服药一片只剩下最后一版,我仍迟迟没有去补充的行动…或许是你表达反抗和攻击的方式。我们的童年或许被父母严厉管教或过度控制,长大后容易出现焦虑。因为小时候的我们无力反抗父母的控制,只能遵守服从,于是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内心深处是有愤怒的,生命力和情绪得不到释放。焦虑和拖延,就可能是这种能量的变相释放,是一种伪装的反抗和攻击。就如题主所写,原本可以直接答应晚饭回娘家吃的事情…或许是你期待着完美的结果,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定目标做计划,去解释未知想法。其实是给自己设定了达到完美准备的标准,和自己的一套标准评价体系,只要不开始,你就不能说它无法完美,更不会打破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对完美目标的追求,和对他人评价的在意,造成了你对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恐惧,最后拖延。我们都希望一出手就赢得全场掌声,一次性就上手所有项目。但现实往往不理想,想法越多就会越纠结,越焦虑就会越难迈出第一步。没有一朵花是瞬间惊艳,要想华丽的登场,总有一个笨拙的开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培养“足够好”的思维方式,试着接受存在偏差的过程,不因磕磕碰碰而苛责自己。有时候并不是觉得事情太难了,而是觉得结果来得太慢了。罗杰斯说过,美好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希望你能在慢生活中享受一切。我们可以尝试调整心态,放下对自己完美的期待,没有一朵花是瞬间绽放,任何美好的结果都得有一个笨拙的开始。我们也可在思想层面放松自己,设立任务目标的时候,看看是否符合smart原则,尤其是需要考虑一些实际的环境和客观因素,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可以增加我们的控制感和效能感,这会给我们传递“我可以”的信号,并及时的给自己兑现奖励,可以是给自己犒劳一顿美食,也可以为自己买一份小礼品,让我们把做事和开心的感受联结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和正强化,因为改变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你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我们也能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同学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做深度交流,释放一下低落的情绪。我们还要给自己赋能,走到大自然中,去听取蛙鸣,闻鸟语花香。感受真实的自己,感受真实的生活,永远相信自己,你一直在进步。推荐书籍《拖延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