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管理方式很压抑,请分析以下她的心理及应对方法

岁月无痕
#表达情绪#抑郁情绪
各位壹心理的老师上午好!我心理一直有一个困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一些操作,原先大多数同事重复上千次,都没有出现问题。突然有一天出现问题,然后领导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就独裁专断宣布禁止以那样方式进行工作活动,而且将其列到“禁止清单中”,小组开会每隔一段时间叫下属读“禁止清单中的内容”,如果出现此类工作方式(即使没有出现问题)也会被当场训斥!下次就会成为评低绩效的污点。在她领导的电脑文档中每个同事都有一大堆所谓的问题。一个月工资就少了几百块!真的很会控制人!令人很愤怒与压抑。而领导每天笑呵呵的![这与因噎废食!吃一顿饭噎着了或者吃鱼卡到喉咙了,就命令禁止大家吃饭,禁止吃鱼!]也没有给出正确的措施。这领导是一种什么心态?真是搞不懂!而且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某同事犯了点错,开会遭训了,半年绩效也扣了,到年底连带加最少工资,其他同事都是5%,6%的加,那位员工只加了1%。令大多数员工都有点恐惧感!过了大半年之后,公司大BOSS过来检查。那位员工本来那个正常上早班,被领导安排其他同事取代,也就是调班了。那位同事质问为什么这样排班?领导在工作群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你半年之前上次犯过错,怕影响检查不过关。所以安排那位员工上夜班!我在想她的脑袋里恐怖故事(那位同事又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怎么那么多?行政法都有一事不二罚(一事不再罚)原则,她比国家法律还严格!而且在工作群里指出!有那么多同事看到,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他这种翻旧账,欠银行钱还没还完,压迫管理方式令人头疼。出去找工作又不好找!请各位老师支招,分析一下她的心理以及应对此类领导的方法。

各位壹心理的老师上午好!我心理一直有一个困惑,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一些操作,原先大多数同事重复上千次,都没有出现问题。突然有一天出现问题,然后领导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就独裁专断宣布禁止以那样方式进行工作活动,而且将其列到“禁止清单中”,小组开会每隔一段时间叫下属读“禁止清单中的内容”,如果出现此类工作方式(即使没有出现问题)也会被当场训斥!下次就会成为评低绩效的污点。在她领导的电脑文档中每个同事都有一大堆所谓的问题。一个月工资就少了几百块!真的很会控制人!令人很愤怒与压抑。而领导每天笑呵呵的![这与因噎废食!吃一顿饭噎着了或者吃鱼卡到喉咙了,就命令禁止大家吃饭,禁止吃鱼!]也没有给出正确的措施。这领导是一种什么心态?真是搞不懂!而且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某同事犯了点错,开会遭训了,半年绩效也扣了,到年底连带加最少工资,其他同事都是5%,6%的加,那位员工只加了1%。令大多数员工都有点恐惧感!过了大半年之后,公司大BOSS过来检查。那位员工本来那个正常上早班,被领导安排其他同事取代,也就是调班了。那位同事质问为什么这样排班?领导在工作群给出的解释是因为你半年之前上次犯过错,怕影响检查不过关。所以安排那位员工上夜班!我在想她的脑袋里恐怖故事(那位同事又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怎么那么多?行政法都有一事不二罚(一事不再罚)原则,她比国家法律还严格!而且在工作群里指出!有那么多同事看到,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他这种翻旧账,欠银行钱还没还完,压迫管理方式令人头疼。出去找工作又不好找!请各位老师支招,分析一下她的心理以及应对此类领导的方法。

1295阅读
·6回答
收藏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作为职场人,非常能理解题主的感受,我每年都在换领导,见识过各种各样的领导风格,希望可以给题主些启发。【领导的局限性】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走上领导岗位的人,都很擅长管理,有的人可能只是个人业绩太出色,所以被提拔到了不合适的位置,并不意味着ta到了那个岗位就会擅长。领导本身也是一个高危职业,变革的时候领导者或许不可或缺,举足轻重,但是在日常管理中有或许是锦上添花,没有或许也不是多大事,这时候或许领导本身也倾向于求稳,避免因为犯错导致自己工作不保,所以对一些问题可能零容忍,出于私心。【领导的行为动机】不知道领导因为什么样的错误导致因噎废食呢?如果是一个很严重的可能影响ta职业生涯的事情,他会抓不住结果开始抓过程,明令禁止一些事情,题主或许可以评估一下这个错误的损失成本。我之前有个领导(属于高管),结果一上任就哗哗缺货,在高层面前她被批的无法应对,于是就开始抓过程,要求员工挨个产品解释订货逻辑,甚至亲自下手设计订货逻辑,这其实也是领导没有掌控感的不得已行为,这或许是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证明自己有在管理,而对绩效打分是证明自己在管理的最好方式,ta热衷于为考核打分或许有这方面因素在。证明自己的力量感,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即使不是新官,可能也会因为想要突出自己的权力(特别是下属不服从时),采用严苛的处理方式。【了解员工和领导的视角差异】尝试了解员工和领导的差异,员工对与自己无关的别人的错误可能更包容,因为大家都属于同一职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对于领导来说员工的错误可能是要自己兜底的,或许会更严苛,这或许是我们发现有些人成为领导者变得陌生的原因。领导会因为一个错误回避员工的表现机会,或许是他们从来没有建立起来信任关系,或许是因为他们曾经因为某件事产生了过节,所以针对,尝试了解领导平时的为人处世,或许可以知道他是有偏见还是这位同事的在领导面前的表现欠缺。站的高或许看的更远,我因为工作范围一直在变,看到了很多原来我的视角到达不了的地方,越来越能理解领导的不容易和全局性,让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更宽容,并愿意积极配合。【改变之道】试着换个视角,公司出钱我出力,他想让我咋干我咋干,是不是很公平呢?当我们看到领导需求的合理性,看在工资的份上,或许我们会更愿意积极应对,减少对抗心理。认识领导的局限性,不是是领导就等于有领导力,他也会有自己的视角盲区和专业局限,看到他的不足,会让我们更平和。尝试了解下领导是和所有下属的关系都不和谐吗?还是总是有些人能让ta满意呢?学习做得好的同事的处事方式,或许会让题主更有收获。构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领导即使看不惯你,可能也会表示尊重,题主或许可以尝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更有话语权。了解领导的期待和目标,知道ta的缺点和不足,当ta发现你可以让ta的绩效更亮眼,在ta的领导面前更有话语权,或许会容易收获领导的信任和依赖。推荐阅读《向上管理》。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祝好!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作为职场人,非常能理解题主的感受,我每年都在换领导,见识过各种各样的领导风格,希望可以给题主些启发。【领导的局限性】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走上领导岗位的人,都很擅长管理,有的人可能只是个人业绩太出色,所以被提拔到了不合适的位置,并不意味着ta到了那个岗位就会擅长。领导本身也是一个高危职业,变革的时候领导者或许不可或缺,举足轻重,但是在日常管理中有或许是锦上添花,没有或许也不是多大事,这时候或许领导本身也倾向于求稳,避免因为犯错导致自己工作不保,所以对一些问题可能零容忍,出于私心。【领导的行为动机】不知道领导因为什么样的错误导致因噎废食呢?如果是一个很严重的可能影响ta职业生涯的事情,他会抓不住结果开始抓过程,明令禁止一些事情,题主或许可以评估一下这个错误的损失成本。我之前有个领导(属于高管),结果一上任就哗哗缺货,在高层面前她被批的无法应对,于是就开始抓过程,要求员工挨个产品解释订货逻辑,甚至亲自下手设计订货逻辑,这其实也是领导没有掌控感的不得已行为,这或许是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证明自己有在管理,而对绩效打分是证明自己在管理的最好方式,ta热衷于为考核打分或许有这方面因素在。证明自己的力量感,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即使不是新官,可能也会因为想要突出自己的权力(特别是下属不服从时),采用严苛的处理方式。【了解员工和领导的视角差异】尝试了解员工和领导的差异,员工对与自己无关的别人的错误可能更包容,因为大家都属于同一职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是对于领导来说员工的错误可能是要自己兜底的,或许会更严苛,这或许是我们发现有些人成为领导者变得陌生的原因。领导会因为一个错误回避员工的表现机会,或许是他们从来没有建立起来信任关系,或许是因为他们曾经因为某件事产生了过节,所以针对,尝试了解领导平时的为人处世,或许可以知道他是有偏见还是这位同事的在领导面前的表现欠缺。站的高或许看的更远,我因为工作范围一直在变,看到了很多原来我的视角到达不了的地方,越来越能理解领导的不容易和全局性,让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更宽容,并愿意积极配合。【改变之道】试着换个视角,公司出钱我出力,他想让我咋干我咋干,是不是很公平呢?当我们看到领导需求的合理性,看在工资的份上,或许我们会更愿意积极应对,减少对抗心理。认识领导的局限性,不是是领导就等于有领导力,他也会有自己的视角盲区和专业局限,看到他的不足,会让我们更平和。尝试了解下领导是和所有下属的关系都不和谐吗?还是总是有些人能让ta满意呢?学习做得好的同事的处事方式,或许会让题主更有收获。构建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领导即使看不惯你,可能也会表示尊重,题主或许可以尝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更有话语权。了解领导的期待和目标,知道ta的缺点和不足,当ta发现你可以让ta的绩效更亮眼,在ta的领导面前更有话语权,或许会容易收获领导的信任和依赖。推荐阅读《向上管理》。如想继续交流,可关注我的个人主页,“心探服务”。祝好!

6
评论
分享
这位领导,有一个禁止清单,一旦被他发现不合规的行为就会被加入。不管这种行为,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只要有出现问题的可能,就要加入禁止清单。小组开会每隔一段时间,领导就会让下属读禁止清单中的内容。而面对犯错的同事,他采取的方式是全方位的打击。扣了半年绩效,年底最少工资,连大BOSS视察都不让他出现。在他的电脑中,每个同事都有问题,一个月的工资,因此会少上几百块钱。他每天笑呵呵的,在行为上和经济上,对你们双重施压,以确保他禁止的事情不会发生,确保一切不会出错。这让你们每天都感觉受到控制,心情压抑,也很恐惧,不知道哪里出错会被扣钱。1、关于这件事的事实,情绪和想法。我们来看一下,这件事情的事实是什么?事实:领导禁止一些事情,对犯错的人进行处罚。接着,我们来看,你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愤怒,压抑。然后,你有了这样的想法。想法:独裁独断,控制人,头脑里有很多恐怖故事,比国家法律还严格,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压迫管理方式让人头疼。2、在你的表述中,还有一些不清晰的地方,让我们无法判断这件事情。①你们的工作性质,是不是对于准确率要求很高啊?看到你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来举例,是和法律相关的工作吗?②这位领导是男领导还是女领导,他多大了?③他成为你们领导有多长时间呢?④他的这种压迫式管理,是从他到你们公司之后就开始的吗?⑤他第一次实行这种压迫式管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⑥他的这些处罚措施是,从第一次处罚,就这么严厉的吗?还是说,不断的有人出错,他的处罚措施,也逐级升高?⑦他的这种处罚措施之后,你们工作的准确度提升了吗?⑧他的这种管理方式,除了压迫之外,有没有任何一点好处?如果有,好处是什么?⑨在他不改变他的管理方式的前提下,你能做哪些努力,让你心情更愉快的上班?这些问题,你可以想一想答案。3、员工和领导是不一样的。员工和领导是不一样的,立场不同,视野不同,角度不同,目标也不同。上面让你回答的那些问题,不是让你理解领导,而是让你换一个角度,看一下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能够从抱怨,愤怒,压抑中走出来。你有切实的生活压力,欠银行的钱还没还完,现在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看起来,你目前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是继续待在这里。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去分析她的心理。而是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被情绪所牵引。做情绪的主人,你才能打胜仗。

这位领导,有一个禁止清单,一旦被他发现不合规的行为就会被加入。不管这种行为,是不是真的出了问题,只要有出现问题的可能,就要加入禁止清单。小组开会每隔一段时间,领导就会让下属读禁止清单中的内容。而面对犯错的同事,他采取的方式是全方位的打击。扣了半年绩效,年底最少工资,连大BOSS视察都不让他出现。在他的电脑中,每个同事都有问题,一个月的工资,因此会少上几百块钱。他每天笑呵呵的,在行为上和经济上,对你们双重施压,以确保他禁止的事情不会发生,确保一切不会出错。这让你们每天都感觉受到控制,心情压抑,也很恐惧,不知道哪里出错会被扣钱。1、关于这件事的事实,情绪和想法。我们来看一下,这件事情的事实是什么?事实:领导禁止一些事情,对犯错的人进行处罚。接着,我们来看,你感受到的情绪是什么?情绪:愤怒,压抑。然后,你有了这样的想法。想法:独裁独断,控制人,头脑里有很多恐怖故事,比国家法律还严格,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压迫管理方式让人头疼。2、在你的表述中,还有一些不清晰的地方,让我们无法判断这件事情。①你们的工作性质,是不是对于准确率要求很高啊?看到你用国家法律和行政法来举例,是和法律相关的工作吗?②这位领导是男领导还是女领导,他多大了?③他成为你们领导有多长时间呢?④他的这种压迫式管理,是从他到你们公司之后就开始的吗?⑤他第一次实行这种压迫式管理,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⑥他的这些处罚措施是,从第一次处罚,就这么严厉的吗?还是说,不断的有人出错,他的处罚措施,也逐级升高?⑦他的这种处罚措施之后,你们工作的准确度提升了吗?⑧他的这种管理方式,除了压迫之外,有没有任何一点好处?如果有,好处是什么?⑨在他不改变他的管理方式的前提下,你能做哪些努力,让你心情更愉快的上班?这些问题,你可以想一想答案。3、员工和领导是不一样的。员工和领导是不一样的,立场不同,视野不同,角度不同,目标也不同。上面让你回答的那些问题,不是让你理解领导,而是让你换一个角度,看一下这个事情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才能够从抱怨,愤怒,压抑中走出来。你有切实的生活压力,欠银行的钱还没还完,现在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看起来,你目前做出的最好的选择,是继续待在这里。那么,你要做的事情,就不是去分析她的心理。而是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不被情绪所牵引。做情绪的主人,你才能打胜仗。

6
评论
分享
你好。看到你所描述的这位领导的行事作风,我脑海中一下子冒出这些词汇: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先入为主,独断专行……可以想象被她管理的员工会感受到怎样的压力。要更准确地分析和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往往需要更多资料甚至直接接触,在此仅根据她的行为表现进行一些假设性的分析。首先你的提问中谈到了一个关键词:控制,我觉得是这个领导的最典型的特质。这一类完全不能容错、甚至要扼杀创新和效率来确保“无误”的做法,说明当事人对控制的极度需要。而她对待员工的高压管理方式也从另一方面确认了她的“控制”的模式:控制人、控制工作流程和方法、以最终控制结果。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模式背后通常是高度的不安全感和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我们不知道这个领导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之外的行事风格,无法全面解读她的模式,但她的工作方式中呈现出一种单一的标准:不出差错。其实员工们创造了提升效率的方法,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其他领导可能会鼓励这种创新、和员工的自主性。而当事领导却只注重“出不出错”,好像把“不出差错”视为一种生存之道,也许她在成长过程中就是这样被要求的。比如小时候养育者非常严苛、时时审视着她,对做错事总是进行惩罚,那么小孩子就可能内化这种价值观:出错是不可接受的,出错意味着没有价值。这种情况下,为了迎合养育者的期待或者避免糟糕的惩罚,孩子往往用更严厉的态度对待失误,形成一种心理:我已经这么严格了/我比你们要求的更小心,我就安全了。在小本本上记录别人过失的行为带着一点强迫,就好像做监督者也不能允许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她的做法既是对员工的控制,也有对自己的控制。从权力和人际的角度看,她的高压管理也是不安全感的表现。害怕别人不听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权威不被尊重的人,倾向于采取高压和威胁的方式对待下属,让别人害怕而自己处于强势地位是为了掩盖自信的不足(比如没自信以理服人、没自信有创造性的想法)。至于如何应对,坦率的说要改变领导的模式是很困难的,员工若暂时无法离开或调动工作、可能还是要更多地自我调节。可以尝试把领导看成是一个客户,设想自己就是一个人的公司,要跟客户建立关系能够做些什么。还可以观察一下领导周围有没有跟她相处得融洽、不受影响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与领导互动的;留意领导有没有表现出开放的时候、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境;领导的工作中有没有哪些值得欣赏或借鉴的部分,员工和领导除了分歧之外有哪些共识、是否有机会把这些共识更多展现出来让领导看见。在职场上,主动地结识更多人脉、展示自己也是有益的。比如单位里若有机会跨部门接触其他领导和同事,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此外,不妨对招聘信息保持关注并且跟自己的人际圈子(亲友、校友)打招呼请大家帮忙留意,同时把此地当做学习和历练之处。而处理情绪感受可以跳开工作场景,在生活中寻求更丰富的支持。比如业余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享受个人空间,跟朋友们多交流,还可以写写情绪日记吐槽一下工作上的压力。

你好。看到你所描述的这位领导的行事作风,我脑海中一下子冒出这些词汇:因噎废食,矫枉过正,先入为主,独断专行……可以想象被她管理的员工会感受到怎样的压力。要更准确地分析和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往往需要更多资料甚至直接接触,在此仅根据她的行为表现进行一些假设性的分析。首先你的提问中谈到了一个关键词:控制,我觉得是这个领导的最典型的特质。这一类完全不能容错、甚至要扼杀创新和效率来确保“无误”的做法,说明当事人对控制的极度需要。而她对待员工的高压管理方式也从另一方面确认了她的“控制”的模式:控制人、控制工作流程和方法、以最终控制结果。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模式背后通常是高度的不安全感和一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我们不知道这个领导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之外的行事风格,无法全面解读她的模式,但她的工作方式中呈现出一种单一的标准:不出差错。其实员工们创造了提升效率的方法,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是其他领导可能会鼓励这种创新、和员工的自主性。而当事领导却只注重“出不出错”,好像把“不出差错”视为一种生存之道,也许她在成长过程中就是这样被要求的。比如小时候养育者非常严苛、时时审视着她,对做错事总是进行惩罚,那么小孩子就可能内化这种价值观:出错是不可接受的,出错意味着没有价值。这种情况下,为了迎合养育者的期待或者避免糟糕的惩罚,孩子往往用更严厉的态度对待失误,形成一种心理:我已经这么严格了/我比你们要求的更小心,我就安全了。在小本本上记录别人过失的行为带着一点强迫,就好像做监督者也不能允许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她的做法既是对员工的控制,也有对自己的控制。从权力和人际的角度看,她的高压管理也是不安全感的表现。害怕别人不听自己的、害怕自己的权威不被尊重的人,倾向于采取高压和威胁的方式对待下属,让别人害怕而自己处于强势地位是为了掩盖自信的不足(比如没自信以理服人、没自信有创造性的想法)。至于如何应对,坦率的说要改变领导的模式是很困难的,员工若暂时无法离开或调动工作、可能还是要更多地自我调节。可以尝试把领导看成是一个客户,设想自己就是一个人的公司,要跟客户建立关系能够做些什么。还可以观察一下领导周围有没有跟她相处得融洽、不受影响的人,看看他们是如何与领导互动的;留意领导有没有表现出开放的时候、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境;领导的工作中有没有哪些值得欣赏或借鉴的部分,员工和领导除了分歧之外有哪些共识、是否有机会把这些共识更多展现出来让领导看见。在职场上,主动地结识更多人脉、展示自己也是有益的。比如单位里若有机会跨部门接触其他领导和同事,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能。此外,不妨对招聘信息保持关注并且跟自己的人际圈子(亲友、校友)打招呼请大家帮忙留意,同时把此地当做学习和历练之处。而处理情绪感受可以跳开工作场景,在生活中寻求更丰富的支持。比如业余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享受个人空间,跟朋友们多交流,还可以写写情绪日记吐槽一下工作上的压力。

5
评论
分享
通过你的描述,我大概觉得你工作的环境应该是工厂类型的制造业吧。不得不说你口中的这个领导,擅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理人员。他把他自己当作一台执行机器,一切为了公司的指标和检查,没有了“人”味。因为她把自己物化变成了机器,所以她也把你们当成工具人,毫不感受你们的感受。不得不说,在工厂企业里面,她这种管理方式是有效的,也可以短期之内让她的领导看见她的管控能力。但是最终员工也不是机器,一直被当作工具人被物化。员工肯定会爆发或离职,我想你们公司的离职率应该很高吧?面对这样的环境,你可以观察一下,你们公司的这种基层管理人员都是这样吗?还是只有她这样?如果都是一样的,那我觉得你可以开始重新找工作吧,这样的公司没前途。但如果只有她是这样的,你们可以约人力资源的劳工关系员进行投诉。祝你早日离开没有人性的环境!

通过你的描述,我大概觉得你工作的环境应该是工厂类型的制造业吧。不得不说你口中的这个领导,擅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理人员。他把他自己当作一台执行机器,一切为了公司的指标和检查,没有了“人”味。因为她把自己物化变成了机器,所以她也把你们当成工具人,毫不感受你们的感受。不得不说,在工厂企业里面,她这种管理方式是有效的,也可以短期之内让她的领导看见她的管控能力。但是最终员工也不是机器,一直被当作工具人被物化。员工肯定会爆发或离职,我想你们公司的离职率应该很高吧?面对这样的环境,你可以观察一下,你们公司的这种基层管理人员都是这样吗?还是只有她这样?如果都是一样的,那我觉得你可以开始重新找工作吧,这样的公司没前途。但如果只有她是这样的,你们可以约人力资源的劳工关系员进行投诉。祝你早日离开没有人性的环境!

3
评论
分享
亲爱的朋友,我能感受到你所面临的困境给你带来的困扰和压力。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每天都要面对可能的批评和惩罚,这无疑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焦虑。你所描述的领导的行为,确实可能让人感到不被尊重和理解,甚至可能影响到你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自身的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可能经常感到自己处于一种防御状态,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指责和惩罚。这种持续的紧张和压力,可能让你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可能影响到你的个人生活和健康。你所经历的,并不是你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你领导的行为可能与几种心理现象有关。首先,这是一种过度的控制欲,可能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对权力的过分依赖。其次,这种行为可能与“负面强化”有关,即通过惩罚来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但往往忽视了积极激励和员工的个人成长。此外,这种行为可能还体现了“认知失调”,即领导在面对错误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惩罚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而不是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面对你所描述的工作环境和领导风格,你要学着自我保护,在工作中保留详细的工作记录,包括你的工作成果和任何与领导的交流,以备不时之需。在执行任务时,确保遵循公司规定的所有流程和标准,以减少犯错的机会。你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表达你的担忧和感受,使用“I”语句来避免指责,例如:“我感到有些困惑,当...发生时,我感觉...”。如果直接沟通困难,可以考虑通过书面形式(如电子邮件)来表达你的观点和建议。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人力资源部门可能提供员工援助计划(EAP),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获得支持。如果工作压力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这不仅能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还能提高你的自信心。你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工作坊或在线课程,学习如何在压力下工作,以及如何与难以相处的领导和同事相处。如果当前的工作环境对你的成长和幸福产生了负面影响,你可能需要考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尽管你可能无法控制领导的行为,但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找改善自己处境的方法,不要忘记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你有权利追求一个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工作环境。

亲爱的朋友,我能感受到你所面临的困境给你带来的困扰和压力。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每天都要面对可能的批评和惩罚,这无疑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和焦虑。你所描述的领导的行为,确实可能让人感到不被尊重和理解,甚至可能影响到你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自身的信心。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你可能经常感到自己处于一种防御状态,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指责和惩罚。这种持续的紧张和压力,可能让你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可能影响到你的个人生活和健康。你所经历的,并不是你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管理方式和工作环境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你领导的行为可能与几种心理现象有关。首先,这是一种过度的控制欲,可能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和对权力的过分依赖。其次,这种行为可能与“负面强化”有关,即通过惩罚来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但往往忽视了积极激励和员工的个人成长。此外,这种行为可能还体现了“认知失调”,即领导在面对错误时,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惩罚来减轻自己的内疚感,而不是寻找更合理的解决方案。面对你所描述的工作环境和领导风格,你要学着自我保护,在工作中保留详细的工作记录,包括你的工作成果和任何与领导的交流,以备不时之需。在执行任务时,确保遵循公司规定的所有流程和标准,以减少犯错的机会。你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表达你的担忧和感受,使用“I”语句来避免指责,例如:“我感到有些困惑,当...发生时,我感觉...”。如果直接沟通困难,可以考虑通过书面形式(如电子邮件)来表达你的观点和建议。与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挑战。人力资源部门可能提供员工援助计划(EAP),你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获得支持。如果工作压力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利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这不仅能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还能提高你的自信心。你可以考虑参加一些工作坊或在线课程,学习如何在压力下工作,以及如何与难以相处的领导和同事相处。如果当前的工作环境对你的成长和幸福产生了负面影响,你可能需要考虑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尽管你可能无法控制领导的行为,但你能够控制自己的反应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找改善自己处境的方法,不要忘记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你有权利追求一个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工作环境。

2
评论
分享
讲到了:领导的管理方式很压抑。有很多的重复没有出现问题,出现了问题立马禁止🚫。这样子是不是有所不合适?出错是人的常态,不出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去读那些个禁止清单是不是也很让人害怕😱😱😱?而且如果你干的话,可能会进行一个扣钱的问题🙋。这就很不好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去和领导商量,讲一讲ta的焦虑和担忧😟。讲明这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很正常不过了。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如果重复了n次都没有出现问题而只是其中一个出现了问题,就得不偿失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的现象,去给领导提意见或者给领导的上级提意见:讲这是不合理的行为,需要去进行改变。她可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养成了一种习惯-固定思维。可能她会觉得正确的就是一定是正确的,可是这是不一定的。她会觉得,非黑即白。可是这也是不对的。你其实还有一种方法-36计跑为上计。虽然这是个不得不最后使出的招数,但是很管用。我猜测,这留在这种领导的手下也不会太舒服。我猜测你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去换一家公司尝试新的领导行事风格。

讲到了:领导的管理方式很压抑。有很多的重复没有出现问题,出现了问题立马禁止🚫。这样子是不是有所不合适?出错是人的常态,不出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去读那些个禁止清单是不是也很让人害怕😱😱😱?而且如果你干的话,可能会进行一个扣钱的问题🙋。这就很不好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是:去和领导商量,讲一讲ta的焦虑和担忧😟。讲明这是一个正常的事情,很正常不过了。人都是会犯错误的,如果重复了n次都没有出现问题而只是其中一个出现了问题,就得不偿失了。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的现象,去给领导提意见或者给领导的上级提意见:讲这是不合理的行为,需要去进行改变。她可能在工作和学习中养成了一种习惯-固定思维。可能她会觉得正确的就是一定是正确的,可是这是不一定的。她会觉得,非黑即白。可是这也是不对的。你其实还有一种方法-36计跑为上计。虽然这是个不得不最后使出的招数,但是很管用。我猜测,这留在这种领导的手下也不会太舒服。我猜测你的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可以去换一家公司尝试新的领导行事风格。

2
评论
分享
  • 高中认识的,我是想停止内耗,怎么给我越撤越多?
    1回答 · 2025.08.21 12:18:02
  • 焦虑型体质,怎么能快速调节情绪,不被影响呢?
    2回答 · 2025.08.21 10:46:43
  • 38岁男性,智商智慧不足,如何正确疏散情绪?
    1回答 · 2025.08.21 09:24:59

日常困惑交流中心

官方
1677人
#迷茫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很多困惑,相聚是缘,愿在这里我们可以温暖,一起成长

抑郁焦虑互助馆

官方
1251人
#抑郁
一个接纳所有情绪的团体,一个相互接纳抱持的温暖小组。本群分享任何小情绪,感到苦闷的时候,都可以来这里,无论是人际中的情绪,还是独自的落寞。

正念训练,改善情绪&睡眠

官方
2375人
#压力大
🧘每天10分钟=1个正念练习,本群专为学习正念课程的同学组建。 群内长期组织“正念共练”的打卡活动📝,还有每日心理学分享,每周聊天室供大家连麦交流📲 👇向下滑动了解《8天正念训练,摆脱情绪困扰》课程安排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