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身就属于高敏感人群,但是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也能比较好的控制和排解负面情绪,也有比较高的自我评价。童年一直处于一种被情绪操控的状态,经常焦虑抑郁,但没有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来完善人格,并远离了父母。并且随着和父母联系的减少,状态变得稳定,甚至和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关系变得缓和。但是最近我意识到,我平日里的稳定是就像是远离了过敏源,父母,尤其是父亲就像是我的触发机制,他的言语总是会对我的情绪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尽管在客观视角看来,那些话不过是平常的交流,甚至是关心,但是我却反应十分激烈。通常表现为在和他通话或者文字交流后突然崩溃大哭,而且一边哭一边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甚至自虐来控制自己不要哭。我大概能隐约感觉到在他只言片语里的情绪操控手段,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回顾一下,我的父亲有一定的自恋型人格倾向,情绪也起伏不定,他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但我成年后由于上学,对他的经济依赖加重,沟通和交流也变多了。但我却因为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长时间处于一种失学的恐惧中,或者说我整个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生存恐惧。而这种恐惧在父母面前会放大,尽管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在物质上并没有苛待过我,已经给了我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也没有家暴,或者身体虐待,也不会干涉我的决定。我成长中遇到的那些问题,也是很多东亚家庭都有的,甚至比起来都算程度很轻,但是我的种种情况表明我确实因此产生了心理问题。
这段文字就当做是我的宣泄吧,其实我也知道是为什么。
我本身就属于高敏感人群,但是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也能比较好的控制和排解负面情绪,也有比较高的自我评价。童年一直处于一种被情绪操控的状态,经常焦虑抑郁,但没有发展成严重的疾病,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来完善人格,并远离了父母。并且随着和父母联系的减少,状态变得稳定,甚至和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关系变得缓和。但是最近我意识到,我平日里的稳定是就像是远离了过敏源,父母,尤其是父亲就像是我的触发机制,他的言语总是会对我的情绪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尽管在客观视角看来,那些话不过是平常的交流,甚至是关心,但是我却反应十分激烈。通常表现为在和他通话或者文字交流后突然崩溃大哭,而且一边哭一边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甚至自虐来控制自己不要哭。我大概能隐约感觉到在他只言片语里的情绪操控手段,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到了。
回顾一下,我的父亲有一定的自恋型人格倾向,情绪也起伏不定,他在我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是缺席的,但我成年后由于上学,对他的经济依赖加重,沟通和交流也变多了。但我却因为一种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长时间处于一种失学的恐惧中,或者说我整个人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一种生存恐惧。而这种恐惧在父母面前会放大,尽管我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但在物质上并没有苛待过我,已经给了我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也没有家暴,或者身体虐待,也不会干涉我的决定。我成长中遇到的那些问题,也是很多东亚家庭都有的,甚至比起来都算程度很轻,但是我的种种情况表明我确实因此产生了心理问题。
这段文字就当做是我的宣泄吧,其实我也知道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