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孩子不愿意上学,面对他的这种哭闹,我怎么应对?

匿名用户
#家庭关系#子女沟通
我们是二胎家庭,两孩子相差3岁,夫妻是周末夫妻,平时老公在其它城市工作,周末回来。祖辈都在异地。平时自己和交个孩子一起过。 事情是这样的,老二因为生病,没有去幼儿园,老大放学回来后,发现了,也闹腾不要去学校,哭闹的很厉害,求助老公,他电话里阻止娃,可是孩子不服气,所有的闹腾都是我一个人在承受。 对于这个道理讲不通,人家是生病了不能去学校,你情况不一样。他说。我也要生病,我也要去医院做检查,我不去学校。 就这个他要求妈妈,你带我去做检查吧,我要做检查。 问其学校有发生什么事情吗,他说没有,是不是作业不想做?不是。同学有没有欺负你?老师对你怎么样,表扬你还是批评你呢?就是不想去学校,为什么他可以不去,我也不要去? 晚上和弟弟在一起单独相处的时候,他甚至动手捏了弟弟的手臂,捏青了,弟弟痛哭了。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怎么应对? 我是强硬要求他去学校吗?还是妥协了? 我面对他的这种哭闹,道理说不通,表达安抚抱一抱,也没有什么用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我们是二胎家庭,两孩子相差3岁,夫妻是周末夫妻,平时老公在其它城市工作,周末回来。祖辈都在异地。平时自己和交个孩子一起过。 事情是这样的,老二因为生病,没有去幼儿园,老大放学回来后,发现了,也闹腾不要去学校,哭闹的很厉害,求助老公,他电话里阻止娃,可是孩子不服气,所有的闹腾都是我一个人在承受。 对于这个道理讲不通,人家是生病了不能去学校,你情况不一样。他说。我也要生病,我也要去医院做检查,我不去学校。 就这个他要求妈妈,你带我去做检查吧,我要做检查。 问其学校有发生什么事情吗,他说没有,是不是作业不想做?不是。同学有没有欺负你?老师对你怎么样,表扬你还是批评你呢?就是不想去学校,为什么他可以不去,我也不要去? 晚上和弟弟在一起单独相处的时候,他甚至动手捏了弟弟的手臂,捏青了,弟弟痛哭了。 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怎么应对? 我是强硬要求他去学校吗?还是妥协了? 我面对他的这种哭闹,道理说不通,表达安抚抱一抱,也没有什么用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1042阅读
·6回答
收藏
题主好我是Kelly水【8岁孩子不愿意上学,面对他的这种哭闹,我怎么应对?】看完题主的文字,看到你对孩子们的爱,包括大部分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关于家庭互动】我们现在很多二胎家庭,尤其两孩子相差3岁,或者二岁,很多时候老二的出生会让老大失落。之前也许爸爸妈妈爱他,后来随着老二的出生也许感觉爱被老二分走了。先生平常回家只有周末,祖辈都在异地。妈妈自己带好处是比较了解孩子,同时孩子因为没有其他支持,很容易和老二竞争妈妈的爱。所以先生回家的时候,试试多关心老大,妈妈也尽量及时关照老大的情绪。平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多引导老大一起照顾老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关于竞争】其实孩子即使八岁,也只是一个孩子,我们可以“求助”老大,让他也帮助妈妈一起照顾,老二因为生病,没法去幼儿园。和孩子沟通,老二生病,作为家人一起照顾,一起承担。并且也可以鼓励老大陪伴老二。老大放学回来后,也闹腾不要去学校,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老大,为什么哭闹呢?他是担心老二吗?还是看到妈妈全心全意陪伴老二有些“嫉妒”呢?这时候爸爸妈妈也要看到孩子背后的情绪原因,鼓励孩子说出来。爸爸电话里阻止娃,可是孩子不服气,也说明老大有自己的个性,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示弱,求助孩子帮忙,看看孩子的变化。我们看到孩子“竞争”,主要也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爱,这样也会更加理解。【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我们很多时候养育孩子很不容易,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确实道理讲不通,孩子要的也是爱。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并且科普生病的一些痛苦,让老大理解老二。这样老二以后也会照顾老大,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去猜测:孩子也要去医院做检查,不去学校。也许孩子就想陪伴弟弟,或者担心妈妈等等。孩子也坦诚说了不是学校的原因,那么也许孩子很单纯就是渴望被妈妈爱,照顾。我们通过和孩子沟通,这样也可以更好了解老大。我大胆假设:老大晚上和弟弟在一起单独相处的时候,他甚至动手捏了弟弟的手臂,捏青了,弟弟痛哭了。我猜猜孩子的情绪没有没有被看见,有压抑,所以对弟弟有攻击。这时我们先不去批评,而是好好去爱他,在他情绪平静后和他好好聊聊。二个孩子确实很考验妈妈,这时候妈妈也可以多邀请爸爸加入。平常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们,这样也不会让二个孩子把感情全部寄托在妈妈身上。推荐书籍《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爱的艺术》《家庭成就孩子》《自我关怀的力量》妈妈也可以多学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有力量了,也会温和坚定,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哦。

题主好我是Kelly水【8岁孩子不愿意上学,面对他的这种哭闹,我怎么应对?】看完题主的文字,看到你对孩子们的爱,包括大部分自己一个人带孩子,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孩子不想去上学的原因。【关于家庭互动】我们现在很多二胎家庭,尤其两孩子相差3岁,或者二岁,很多时候老二的出生会让老大失落。之前也许爸爸妈妈爱他,后来随着老二的出生也许感觉爱被老二分走了。先生平常回家只有周末,祖辈都在异地。妈妈自己带好处是比较了解孩子,同时孩子因为没有其他支持,很容易和老二竞争妈妈的爱。所以先生回家的时候,试试多关心老大,妈妈也尽量及时关照老大的情绪。平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多引导老大一起照顾老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关于竞争】其实孩子即使八岁,也只是一个孩子,我们可以“求助”老大,让他也帮助妈妈一起照顾,老二因为生病,没法去幼儿园。和孩子沟通,老二生病,作为家人一起照顾,一起承担。并且也可以鼓励老大陪伴老二。老大放学回来后,也闹腾不要去学校,我们可以试着问问老大,为什么哭闹呢?他是担心老二吗?还是看到妈妈全心全意陪伴老二有些“嫉妒”呢?这时候爸爸妈妈也要看到孩子背后的情绪原因,鼓励孩子说出来。爸爸电话里阻止娃,可是孩子不服气,也说明老大有自己的个性,情绪,这时候我们可以示弱,求助孩子帮忙,看看孩子的变化。我们看到孩子“竞争”,主要也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关心,爱,这样也会更加理解。【孩子也是父母的老师】我们很多时候养育孩子很不容易,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确实道理讲不通,孩子要的也是爱。我们试着去了解孩子,并且科普生病的一些痛苦,让老大理解老二。这样老二以后也会照顾老大,同时我们也可以大胆去猜测:孩子也要去医院做检查,不去学校。也许孩子就想陪伴弟弟,或者担心妈妈等等。孩子也坦诚说了不是学校的原因,那么也许孩子很单纯就是渴望被妈妈爱,照顾。我们通过和孩子沟通,这样也可以更好了解老大。我大胆假设:老大晚上和弟弟在一起单独相处的时候,他甚至动手捏了弟弟的手臂,捏青了,弟弟痛哭了。我猜猜孩子的情绪没有没有被看见,有压抑,所以对弟弟有攻击。这时我们先不去批评,而是好好去爱他,在他情绪平静后和他好好聊聊。二个孩子确实很考验妈妈,这时候妈妈也可以多邀请爸爸加入。平常固定时间陪伴孩子们,这样也不会让二个孩子把感情全部寄托在妈妈身上。推荐书籍《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爱的艺术》《家庭成就孩子》《自我关怀的力量》妈妈也可以多学习,很多时候我们自己有力量了,也会温和坚定,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哦。

10
评论
分享
孩子爸爸长期异地,作为母亲一个人帮助丈夫带两个幼儿,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抱抱你!个人感觉Kelly和坐看云起老师的建议有道理。老大偷偷捏弟弟,并且闹脾气,这似乎很难以理解,觉得作为孩子不应该这样不懂事、看不惯弟弟,甚至怀有敌意。但如果尝试从孩子角度理解会不会好些呢?两个孩子长期和父亲分离,只有周末才能有父亲的照顾和陪伴,对于小孩子来说影响已经很大了。对于老大来说,母亲的关爱和陪伴被弟弟分走,自己也想像弟弟那样享受母亲的关注,在缺乏父亲关爱的情况下争取一点母爱,却被父亲从电话里阻止,或许还被训斥。自己本来就委屈,作为老大或许还被教育应该让着弟弟、更不能反驳父亲,是不是也会很委屈呢?母亲主要承担育儿的家庭里,无论是否是全职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幼儿都说很辛苦、累心劳神的事情。母亲很累的情况下,育儿也很难一直温柔、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也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父亲本应是主要养育者,却只能周末照顾孩子,这对两个孩子来说无论是情感还是陪伴,都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题主提到祖辈都是异地,那对孩子成长和心理塑造应该也不利的,也不利于母亲身心健康。父亲远离家庭,孩子本应该有的父爱没有得到,而母亲又因为帮助丈夫育儿疲惫不堪,平时多给予孩子爱和彼此理解的时候,或许也可以思考让父亲回归家庭的折衷方式。丈夫父亲多参与家庭,减轻妻子负担的同时,也是多给孩子关爱,或许老大就不会因为类似问题感到委屈了。祝你幸福!

孩子爸爸长期异地,作为母亲一个人帮助丈夫带两个幼儿,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抱抱你!个人感觉Kelly和坐看云起老师的建议有道理。老大偷偷捏弟弟,并且闹脾气,这似乎很难以理解,觉得作为孩子不应该这样不懂事、看不惯弟弟,甚至怀有敌意。但如果尝试从孩子角度理解会不会好些呢?两个孩子长期和父亲分离,只有周末才能有父亲的照顾和陪伴,对于小孩子来说影响已经很大了。对于老大来说,母亲的关爱和陪伴被弟弟分走,自己也想像弟弟那样享受母亲的关注,在缺乏父亲关爱的情况下争取一点母爱,却被父亲从电话里阻止,或许还被训斥。自己本来就委屈,作为老大或许还被教育应该让着弟弟、更不能反驳父亲,是不是也会很委屈呢?母亲主要承担育儿的家庭里,无论是否是全职妈妈,独自抚养两个幼儿都说很辛苦、累心劳神的事情。母亲很累的情况下,育儿也很难一直温柔、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情绪,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肯定也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父亲本应是主要养育者,却只能周末照顾孩子,这对两个孩子来说无论是情感还是陪伴,都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题主提到祖辈都是异地,那对孩子成长和心理塑造应该也不利的,也不利于母亲身心健康。父亲远离家庭,孩子本应该有的父爱没有得到,而母亲又因为帮助丈夫育儿疲惫不堪,平时多给予孩子爱和彼此理解的时候,或许也可以思考让父亲回归家庭的折衷方式。丈夫父亲多参与家庭,减轻妻子负担的同时,也是多给孩子关爱,或许老大就不会因为类似问题感到委屈了。祝你幸福!

6
评论
分享
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看完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内在的焦虑和无奈。我目前的家庭情况跟你有一些相似,也是先生在外地上班,周末回来,家里有个小宝。多子女家庭,子女之间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1.看到老大的情绪老大各种哭闹,此时还是有不少情绪,而且私下会捏弟弟,这时候给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如果强硬要求他去学校,他可能暂时顺从了,而情绪被你压制下来,这样以后会更反叛。所以我们需要先看到他的情绪,允许他有不想去上学的想法,而不是跟他对着干。看到他也希望得到妈妈专属的爱,他需要被重视,被尊重,被欣赏。老二的出生,势必会让妈妈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照顾老二,那么老大会觉得老二抢走了妈妈对他专注的爱。而且妈妈一个人在家会经常忙不过来,无意识中可能会把一些情绪发泄在老大身上,老大就更“恨”老二。现在老二生病在家,妈妈会更耐心和细心照顾老二,忽略老大,老大会觉得不公平,所以他会哭闹,想要得到妈妈平等的爱,同时也希望引起妈妈关注。看到老大这些情绪,就能理解他的行为,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批评他不懂事。2.共情他看到老大这些情绪和行为背后的想法,我们可以跟他核对是不是这样的,当然不能完全直接说出来。可以这样说,比如,“孩子,你也希望妈妈像照顾弟弟一样全心全意照顾你,看到你,是吗?是不是希望妈妈单独陪陪你,只跟你在一起,抱抱你,只跟你聊聊天,只给你做好吃的,买你喜欢的玩具?”这样的核对,就让他感觉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他内在就会慢慢得到满足而安静下来。他不再情绪化,再讲道理才有效果。3.平时多关注他平时尽量多抽些时间跟他单独在一起,满足他的被重视感,爱好他,他才能把爱传给弟弟。让他帮忙参与弟弟的照顾,鼓励他,认可他,欣赏他,叫上老二一起表扬他。让老二多让着老大,老二爱老大的行为也及时让老大看见,让他感受到老二的到来是多一个人爱他,不是来跟他争夺父母的爱的。父母一碗水端不平的,只能私下各自满足各自的需求,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是最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题主,当下好!感恩遇见。看完你的描述,能感受到你内在的焦虑和无奈。我目前的家庭情况跟你有一些相似,也是先生在外地上班,周末回来,家里有个小宝。多子女家庭,子女之间会有一些矛盾和冲突,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1.看到老大的情绪老大各种哭闹,此时还是有不少情绪,而且私下会捏弟弟,这时候给他讲道理,他是听不进去的。如果强硬要求他去学校,他可能暂时顺从了,而情绪被你压制下来,这样以后会更反叛。所以我们需要先看到他的情绪,允许他有不想去上学的想法,而不是跟他对着干。看到他也希望得到妈妈专属的爱,他需要被重视,被尊重,被欣赏。老二的出生,势必会让妈妈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照顾老二,那么老大会觉得老二抢走了妈妈对他专注的爱。而且妈妈一个人在家会经常忙不过来,无意识中可能会把一些情绪发泄在老大身上,老大就更“恨”老二。现在老二生病在家,妈妈会更耐心和细心照顾老二,忽略老大,老大会觉得不公平,所以他会哭闹,想要得到妈妈平等的爱,同时也希望引起妈妈关注。看到老大这些情绪,就能理解他的行为,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批评他不懂事。2.共情他看到老大这些情绪和行为背后的想法,我们可以跟他核对是不是这样的,当然不能完全直接说出来。可以这样说,比如,“孩子,你也希望妈妈像照顾弟弟一样全心全意照顾你,看到你,是吗?是不是希望妈妈单独陪陪你,只跟你在一起,抱抱你,只跟你聊聊天,只给你做好吃的,买你喜欢的玩具?”这样的核对,就让他感觉自己被看见,被理解,他内在就会慢慢得到满足而安静下来。他不再情绪化,再讲道理才有效果。3.平时多关注他平时尽量多抽些时间跟他单独在一起,满足他的被重视感,爱好他,他才能把爱传给弟弟。让他帮忙参与弟弟的照顾,鼓励他,认可他,欣赏他,叫上老二一起表扬他。让老二多让着老大,老二爱老大的行为也及时让老大看见,让他感受到老二的到来是多一个人爱他,不是来跟他争夺父母的爱的。父母一碗水端不平的,只能私下各自满足各自的需求,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在父母心中是最重要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福你越来越好!

6
评论
分享
看的出题主的心里是非常无奈无力无助的,一个孩子就已经让自己筋疲力尽了,还要再来一个,哪里还有精力应对呢?孩子看似是在表达不愿意上学想要妈妈带他去检查,其实深层里是在表达“妈妈,我想要你陪陪我关注一下我”。题主可以回想一下平常自己对小儿子的关注关爱是不是有些太多,以至于冷落了大儿子。从大儿子掐弟弟的胳膊可以看出他内心压抑了很多对弟弟的愤怒不满,对他来说弟弟既是亲人,又是跟他争夺母爱的“敌人”,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打弟弟,只能偷偷摸摸的惩罚弟弟一下,来化解心里的情绪。再加上题主老公对孩子的态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孩子的心里可能就更生气了,因此题主既要跟老公好好聊聊,该怎么样正确合适的去看待、对待、教导孩子,又要调整一下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去觉察到孩子的情绪感受跟孩子保持良性的互动。个人觉得题主可以考虑让大儿子参与进来带小儿子的事情里,这对他来说既可以展示、锻炼他的能力,又可以让他和妈妈之间保持情感链接,可以不用面对孤独恐惧,可能就没有那些愤怒的情绪了。

看的出题主的心里是非常无奈无力无助的,一个孩子就已经让自己筋疲力尽了,还要再来一个,哪里还有精力应对呢?孩子看似是在表达不愿意上学想要妈妈带他去检查,其实深层里是在表达“妈妈,我想要你陪陪我关注一下我”。题主可以回想一下平常自己对小儿子的关注关爱是不是有些太多,以至于冷落了大儿子。从大儿子掐弟弟的胳膊可以看出他内心压抑了很多对弟弟的愤怒不满,对他来说弟弟既是亲人,又是跟他争夺母爱的“敌人”,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去打弟弟,只能偷偷摸摸的惩罚弟弟一下,来化解心里的情绪。再加上题主老公对孩子的态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孩子的心里可能就更生气了,因此题主既要跟老公好好聊聊,该怎么样正确合适的去看待、对待、教导孩子,又要调整一下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条件下去觉察到孩子的情绪感受跟孩子保持良性的互动。个人觉得题主可以考虑让大儿子参与进来带小儿子的事情里,这对他来说既可以展示、锻炼他的能力,又可以让他和妈妈之间保持情感链接,可以不用面对孤独恐惧,可能就没有那些愤怒的情绪了。

6
评论
分享
你好,我是陪伴你穿越情绪暴风雨的倾听师君好🌹🌹🌹此刻写出这些文字的你想必内心十分挣扎,也有些孤立无援。同时对于老大,一方面你已经尽力向他表达关爱,给他安抚和抱抱,但似乎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安抚,你也有些筋疲力竭了。此刻其实最需要关爱和理解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好好地关爱和理解自己。当老大看到弟弟不上学,也提出不上学的想法时,你已经向他解释却依然换不到孩子的理解时,看到那一刻的自己真的很无力,希望得到支持。看到老大捏了弟弟的手臂时,看到自己的确挺难过,自己对于孩子破会了手足之情,爱莫能助。因为两个孩子都是你的最爱。有了对自己的理解,更容易振作起来,不然遍体鳞伤的自己很难去智慧面对。有了理解的开始,同样送去学校,孩子也会看到妈妈的坚定与爱。

你好,我是陪伴你穿越情绪暴风雨的倾听师君好🌹🌹🌹此刻写出这些文字的你想必内心十分挣扎,也有些孤立无援。同时对于老大,一方面你已经尽力向他表达关爱,给他安抚和抱抱,但似乎孩子的情绪得不到安抚,你也有些筋疲力竭了。此刻其实最需要关爱和理解的人不是孩子,而是好好地关爱和理解自己。当老大看到弟弟不上学,也提出不上学的想法时,你已经向他解释却依然换不到孩子的理解时,看到那一刻的自己真的很无力,希望得到支持。看到老大捏了弟弟的手臂时,看到自己的确挺难过,自己对于孩子破会了手足之情,爱莫能助。因为两个孩子都是你的最爱。有了对自己的理解,更容易振作起来,不然遍体鳞伤的自己很难去智慧面对。有了理解的开始,同样送去学校,孩子也会看到妈妈的坚定与爱。

3
评论
分享
我觉得那位Kelly水老师的回答我很赞同,她提出的几个解决方法我觉得很有实践性,值得尝试,我也没有更多的建议,我只是在思考几个问题:1、8岁的孩子,生日早应该是3年级,晚是2年级,按说至少已经上满了一个学年了,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么?还是也曾经有过?2、孩子“欺负”弟弟,这是一个常见现象,还是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还是只是孩子不小心?3、孩子说在学校没有异常,是否找老师确认一下,他因为弟弟而看到了可以不去学校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可能。4、孩子是平时会比较听爸爸话只是这次不听话?还是其实平时孩子也不太听爸爸的话?是否强制孩子去学校并不是最关键的,你可以尝试一下Kelly水老师的方法,而同时,我建议你探索一下以上的问题,再和孩子进行一些心平气和的沟通,争取找到真正的原因,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辛苦你了。

我觉得那位Kelly水老师的回答我很赞同,她提出的几个解决方法我觉得很有实践性,值得尝试,我也没有更多的建议,我只是在思考几个问题:1、8岁的孩子,生日早应该是3年级,晚是2年级,按说至少已经上满了一个学年了,之前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么?还是也曾经有过?2、孩子“欺负”弟弟,这是一个常见现象,还是一个比较反常的现象,还是只是孩子不小心?3、孩子说在学校没有异常,是否找老师确认一下,他因为弟弟而看到了可以不去学校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可能。4、孩子是平时会比较听爸爸话只是这次不听话?还是其实平时孩子也不太听爸爸的话?是否强制孩子去学校并不是最关键的,你可以尝试一下Kelly水老师的方法,而同时,我建议你探索一下以上的问题,再和孩子进行一些心平气和的沟通,争取找到真正的原因,从根儿上去解决问题。辛苦你了。

3
评论
分享
  • 已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了,怎么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2回答 · 2025.10.27 19:41:02
  • 婆媳矛盾和育儿焦虑~低自尊人格,怎样自我调节?
    10回答 · 2025.10.27 17:09:31
  • 30岁,窒息式父母,辱骂,不能好好沟通,我该怎么办
    10回答 · 2025.10.27 12:47:42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

打开壹心理APP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一条觉得不错的回答,快来看看吧~